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www.iloulive.com/msnblog/huppert.jpgHuppert" TITLE="Isabelle Huppert" />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终于可以赞美一下Isabelle
Huppert了,以前跟别人聊起她,没几个人知道,托戛纳的福,我只能说,她是我最喜欢的法国女演员。
什么叫最喜欢?这么多法兰西玫瑰,我为何惟独钟情她一支?原因非常简单,因为我只记得看过她主演的一部电影:《钢琴教师》(法文名是“Pianiste,
La ”,不是那部《The
Piano》)。影片结束时,她面无神情的、泄愤式地把小刀刺入胸膛那幕,让人铭记,狠啊,恨啊,彻心彻肺。这个理由是不荒谬的,“最”往往不是通过数量的积累而总结出的,只需要一次,唯一的一次,就够了,成语可以叫作:一见钟情、一见如故、一针见血、一锤定音
......
Isabelle Huppert,1955年出生,她身上的气质和我喜欢的另一位法语说得很好的英国女演员Kristin
Scott
Thomas很像,或许是因为我的个人情愫,将她们俩归入了同类。输入她的名字网上搜索一下,可以查到形容她的词语如同形容神一样,比如“演技天神”、“影后中的影后”、“the
most artistical
actress”。我刚才说到的《钢琴教师》使她第二次获得戛纳影后,而要看她第一次问鼎该奖的影片,要回到1978年了,那时她才23岁。了解法国文化的人一眼就能看明白,Isabelle
Huppert是标准的法国女人,中产阶级出生,她有种傲气,不是贵族式的,而是来自超脱于平民阶层的优越感,说惨古点就是她对你微笑就是给你恩惠。她的神态、她的举动、她的穿着,都是iconist的法式风格。与Isabelle
Huppert同一年出生的还有位更为著名的法国女影星,Isabelle Adjani,她曾经这样形容自己与Isabelle
Adjani的区别:“如果我们都住在精神病医院,我在分裂症病房,她在狂想症病房。”Giorgio
Armani曾经当众撩下过一句话:“我喜欢的女影星实在太多了,但如果只能提一个人的名字,她就是Isabelle
Huppert。”不要怨大师伤人,只能怪他选择了诚实。
有些演员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百分之一的天赋,有些演员靠百分之九十九的天赋+百分之一的努力,Isabelle
Huppert不属于这两种,以及这两者中间一段的任何一种。她生来就是拍电影做影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