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加油站】儿童“微量元素”该不该检测?
http://s11/mw690/001PsGahgy6Egr0Q9zsba&690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有些家长的孩子哭闹、不爱吃饭、头发黄,把孩子领到医院儿科就诊后,医师建议去做一个“微量元素”检测,看孩子是不是缺少什么微量元素,然后等结果出来,给孩子开一些补钙、补锌等等药品。在医院儿科常规体检项目里没有“微量元素”检测,可是有些家长看到别的孩子做了微量元素检测,也要求医生给孩子开个“微量元素”检查单,查查孩子到底缺不缺微量元素。好像“微量元素”检测成为了很多家长的必选体检内容,尽管有医生建议做微量元素没必要,但对有些家长并不管用,很多家长觉得还是检查一下心理踏实,所以有时候不是医院要牟利,而是家长非要给医院送钱。笔者就这个问题和大家谈一谈。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出通知,禁止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针对儿童开展非诊治需要的微量元素检测。通知提出,根据儿童的临床症状,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微量元素检测,但要规范取血技术操作和保存流程,使用的仪器设备应当取得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非诊断治疗需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不得针对儿童开展微量元素检测。不宜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体检等普查项目,尤其是对6个月以下婴儿。
【“微量元素”到底该不该检测呢?】
http://s1/mw690/001PsGahgy6Egr2pJ1S20&690
“微量元素“并不是孩子健康的‘黄金标准’。微量元素检测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儿童身上某种营养素的缺乏,让家长可以适时了解其潜在的健康隐患,及时关注并在孩子有问题时能理性地就医,但不能用来衡量孩子的健康状况。家长不能盲目相信微量元素检测。微量元素是人体中所需营养素中的一大类,缺乏多确实会影响儿童身体健康,但是仅凭微量元素检测结果不能绝对说明孩子身体健康有问题。专家指出:要评估孩子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必须综合他的体征、三餐饮食、行为、临床症状等各方面,而微量元素的检测结果只是作为身体某些临床症状相对准确的佐证。此外,检测结果是否有科学性,还要看数值的偏差幅度。结果与参考值相差不大,如相差一两个单位,检测意义不大;如果结果与参考值相差明显,如相差5个单位以上,就要引起重视。
微量元素的检测方法最常见的是采用神经末梢抽血(指尖抽血)进行检验,设备、操作方法、人员都比较容易做到,且检查结果是一条动态曲线,有一个数值区间,只要在数值区间内的,都是准确的,因此从理论上说检验结果准确率可达到100%,但是由于抽血以及检验过程中,可能受到抽血时间不同、仪器开机等待时间长短、从抽血到开始检验血液的变化、指尖挤血时力度大小不同血液浓度不同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检查结果会不同,甚至有比较大的偏差。例如曾经有一个患儿,早上和下午抽血测出来的钙元素相差20个单位。因此家长要理性对待,以免陷入误区。
目前,人体微量元素检测主要针对钙、镁、铜、铅、锌等元素,通过采血等方式进行。对于无明显症状的儿童,平时注意均衡饮食,生活规律即可,不必盲目检测微量元素。一般6个月以后的孩子,如果生长发育出现明显问题,如厌食、抵抗力差、智商水平下降等,才考虑测量微量元素,但检测数据也不能作为临床依据。
【微量元素检测适宜人群】
一、少年儿童:因快速生长发育,消耗较大,补充不足,饮食结构不合理,厌食、偏食导致微量元素缺乏,导致体质差、易生病;
二、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因胎儿快速生长发育或哺乳,消耗量较大,孕妇由于妊娠反应也往往会导致摄入不足,饮食结构不合理,偏食、挑食、生病等原因导致微量元素缺乏;
三、免疫力低下者及中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常由于微量元素缺乏所导致,老年人因胃肠吸收功能下降,且易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原因,易导致微量元素缺乏;
四、长期职业暴露或怀疑元素中毒者。
以上四种人群再出现相关症状后才可以做“微量元素”检测,其他人没有相应的症状大可不必去做“微量元素”检测。
【如何给幼儿补充微量元素】
http://s12/small/001PsGahgy6Egr42gvFbb&690
儿童缺乏微量元素,与挑食、膳食不平衡有关。合理的膳食结构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不挑食,比补什么都强。如果孩子真的缺乏某种微量元素,首选食补。
缺铁可多吃动物肝脏、血制品及肉类,并注意补充维生素C;缺锌可多吃一些动物肝脏及贝类海产品;缺钙可通过豆制品、奶制品和鱼肉等食物补充。梁立阳强调,只要正常进食,合理搭配膳食,孩子就不会发生微量元素缺乏。
目前为止,微量元素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如果是不恰当的补钙,甚至会和铁剂有竞争,这样,反而会影响铁剂和钙的一些吸收,得不偿失。6个月以内的小儿主要就是以母乳喂养就行了,4-6个月以后逐渐地添加辅食,通过这些辅食来补充他需要的各种微量元素包括需要的各种营养,正常生长发育的小婴儿一般是不需要特殊补充的。而且微量元素补充过量还可能使人中毒。因此,当碰到孩子缺乏某种微量元素时,不要擅自给孩子吃药,最好先进行食物补充,并定时和医生联系,由医生决定孩子是否需要吃药。
作者:耿华阳
国家三级营养师
陕西营养师俱乐部会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