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庭餐桌怎么吃之五】为何纽约华人体内汞含量超标

(2013-06-30 07:43:32)
分类: 家庭餐桌怎么吃系列-王旭峰

 

【家庭餐桌怎么吃之五】为何纽约华人体内汞含量超标

 

200711月,北京法制晚报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纽约华人血液汞含量超平均水平3倍!新闻中提到纽约市卫生局和环保局联合发布一份调查报告称,约150万的市民血液内水银含量过高,其中华裔平均血液水银含量为2.64微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倍。

此前,纽约市卫生局曾发布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有四分之一市民血液内水银含量过高。当地环保局立即与卫生局合作,继续追踪,通过调查发现,华裔的血液水银含量为2.64微克,比全国平均的0.83微克高出3倍。而在海外出生,也就是来自大陆、香港、台湾的华人,水银含量又高于在美国出生的华裔,当局因此向华裔社区发出健康警告提醒可能与吃鱼多有关。环保局的食品科学家张彰华也指出,在研究报告里,华人血液中水银含量最高,其次是非洲裔,再其次是西班牙裔。张彰华说:中国人习惯吃鱼的内脏,还有鱼肚、脂肪、鱼脑等,这些部位水银含量都比较高。

根据纽约市卫生局所做的统计资料显示,纽约市民平均每周吃鱼一次,而华裔市民平均每周3次。

卫生局的食品专家卡洛林·布列登则说,现在河川和海洋都遭受环境污染,使得鱼类——无论是淡水鱼还是咸水鱼都含有水银,无论用什么方法去处理都没有办法完全去除鱼里的水银含量。

华人因为爱吃鱼而导致体内汞含量超标是极有可能的。虽然目前国内尚没有具体事例证明,但在日本一些污染较重的重工业区,当地居民体内汞含量超标的病例时有发生。

汞的危害

汞,俗称水银,能够严重破坏人的神经系统,阻碍大脑的正常功能,并且很难排出体外。19世纪曾发生大批帽子制造商发疯的事件,商人们用汞给大礼帽抛光,导致体内的汞元素超标,而汞阻碍大脑的正常功能从而使人发疯。

鱼类已成为汞的最大食物来源

最让人担心的是,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导致污染不断蔓延,鱼类已经成为汞的最大食物来源。鱼越肥大,生长时间越长,体内积累的汞就越多,人类食用时的风险就越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建议孕妇不要吃金枪鱼、鲨鱼、箭鱼、鲭鱼和马头鱼。英国食品标准局也建议那些准备怀孕的妇女和孕妇及乳母应禁止食用鲨鱼、箭鱼和马林鱼,并建议金枪鱼的食用为一周不超过两个中型罐头或一块鲜金枪鱼肉排。

此外,大家需要明白,鱼中的汞含量超标问题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更不是中国的专利,很多国外产的水产品也存在重金属汞超标的问题,例如20078月我国就在从印尼进口的水产品中发现汞超标,2004年北京检验检疫局在一个多月的抽检中,就检出了9批不合格的进口水产品。

食物链的富集作用

食物链的富集作用,指的就是在生态环境中,由于食物链的关系,一些物质如金属元素或有机物质,可以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经吸收后逐级传递,不断积聚浓缩;或者某些物质在环境中的起始浓度不很高,通过食物链的逐级传递,使浓度逐步提高,最后形成了生物富集,也叫生物放大作用。

例如,海水中汞的浓度为0.0001毫克/升时,浮游生物体内含汞量可达海水的10-20倍,小鱼体内可达2000-5000倍,而大鱼体内汞含量可达海水的1-6万倍。可见,生物放大作用可使环境中低浓度的物质,在最后一级体内的含量提高几十倍甚至成千上万倍,因而可能对人和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其实,究其原因之所以现在我们的水产品当中有很多重金属超标,就是因为人类不断的向河流、海洋中排放各种污染物,即便是气体或是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也会随着大气、雨水的循环而最终进入河流、海洋,因此食物链的富集作用、放大作用在水产品中表现的最为明显。

人类因为自己的聪明智慧,改变着自然,改造着环境,让人类社会越来越文明、发达;同时人们也因为自己的愚蠢行为不断违背着自然规律,让我们的环境,让大自然,让我们的身边的各种生物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

可最终的结果又如何呢?人类亲手种下的恶果最终只能自己服下:人们污染环境,环境的污染却最终传递给了人类自己;人类过度的砍伐、破坏植被,水土流失和沙尘暴却让所有人都叫苦连天;人类发明了核武器,却时刻面临着核武器扩散对整个地球的危险……

中国人普遍爱吃鱼

中国人爱吃鱼,一方面是因为鱼营养丰富,例如鱼肉含有大量优质蛋白、脂肪中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是很多矿物质和维生素AD的良好来源,而且鱼油和鱼肝中含有EPADHA等等,自古以来鱼肉就是中国人饮食中的上品佳肴。我们时常还会听到这样的说法:吃鱼的女士更漂亮,吃鱼的先生更健壮,吃鱼的孩子更聪明,吃鱼的民族更兴旺

而从文化上讲,又可以引申为富裕”“年年有余等含义,宴会上,过年过节时如果缺了鱼就没有了气氛,缺了鱼餐桌就显得不完整,因此鱼更是中国人宴会和节日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

也正是这些原因,造就了中国人爱吃鱼、常吃鱼的传统,就像这则新闻中提到的:纽约的普通市民每周吃鱼一次,而华裔则平均每周三次。再看看我们的周围,每周吃鱼超过三次的消费者大有人在,很多经常在外就餐的朋友甚至要远远高于这个数字。如果咱们也搞一次血液中汞含量的调查,不知道结果会怎样!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第一,鱼类、水产品中的汞含量超标,并不是要求大家从此戒掉鱼类,戒掉水产品。食品安全上经常讲剂量即毒性,任何一种食物吃多了都会带来风险。如果您每周吃鱼小于三次,那您不必惊慌,如果您每周吃鱼在三次以上,那么您有必要管管您的嘴。

第二,选择鱼时,尽量选择深海鱼,因为深海鱼受污染的可能性比其他鱼要小,因此食用起来比较安全。

第三,鱼的内脏、大脑含有更多的汞,应少吃。

第四,英国营养学家帕特里克.霍尔福德提示我们,有一些食品可以帮助大脑不受重金属元素的侵害。大蒜、洋葱和鸡蛋中均有含硫氨基酸,即蛋氨酸和胱氨酸,它们可以对抗汞、镉、铅的毒性。海藻中的褐藻酸,苹果、胡萝卜和柑橘属水果中所含的果胶,均可螯合并清除重金属元素,有益于人体健康。

第五,我们要明白,鱼类及水产品中重金属超标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人类的污染,要想得到安全的食品,首先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而良好的环境则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所以善待环境,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