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朝风云】揭秘:西汉黄金为何哪么多

(2012-10-10 10:10:07)
标签:

西汉

黄金

文化

分类: 史话

翻开《汉书》,会发现西汉帝王赏赐黄金的例子数不胜数,动辄千斤万斤,仿佛说的是萝卜白菜一般。比如:刘邦的长子刘盈,即位后便大肆用黄金打赏为父亲办理丧事的人员,尤其是亲自参与挖墓穴的人,将军一级的给40斤黄金,年俸2000石的官员给20斤黄金。可以想象,巨大的帝陵必然有很多文武官员参与其中,如此一算,赏赐的黄金金额令人瞠目。

《西京杂记》记载了不少汉朝的财富现象,例如:有个叫韩嫣的人(是个诸侯的孙子。汉武帝做胶东王时,跟他一起练过书法,登基之后,对他颇为宠信),喜欢用弹弓打鸟。他打鸟的技术不知道咋样,但是,他用的弹丸是与众不同的,他用的是金弹丸。每天打出去找不回来的金弹丸都有十几颗。因此,当时长安流行一句顺口溜:“苦饥寒,逐弹丸。”京城儿童,一听到韩嫣出门打鸟,马上就跟着他跑,去捡拾他打出去的金弹丸。茂陵富豪袁广汉,家藏金银无数,仆人八九百。他曾在北邙山下修筑一座园林,东西四里,南北五里,其中作假山流水,有奇花异卉、珍禽异兽无数。帝王后妃的奢华就更不用说了。

那么,西汉哪儿来这么多黄金呢?

不可否认,西汉黄金之巨得益于前朝的积累:春秋以前,黄金已成为人们珍藏的东西;到战国时,各诸侯都视金为宝,无不尽力搜罗。当时秦楚两国势力最大,财富最多。楚国汝汉地区盛产黄金,有方形的爰金流行于世。秦国盛时,“黄金万镒为用”。秦统一天下之后,各国的“子女玉帛”都集聚在秦王朝的宝库,这当中自然也包括黄金,而这些历代积累的黄金最后又随着改朝换代而被西汉接收。

铁器时代的到来,带动了西汉采矿业的迅速发展,更多的黄金被源源不断地发掘出来,也充实着原本就藏金颇多的西汉国库。时人通过不断的实践,除了继承前代的方法外,又发现了按矿脉分布关系寻找新矿和察看金光寻找金矿的方法,这在《史记·货殖列传》和《史记·天官书》中都有记载。黄金产地也比过去有所增加,由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扩展到两大流域的纵深地区。参与采金的人数之多也有例子可以说明:汉元帝时的大臣贡禹,看到当时农业人口大量减少,曾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其中就有一条为“罢采珠玉金银铸钱之官”,可见至少当时政府设立了开采珠玉金银的专门机构,而在这个机构下面从事采金的人员也一定不在少数,否则也不至于严重到要罢免。

 

除了以上原因外,我认为,还有如下几条:

刘邦接收了秦朝的宝库。我们知道,汉初统治者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轻徭薄赋的政策,也就是说,首先富起来的应该是底层的劳动者,而不可能是皇家或政府——收不上多少赋税。但是,上文说了,刘邦时期已经有大量的黄金可供挥霍。另外,刘邦在称帝的第七年(公元前200年),就让萧何负责,开始修建规模超大的未央宫。钱从哪里来的呢?《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一节,刘邦军队率先攻入长安之后,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向项羽告密,说刘邦想做关中王,让子婴做宰相,“珍宝尽有之”。这个说法被范增否定了,说刘邦这一次是异乎寻常地“财物无所取”。但是,我认为,刘邦应该真的是跟曹无伤报告的一样,是把秦朝的财宝悄悄地取走了的。否则,建造未央宫的巨大经费,是刚刚结束战争、还没怎么坐稳江山的汉朝,所万难筹措的。 

大汉的金矿开采技术发达。《货殖列传》中所列的几位超级富豪,大部分是靠采矿、冶炼发家的。卓王孙、程郑、孔氏、邴氏都是开采、冶炼铁矿,发了大财的。《史记》上说,卓王孙“富至僮千人,田地射猎之乐,拟于人君”,说程郑跟卓王孙差不多。《西京杂记》上说,邓通是因为文帝赏赐给他一座铜山,可以随便铸钱,而“富侔人主”的。汉朝黄金之多,大约也跟当时的金矿开采技术的发达有直接关系。

大汉的市场经济开放程度很高。《史记》、《汉书》的《货殖列传》中的超级富豪名单中,财富规模、人数排列首位的是开矿冶炼起家者,而紧跟其后的,就是倒卖油盐粮食的,有刀闲、师史、任氏等人。史书中记载的谚语“以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朝市场经济的自由和活跃。跟市场经济相联系的是,当时社会风气也是空前绝后的开放,这一定也有利于人们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积极创造财富。(刘昌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