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湖南刘昌春
湖南刘昌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664
  • 关注人气:2,4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札记】《红楼梦》中的姓名诠释着什么

(2012-02-14 09:28:15)
标签:

夏金桂

中国

《红楼梦》

巧姐

脂砚斋

文化

分类: 红楼札记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描写人物的典范之作。全书不仅冠姓命名的“小说人物”有四五百人之众,而且其姓名之繁,命名之巧,字号之妙,寓言之深,影响之广,都是有口皆碑的。诚如清人周春所说:“盖此书每于姓氏上着意,作者又长于隐语庾词,各处变换,极其巧妙,不可不知。”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将以《红楼梦》中的姓名文化诠释着什么,全面深入地探讨姓名文化与命名艺术在书中的反映,从而使读者对《红楼梦》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成就有一个粗浅的了解和认识。

《红楼梦》中我们且不说贾府大族中的文字辈、玉字辈和草字辈人物,也不说莲花儿、小吉祥儿、银蝶儿、炒豆儿等“儿”字化的各类下人。我们在这部巨著中发现了颇具特色的姓名文化,它诠释着一定的道理与意义,现解读如下。

【红楼札记】《红楼梦》中的姓名诠释着什么


图案美联想美统一美的诠释。贾母出场时,在她的身旁有着这样四个丫环,那就是琥珀、珍珠、翡翠、玻璃,这是四种珍贵的玉石类的装饰品,都是名词。要知道,当时,“玻璃”也已从欧罗巴传进中国,也是比较罕见与名贵的。玻璃是高贵人家的日用品,这也成了名字的来源。这使我们感觉到姓名领域的图案美、联想美、统一美。而荣府的十二个女伶中就有八个是以“草”字头的字命名的:芳官、蕊官、藕官、葵官、荳官、艾官、茄官和菂官,又统一又有变化,丰富多彩,与那个时代艺人的身份又十分贴切,加深了对读者的印象。再看小厮,在宝玉的众多小厮中则有扫花、引泉、挑云、伴鹤,都是动宾结构,有动感,更有美感的蕴味、诗意的内涵与鲜明的画面,产生着名字的无穷魅力。宝玉身旁还有众多丫环,其中有四个也是组合式的,那就是晴雯、绮霰、麝月和檀云,它们的同一性都是天文事物与现象,而且充满着诗情画意,洋溢着青春活力。

隐含式的悲剧命运诠释。贾府的四大小姐元春、迎春、探春与惜春的前面各字则隐含“原应叹惜”四字的原义。这四位聪明、伶俐、可爱、智慧的姑娘,也的确有着她们各自的人生道路,但都有着同样的悲剧命运。“元春省亲”是一个重要的情节,元春省亲表面上是叙天伦之乐,而实际上却揭露元春是被送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她是一个富贵的牺牲者,是一个眼泪往肚里嚥的可怜人物,一个悲剧人物。迎春则是由父亲做主嫁与那极不相称的纨绔子弟孙绍祖,受尽了折磨,“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嫁后不久即死。探春,“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这判词预示着她远嫁海隅,也没有好下场。惜春,这位精晓绘画艺术的才女,当妙玉被劫之后,她终于下定决心剪发修行了此残生。观照这四位如花似玉的美人儿,她们凄惨悲凉的一生,不能不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原应叹惜”啊!

