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富横溢大汉得益汉高祖 |
分类: 史话 |
汉高祖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的皇帝,他统一中国,通过消灭异姓王、迁徙六国强族到都城周边加以控制,彻底结束了从夏朝到战国近千年中国奴隶分封制的状态,他制定休养生息政策,结束了自公元前771年以来周朝东迁后到秦朝570多年天下纷乱和统治者横征暴敛的历史。
刘邦建立的汉朝,长达400余年,刘邦作为汉唐盛世之一的大汉盛世的肇基者,其伟大历史功绩为后世所称颂与敬仰。汉朝是一个财富横溢的国度,其富裕程度,为其后的所有王朝望尘莫及。
大汉的富裕景观。清代历史学家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三“汉多黄金”一条,根据《史记》、《汉书》记载,指出了汉朝黄金特别多的现象。例如:刘邦一次给陈平四万斤,让他去楚国进行策反活动,根本不过问他具体怎么使用的;吕雉驾崩,遗诏赏赐诸侯王每人一千斤;文帝即位,因为大臣们剿灭吕氏有功,赏赐周勃五千斤,陈平、灌婴各二千斤,刘章、刘揭各一千斤;吴王刘濞为了造反,招募人才,斩杀汉朝大将一名赏五千斤,列将赏三千斤,裨将二千斤,二千石赏一千斤;梁孝王死时,遗留四十万斤;卫青抗击匈奴,斩首一万九千级,军队受赏二十余万斤;汉宣帝登基,赏赐霍光七千斤,赏赐广陵王五千斤;王莽聘娶史姓女子为皇后,花了三万斤;王莽末年,单是尚书省就有一万斤为一匮的黄金60多匮。——有人以为,《史记》、《汉书》等古书中所说的黄金不是今天所说的黄金,而是铜。这是不对的,因为,汉代是分黄金、白金和铜的。《汉书·食货志》有言:“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黄金是今天所说的黄金,白金是今天所说的白银,赤金是今天所说的铜。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卷十四上金部有“金,五色金也”、“银,白金也”、“铜,赤金也”等词条解释。可见,汉代人金、银、铜的概念是区分得清清楚楚的。
旧题晋葛洪撰《西京杂记》记载了不少汉朝的财富现象,例如:有个叫韩嫣的人(是个诸侯的孙子。汉武帝做胶东王时,跟他一起练过书法,登基之后,对他颇为宠信),喜欢用弹弓打鸟。他打鸟的技术不知道咋样,但是,他用的弹丸是与众不同的,他用的是金弹丸。每天打出去找不回来的金弹丸都有十几颗。因此,当时长安流行一句顺口溜:“苦饥寒,逐弹丸。”京城儿童,一听到韩嫣出门打鸟,马上就跟着他跑,去捡拾他打出去的金弹丸。茂陵富豪袁广汉,家藏金银无数,仆人八九百。他曾在北邙山下修筑一座园林,东西四里,南北五里,其中作假山流水,有奇花异卉、珍禽异兽无数。帝王后妃的奢华就更不用说了。汉武帝有一处宫殿(未央宫北边的桂宫),里边有七宝床、杂宝案、厕宝屏风、列宝帐,桂宫因此被当时人称为四宝宫。比起汉武帝的桂宫,汉成帝宠妃、著名美女赵飞燕的妹妹赵昭仪所居住的昭阳殿,豪华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正殿前的庭院,用朱红色漆涂地,殿上用红色漆涂地,门槛用鎏金铜皮包裹,白玉台阶,墙壁横木上装黄金釭,镶嵌蓝田玉璧,饰以明珠翡翠。上方有九条金龙,龙口都衔着铃铛。五彩流苏,用彩色丝线组编成绶带,缀着用金银制作的带花纹的小铃铛。晴天起风时候,旗帜的光彩,把宫殿照耀得一片明亮,铃铛的声音,悦耳动听。殿中设带绘画的木质屏风,花纹犹如蛛网丝缕。玉石几案玉石床榻,白色象牙凉席,黑绿色熊毛皮暖席,皮毛长二尺有余,躺在上边睡觉,几乎看不见人,坐在上边,皮毛能遮到膝盖处……。其姐赵飞燕被册封为皇后,赵昭仪为了表示祝贺,给她送了一份礼,礼单如下:金华紫轮帽、金华紫轮面衣、织成上襦、织成下裳、五色文绶、鸳鸯襦、鸳鸯被、鸳鸯褥、金错绣裆、七宝綦履、五色文玉环、同心七宝钗、黄金步摇、合欢团珰、琥珀枕、龟文枕、珊瑚玦、玛瑙[弓区]、云母扇、孔雀扇、翠羽扇、九华扇、五明扇、云母屏风、琉璃屏风、五层金博山炉、回风扇、椰叶席、同心梅、含枝李、青木香、沈木香、香螺卮、九真熊麝香、七枝灯。
汉代表现在绘画、雕塑等艺术品中的富丽气派,也是其他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
汉朝财富如此之巨,原因何在?司马迁认为,主要原因是,国家统一、关梁开放、山泽解禁,“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史记·货殖列传》)。就是说,市场经济空前活跃。现在的历史教科书上大约会有这样一些说法:汉初统治者尤其是文帝、景帝时期,遵从黄老之道,实行“无为而治”,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使得因为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濒临崩溃的社会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并且有所发展;西汉中期,昭宣中兴,特别是有过民间下层生活体验的宣帝,是一个积极有作为的皇帝,他重视农业,减免农民负担,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得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东汉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大规模开发,经济高速发展;等等。
我认为,还有如下几条:
刘邦接收了秦朝的宝库。我们知道,汉初统治者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轻徭薄赋的政策,也就是说,首先富起来的应该是底层的劳动者,而不可能是皇家或政府——收不上多少赋税。但是,上文说了,刘邦时期已经有大量的黄金可供挥霍。另外,刘邦在称帝的第七年(公元前200年),就让萧何负责,开始修建规模超大的未央宫。钱从哪里来的呢?《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一节,刘邦军队率先攻入长安之后,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向项羽告密,说刘邦想做关中王,让子婴做宰相,“珍宝尽有之”。这个说法被范增否定了,说刘邦这一次是异乎寻常地“财物无所取”。但是,我认为,刘邦应该真的是跟曹无伤报告的一样,是把秦朝的财宝悄悄地取走了的。否则,建造未央宫的巨大经费,是刚刚结束战争、还没怎么坐稳江山的汉朝,所万难筹措的。
大汉的金矿开采技术发达。《货殖列传》中所列的几位超级富豪,大部分是靠采矿、冶炼发家的。卓王孙、程郑、孔氏、邴氏都是开采、冶炼铁矿,发了大财的。《史记》上说,卓王孙“富至僮千人,田地射猎之乐,拟于人君”,说程郑跟卓王孙差不多。《西京杂记》上说,邓通是因为文帝赏赐给他一座铜山,可以随便铸钱,而“富侔人主”的。汉朝黄金之多,大约也跟当时的金矿开采技术的发达有直接关系。
大汉的市场经济开放程度很高。《史记》、《汉书》的《货殖列传》中的超级富豪名单中,财富规模、人数排列首位的是开矿冶炼起家者,而紧跟其后的,就是倒卖油盐粮食的,有刀闲、师史、任氏等人。史书中记载的谚语“以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朝市场经济的自由和活跃。跟市场经济相联系的是,当时社会风气也是空前绝后的开放,这一定也有利于人们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积极创造财富。(湖南刘昌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