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汉刘邦为何采纳张良建议封仇人为侯

(2012-01-09 09:27:10)
标签:

刘邦

采纳

张良

建议

仇人

分类: 史话

 

 张良  (约前251—186)字子房,汉族,汉初三杰之一。传为汉初城父(《后汉书注》云:张良出于城父,即今安徽亳州市东南)人。先世原为韩国贵族。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结交刺客,在博浪沙(在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遂,逃亡至下邳(今江苏睢宁北)。秦末农民起义中,率部投奔刘邦,不久游说项梁立韩贵族成为韩王,为韩司徒。后韩王成被项羽杀害,复归刘邦,为其重要谋士。楚汉战争期间,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刘邦西入武关后,在峣下用计破敌;鸿门宴上帮助刘邦脱离险境;为汉王请汉中地;在楚汉战争中长计谋平天下,都为刘邦所采纳。汉朝建立,封留侯。见刘邦封故旧亲近,诛旧日私怨,力谏刘邦封夙怨雍齿,释疑群臣。刘邦曾赞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外,子房功也

大汉刘邦为何采纳张良建议封仇人为侯

 

相对于韩信的咄咄逼人,锋芒毕露,张良就显得深沉和老练多了。自从刘邦当了皇帝,他深居简出,很少抛头露面了。据说张良闭门不出原因是因为练武功去了,他练的是养气辟谷之术。按理说他都一大把年纪了还练什么养气功啊,但问题是他当时不练不行啊!要想多活几年的命,他就得练。
  由于对韩信的考验很不满意。刘邦对汉中三杰的张良也来了一次拷问。因人而异,这次刘邦不再提出带兵的问题了,而是问出了一个较为深沉的问题。
  “这些天,朕微服私访时,看到街头巷尾一些军吏交头接耳,似乎在谈一些不可告人的事一样,爱卿可以为朕指点迷津吗?”鉴于张良对自己一向忠心,刘邦一开始问话时,语气明显很友善。
  “依臣愚见,他们极可能是想谋反。”张良似乎胸有成竹。
  “朕待他们不薄,他们为什么要谋反?”刘邦有点惊愕。
  “这应该都是分封惹的祸。”张良边说边看着刘邦,又接着道:“陛下如今所封之人都是亲信,而诛杀的却是和自己有隙的人。这怎么能不让一些人感到害怕呢?这会让他们产生没有被封就会被杀的错觉,在这些思想毒瘤的影响下,他们惊慌失措中自然会想到造反了。”
  “那我现在该怎么办?”刘邦刚开始只是想把前天晚上散步街头看到的一种奇怪现象,在这里随便拿来问问张良,却不料一石激起千层浪,居然有这么严重的后果。
  

张良沉思了一下说:陛下向来最恨的人,大家都知道是谁?刘邦说:雍齿和我有旧仇,我最恨雍齿。几次想杀他,但念其功多,心又不忍,这件事大家都知道。张良说:为今之计,先封雍齿,诸将疑团自消。刘邦本不愿封雍齿,但为了消灭祸乱,立即大宴诸将,在宴会上违心地封雍齿为什邡侯(今四川什邡市),并命丞相、御史,急速定功行封。诸将散会后,都高兴地说:雍齿是主子的仇人都封了,我们用不着担心了。
  
 

雍齿是江苏丰县人,与刘邦同乡,出身豪强,瞧不起流氓成性的刘邦,还时常凌辱刘邦。后来,雍齿追随刘邦起兵反秦,中途又背刘而投靠项羽、张耳,更加深了刘邦对他的憎恨。最后,雍齿又随张耳归附了刘邦,刘邦正在用人之际,不便立即杀他,雍齿也明白刘邦的意思,便决心立功赎罪。在对项羽作战中,奋不顾身,屡立战功,但仍然没有消除刘邦对他的仇恨之心。
  雍齿当年还与刘邦争风吃醋抢女人。刘邦在沛县起兵后,雍齿带了几个人来投他,刘邦考虑到当时自己势单力薄,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没想到雍齿随后就背叛了刘邦,使得刘邦进退两难,要不是项梁借了五千人马给他,他的起兵之路只怕在当时就要中断了。
   

张良很从容地说:“陛下只需封雍齿为侯就可以平息众人的反叛之心。”刘邦没有问为什么,因为张良的意思,他心里已经明白了。果然,刘邦按照张良的意思去做,封仇人雍齿为什邡侯, 一场即将暴发的大祸乱,就这样悄没声息地消除了众人的不满和反叛之心马上就平定了。

 

雍齿封侯一方面说明张良与时俱进,因势利导,计谋高明。另一方面说明刘邦终不失豁达大度,从谏如流,采纳张良的建议,以大局为重,先封雍齿,然后公道地对大臣们进行了封赏,胸襟还是比较宽阔的。(湖南刘昌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