谐音式的世态人情诠释。“甄士隐”即把“真事”隐去,“贾雨村”实乃“假语”“蠢”言,“卜世仁”为“不是人”,“单聘仁”则是“善骗人”。

卜世仁,他是贾芸的母舅,香料铺主人。贾芸来求他赊些香料,他却冷笑道:“再休提赊欠一事。”并作了一番不通情理的辩解。当贾芸翻出他从前曾吞没贾家房地的旧账时,他赶紧说了一句言不由衷的话,接着又反说了一大通外甥的不是,直把贾芸气跑才了事。所以脂批说“卜世仁”这个庸俗市侩即“不是人”!单聘仁,他是贾政门下的清客相公,脂批以此名寓“善于骗人之意”,即“善骗人”!脂砚斋说作者给清客们起名多有调侃之意,詹光即“沾光”。再如甄士隐的岳丈封肃,家虽务农,却还殷实。对屡遭不幸的女儿、女婿前来投奔时常埋怨,并趁机半哄半赚甄家余财。后来又全力煽惑女儿,将丫环送与新上任的县太爷贾雨村作二房。脂砚斋在此处批道:“托言大概如此之风俗也。”所谓封肃,即寓“风俗”。在封肃这个势利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生动的封建社会的世态人情。

另外,胡斯来即为“无事来”,娇杏即为“侥幸”,等等。我们就不一一展开了。

不同命运性格的诠释。“香菱”的生活经历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且看香菱名字的变化与来历。香菱即原来的英莲,那时,薛蟠娶的是夏金桂,这位夏家小姐因是独女,娇生惯养,养尊处优,“酿成个盗跖的情性,自己尊若菩萨,他人秽如粪土;外具花柳之姿,内秉风雷之性。”她见薛蟠有香菱这等一个才貌俱全的爱妾在室,就忌心大发,后来在“香”字上大做文章,因香菱在与她闲谈中谈起了菱角之香,说了一句冒犯她的话:“兰花桂花的香又非别的香可比”,因提及“桂花”之名,于是火冒三丈,在百般折磨香菱后,并蛮横地将“香菱”之名改为“秋菱”。这一改名,既揭露了夏金桂的蛮横暴虐,又反衬了香菱的软弱善良。这一发展式的名字的细节描写,丰富了两个人物的鲜明个性与血肉形象。而夏金桂本身也有一个发展式的名字。因她家多桂花,她小名就叫做“金桂”,她在家时,不许人口中带出“金桂”二字来。凡人有不留心,误道一字者,她便定要苦打重罚才罢。她又想“桂花”二字是禁止不住的,须得另换一名,又想到嫦娥所居之广寒宫有桂树,便将“桂花”改为“嫦娥花”,又寓自己身份。而完婚去薛蟠家时又以“夏金桂”名字入嫁。夏金桂名字的发展也点明了她的身份、性格及其形象。

【红楼札记】《红楼梦》中的姓名诠释着什么

人性“判词”的诠释。巧姐为贾琏、凤姐之女,原只叫大姐儿。第一“巧”,因她是七月初七生日,故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便给她起了“巧姐”之名。第二“巧”,是巧姐的判词中所透露的,“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第三“巧”,脂批暗示巧姐与板儿有缘,最后结为夫妇。第四十一回巧姐与板儿互换佛手、柚子玩一段,有两段批语,一为“小儿常情,遂成千里伏线”,一为“柚子即今香圆之属也,应与缘通。佛手者,正指迷津者也。以小儿之戏,暗透前后通部脉络,隐隐约约,毫无一丝漏泄,岂独为刘姥姥之俚言博笑,而有此一大回文字哉。”在这里,“巧”在巧姐与板儿在儿童时代互换佛手与柚子进行玩耍,后来导致有缘结合,成为夫妻。这些“巧”事会聚在巧姐身上,不啻于对她个人的综合评价:“巧”!

而在《红楼梦》中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所看到的“金陵十二钗副册”,实质上这些副册中的“判词”都是对其本人及名字展开评价式的揭示,更以生动鲜明的画面告诉了我们这些姑娘们的悲惨命运。

我们通过上面的剖析可以看到,姓名文化在文艺作品中的生命,它的存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一部文艺作品总要涉及到人物,正反两方面的人物,而人物总有姓名,姓名是他(她)个体的符号与标志,这就不能掉以轻心,阿猫阿狗,张三李四,乱取一泡。要研究姓名文化,姓名艺术,让姓名——无论是大人物或小人物——在人们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提升作品的价值与品位。(湖南刘昌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