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7/mw690/63eb7e3dnd2debf636176&690之纪念 青春散场" TITLE="drenched 之纪念 青春散场" />
http://s15/mw690/63eb7e3dnd2debfa55f9e&690之纪念 青春散场" TITLE="drenched 之纪念 青春散场" />
GG按时终结了——唯一一部我跟着追的电视剧,结束的毫不突兀。看这部剧的过程横跨我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从高考前到读了研。要不是她现在终结了,我可能也不会带着难以想象的感性,意识到她在我生命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毫不夸张的说,她是我自我成长的路上,标杆式的存在,以此文,要认真的纪念。
当这部青春物质片演变成上流社会的胡搞片并最终成为以一部精英成长史告终,我追剧的心态也从经历了从痴迷到痴迷到痴迷和痴迷的转变
喜欢就是喜欢。只要你是真心喜欢一个人,就算你嘴上骂骂咧咧手上打打杀杀,你自己和你亲近的人也知道,你就是喜欢ta
天知道我骂了GossipGirl多少,但我心里知道,这是我青春的见证和丰碑一座,它对我的影响力之大前无电视剧也无电影和书籍
很多时候,没有一些事情和人的帮助,我们往往意识不到我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和追求
“设想”比“行动”简单的多,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行动之后的结果是什么,就在意识上人为的设定了框框,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最可悲的不是你确实这么做了,而是你根本意识不到你一直在这么毁掉你的人生
我一直以为自己喜欢独自行动,并常常无意识放大个人的能力。当我发现,集体的力量和可能性之大的时候,我意识到,team是个我内心可以接受并且相当喜欢的词语
如同GossipGirl中的Elites,不论发生了什么,他们之间的纽带无法轻易被撕破——这点很神奇,难以形容,类似于命运的概念
有个朋友,最喜欢说的话是“我就是这样”——她可能意识不到,每次她跟我抱怨完后加上这句话,我的回答并没有玩笑的意思:那你还抱怨个P【此处不发音,大多以康熙来了的云雾状图案代替】——我不是恨铁不成钢,而是真的很烦这种抱怨也真的只是为了抱怨的人
人人都害怕失败,每个人也都不愿意自己的付出没有回报,但因为这样就不做了么
人生其实没有想象中的玄妙和漫长,尤其当你确实的迈出步子往前走的时候,你会发现,时间过得很快,但真正对未来或者你的目标有所影响的事情并不多——生命是一系列重要时刻的集合,这些重要的时刻决定了你我的个体特征——再长的人生,也只在点和点之间转折
六年的时间猛地一说感觉很长,但也只是一部电视剧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看着Serena和Blair在我的电视剧生命中的分量就这么慢慢的转换,我也感受到了伴随着他们的我自己的成长
从装作不在乎到试着真的不在乎到不害怕表现出在乎到现在真的越来越不在乎——是父母一再教导我的,是顺其自然得到的结果——这样的结果父母始料未及,以致于他们自己开始怀疑当初对我的引导是不是过了头
每部电视剧,尤其是都市偶像剧的结尾,总是给人一种微微矫情的感觉——这点似乎很难避免,连搞笑剧也是一样
但我的信念在GG这里得到的完整的贯彻——只有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chuck和Blair的完美结合是整部剧最精彩的结尾,他们始终在自己的路上的行走,即使偶尔走错路也仍保持旧光芒万丈
虽然最后的结束画面也不忘记提醒观众,真正的主角是S,但她和Dan的婚礼简单的程度以及她出场的画面亮度,并没有超过之前Blake在剧中的造型。这不科学啊。
结束的比想象中还要仓促,GG本尊也圆了自己的”美国梦“爬进了上流社会,Refus那个女朋友又是怎么回事?毕竟,世事不能都随我愿。
六年前的冬天,我在高二,正在叛逆不想念书,不便上网,就昼夜翻看着各种盗版VCD,硬是看坏了我爸的原装进口IBM——这个本世纪第N大家族疑案因为始终没有人自首而一直没有结案。
全凭缘分,只是随便买了GG的碟片——那时候还无人知晓他们,但已经出了三季,我就反复的看了好几遍,也因此走了一阵呢子大衣的学院风。
大二的冬天,我躲在吹着小太阳取暖的寝室,重新抓起来再看的时候,姑娘们已经长大,关系也已经出离的混乱了。
今年又是冬天,他们都成人成家,我仍旧是带着不算压力的压力躲在暖和的被窝里反复的翻看着他们的前前后后。
这些情况说起来很雷同,但其实本质造就不一样了。
剧终的时候,第一次感觉到散场了难受,原因不详。
唯一没改变的是,我仍然更喜欢局外人的身份——意味着自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