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Life through A Lens

(2009-03-01 03:41:00)
标签:

杂谈

https://a8nwia.blu.livefilestore.com/y1m_dIxTM2dKmSYCYbJUdYieYSaPFnZKpPNG-e5P98_rhoQ76ltvZ3LzlBCCgmkYeB_oJX7l_uGqW4-WWw2Ap9AsBMnvpPTWuiZLlNen0IePR_ePLQHdQgnkv-SwZ2ViP-rHy0soDpJwME/annel.jpgthrough Lens" />
 
看了被李奇和洪耀说得牛了大比的纪录片:《Life through A Life》。几年前,当我连续看了一年多《Vanity Fair》后,我下过一个定义,当今世上没有任何一位摄影大师会对“Annie Leibovitz是活着的最牛比的摄影师”产生异议,甚至还会鼓掌赞赏终于有谁颁发此奖。伟大的摄影师来自于她镜头里的那些伟大的人物,更何况与这些人物共同生活慢慢变老,从一个时代走向另一个时代,有些人走了,有些人还在,走了的人成就了她的无可比拟,留下的人让她无可争议。或许你会问我,你不是喜欢Paolo Roversi、Peter Lindbergh吗?怎么开始倾慕于Annie Leibovitz了呢?不是的,我依旧喜欢Paolo和Peter,但必须承担Annie的存在与伟大,就像我喜欢Yves Saint Laurent和Givenchy,但Prada依旧卖得很不错。有些东西不需要比较,有些东西也无法比较,议论只存在于民间,不具备成为丝毫一点意义的可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Fred Perry 10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