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子哥记趣
(2011-10-12 07:00:02)
标签:
阿布抠门嘎达利园地球仪波力海苔育儿 |
分类: 布得布爱 |
一天放学回家后老师的短信随之而至:问问你儿子以后改名叫什么了?我好奇的问阿布,他自豪的宣称:我以后不叫阿布了,改叫嘎子了,叫我嘎子哥,老师给取的。我只当是好玩,一时没顾得上琢磨老师为什么给封此雅号。后来知道“嘎”字在某些方言里有“抠门、小气”的意思,才醒悟过来这并非徒有虚名,从小到大一一罗列“嘎子哥”的嘎人嘎事还真不少。
刚上幼儿园就以“抱着鞋子午睡因为怕被别人拿走”而雷倒了一批老师和同学。见过抠门儿的,可没见过这么抠门儿的,尤其没见过抠得这么有创意的。
上小班,出去秋游,小朋友们都多少带点零食,在校车上,大家开始互相分享美食。回来后老师说:别的小朋友分给阿布好吃的时候,他概不拒绝、美美享用。然后从自己手里的饼干上掰下一点点回赠小朋友。
大概4岁左右,带他出去旅游。在机场他正一手拿着达利园小面包一手就着火腿肠吃得旁若无人,吸引了一个刚会走路的小弟弟,直奔着小面包过来。我拿起一个给小弟弟,阿布立现紧张神色。小弟弟的奶奶赶紧摆手说:不能要不能要,谢谢了。看着小弟弟的馋相我于心不忍,坚持说:没关系的,孩子嘛,拿着吧。阿布赶紧把我的手拉回来,说:妈妈,都说不要了,就算了吧。
刚升入大班,一天早上,阿布拿了6块独立包装的豆腐干说带到幼儿园去和小朋友分享,这可是他的最爱。难得见他这么大方,我赶紧鼓励并建议多拿些,要不30多个孩子哪够分的。他很镇定地说:没关系,6块够了。放学接他的时候,他原封不动拿回来了,老师在一边为难的说:他让我把每块切成6小块,这难度太大了,也太麻烦了,就没给分。
也是刚升入大班,按惯例报名参加美术兴趣班,把钱交给老师,还差10块没找。老师就随口嘱咐了阿布一句:我欠你爸爸10块钱,你记得放学时跟我要。这下可发挥阿布的强项了,于是乎这一天上课,每隔一段时间,阿布就要去提醒老师一下:老师,你欠我10块钱,别忘了啊。这10块钱,害得这孩子一天都没心思听课。将来要是欠钱给这样的主儿,你可别指望当大爷,估计烦都得烦死你。
你答应要给他买的东西,只要还没买,他能一天提醒你N遍,直到你烦得不行了干脆趁早买了落个清静,“延迟满足”基本很难,后来我们也学乖了,都不敢提前告诉他。
幼儿园借用地球仪和地图,他不放心,特意叮嘱老师:用完了要还的哦~~~~~
给老师拿了几本书看,老师逗他:阿布,把书送给我吧。他回答:让你看看就不错了。
买波力海苔赠送了一把带汽车图案的小扇子,阿布很喜欢,说:我要带到幼儿园去和小朋友分享,如果谁表现好…… 我以为他要说:就送给他。谁知他接着说:我就让老师奖励他,给他扇一下风。
幼儿园做手工需要用卡纸,阿布只带了张白纸去,借用小朋友的卡纸。小朋友说:阿布,你得带卡纸来。阿布说:我家没有卡纸。小朋友说:让你爸爸妈妈买去。阿布说:我爸爸妈妈没有钱。
出去秋游,大家的书包里都带些零食。老师逗阿布:布布,我饿了,然后盯着阿布的书包。阿布摸摸书包,寻思了一会儿,说:等一会儿再吃吧,你太着急了。不过据老师说后来还是主动的分给她饼干吃了,还是有进步滴~
我俩一起出门,上下车时,他总提醒我:妈妈,你别忘了你的包。弄得好像他是我妈似的。有时候甚至都下车了,他还在那儿边挠头边嘀咕:我老感觉好像什么东西落车上了。次数多了,弄得我都疑神疑鬼的。
后来他也慢慢明白过来老师叫他“嘎子”是别有用意,对这个绰号有点抵触起来。一天早上临走前,往书包里塞了3盒优酸乳,说送给老师喝,我说:哟,还学会送礼了,难得嘛。只听他恨恨地说:哼,每个老师分一罐喝,看以后谁还敢叫我嘎子。瞧瞧,这么小,就无师自通的学会给“封口费”了。
因为“嘎子”在幼儿园里影响范围太广,老师都喜欢拿这个逗他,一开始当老师问:阿布,你怎么这么嘎,到底像谁?他马上回应:像你呗。后来不断有些别班的老师过来逗他玩,他一律回答:像你呗,后来干脆回答:谁问我,我就说像谁。
上幼儿园之前要让他跟别的小朋友分享自己的东西基本不可能,为此我很发愁,总觉得这是个很了不得的大问题,担心会成为将来孩子社交中的一个障碍。而且男孩子嘛,太抠门了终归是一件很没形象的事。后来和熟悉的小朋友之间可以分享,但赠送是绝对不可能的,对陌生的小朋友“抠门”依旧。着急归着急,但我还是明白要尊重孩子,所以从来没有为了照顾大人的面子而勉强过他。再后来上了幼儿园,也许是年龄增长也许是老师教育或大环境耳濡目染,他慢慢的有了主动分享的愿望,对此我们大加鼓励和赞赏,经过慢慢引导,他在这方面已经进步很大,有时候甚至主动给自己的“好朋友”赠送礼物。
不得不承认,人,确有天性一说,我和他爸都并非小气之人,“抠门”既非遗传亦非后天影响;而且阿布从小就仔细小心,尤其顾全看紧自己的东西简直到了寸步不离的地步。也不知像谁,我总背地里偷偷的说“像他舅舅”,一报小时候他老跟我抢东西吃之仇(小时候我和我弟得一样多的压岁钱,过不多久我的财产就挥霍一空了,而我弟一分不花都存起来,时间长了拿出“巨额”存款羡煞我也)。就像婚姻里别指望改变你的另一半一样,对孩子和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别指望要改变他。恐怕我们所能做的唯有顺应天性,然后加以引导。每一种性格都难以绝对的好坏划分,都有其好和坏的一面以及适应的不同情境。引用一下幼儿园老师安慰我的话:能看住自己的东西,这也是难得的一种品质。有多少孩子上了小学整天丢书丢文具的,家长不也愁死了。
仔细琢磨人性,谁又是那么真正慷慨大方的呢?孩子只不过是不懂得掩饰、真诚而已。而成人,有时候明明心里舍不得表面上还是要伪装成大方的样子,或者,慷慨大方的行为背后其实隐藏着某种目的。孩子能把身边的人划分成陌生人、一般朋友和好朋友并以不同的慷慨程度加以对待,想想其实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成人在自己的交往中不也一样吗?如此想来,“嘎子哥”这个称号也不是什么贬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