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有文化,我不打娃

(2010-09-02 07:13:18)
标签:

朱小豆

打孩子

育儿

分类: 小字报
http://s9/middle/63ec9c63g8f40dcd98ea8&690

小美妈写了篇关于打孩子的博, 这个问题我自己也思考过.

我们这批生于七十年代的, 少有小时候没挨过打的. 以前常听外婆说”黄金条子出好人” (可能应该是黄荆条子吧? 反正我一听这话, 脑子里浮现的就是一根黄灿灿的金条), 基本上那个年代普遍认为打是一种必要的教育手段.我小时候比较听话, 极少淘气到需要被打的地步. 唯一有印象的是我一次撒慌被抓, 被我妈狠狠打过手板心. 肯定打痛了, 不然我也记不住. 我那个(自诩)商业奇才的哥可没这么乖. 我现在还能回想起来他被鸡毛掸子打屁股的情景: 犯了事(什么事忘了), 我妈问他为啥要这么做, 我哥英勇而坚决地”打死我也不说”. 然后就挨打, 我哥眼泪珠子在眼眶里打转转,紧闭嘴唇,一声也不吭. 这态度多挑畔啊, 我妈年轻时脾气爆燥, 更是火冒三丈. 两个人就这么僵持了. 我哥结结实实地挨了一顿板子, 我妈到底也没能挖出来个为什么.
 
长大了的我们,并没觉得小时候挨打带来了什么童年的阴影, 也没有因此对我妈产生什么怨恨. 回忆起挨打, 就象说起小时候偷钱啦, 刷完牙故意躲在被子里吃糖啦这类事一样, 是童年的必修课. 我们, 尤其做了父母后都能够理解当年父母为什么要下手, 也很同意小时候的某些行为真的很”讨打”.

这么说并非表明我赞成打孩子. 虽然我觉得偶而打一下也不至于骇人听闻, 我还是下定决心决不打孩子, 因为我打心眼里认为, 打孩子是父母自己缺乏自控, 缺乏疏导自身怒气的能力而只能拆诸武力的表现.看看上面我妈和我哥的例子就知道, 我妈所以生气到暴跳如雷, 并非我哥犯的事多么十恶不赦, 必须用打来惩罚. 概因为我哥拒不交待, 跟我妈对抗,直接挑战我妈做为家长的权威. 我妈越生气, 我哥越得意: 我就是不说, 你怎么着吧, 你最多也就打我, 还能怎样? 当权者和被统治者陷入了权力交战(power struggle), 被统治者死磕到底, 当权者无计可施, 最后只能用打来出气. 要论胜负, 算我哥赢. 因为整个过程中我妈怒不可遏, 既耗费体力也死了不少脑细胞, 没有得到想要的回答不说, 过后还为打儿子后悔. 而我哥吃点皮肉苦, 以无声胜有声, 不光没有就犯交代, 还将当权者激怒到抓狂. (这样看来, 我哥的确从小就展示出从商的运筹, 外加惜字如金).

所以, 父母打孩子, 首先因为权威被挑战而恼羞成怒, 无法排解. 其次因为孩子是弱者, 我们在力量上占有绝对优势. 要是换成同事或上司, 就是气到发抖, 难道你会跳上去给对方一巴掌, 咬他一口? 你还不是故做镇静地走开, 在心里咀咒他千秋百代, 再背地里往vodoo娃娃身上狠狠扎上几百针.

想清楚这层, 我就立志, 决不能在与一个小屁孩的power struggle中失控, 一旦动手, 就是当妈的失败,我应该去上anger management.

除了加强自控, 最根本的解决方法, 则是避免与小屁孩交战.我很赞同小美妈写的那句: 他/她不过是个孩子, 调皮是他们的天性, 用不着那么较真. 这样一想, 就不会那么生气了. 我跟我妈一样是个急脾气, 我现在把朱小豆当成训练我耐心的好机会. 朱小豆目前还小, 基本用不着discipline, 分散分散注意力就很有效.我也不忘用知识武装自己, 已经有两个小技巧收入了锦囊:

1.   多用选择句. 比如你问”小豆, 我们上去洗澡了好不好?” 那注定回答是不要加摇头. 如果你问”小豆, 我们上去洗澡了, 你要带气球上去, 还是带书上去?” 此时小豆正在玩气球, 她抱着汽球毫无怨言地就上去了.

2.   要激流勇退. 比如有天小豆非要玩我的电脑, 我不让她踫她就緾着我叫, 我越跟她说不行, 她越叫得大声. 我赶紧逃往卫生间把门关上. 卫生间里一大摞杂志够我看的. 等我看完半本杂志出来, 她在外面自己玩拚图玩得上好.

我就不信, 咱这么有文化的人, 除了动手, 就没有其它办法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