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手记20】财报中看企业的上下游关系
(2013-04-18 22:20:39)
标签:
上下游关系资金占用应收账款预收款项应收票据 |
分类: 投资研究 |
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企业与上下游资金关系的科目有以下几项:
1. 应收票据
是指企业持有的、尚未到期兑现的商业票据。商业票据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两种,是远期票据,付款期一般在1个月以上,6个月以内。其他的银行票据(支票、本票、汇票}等,都是作为货币资金来核算的,而不作为应收票据。
通常有三种处理方式:到期收回款项,贴现,背书转让,出票人无力履约而将票据转为应收账款。
一般来说,“银行承兑汇票”比“商业承兑汇票”有更高的回款保证。
2. 应收账款
是指该账户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款项,以及代垫运杂费和承兑到期而未能收到款的商业承兑汇票。首先,应收账款是指因销售活动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不包括应收职工欠款、应收债务人的利息等其他应收款;其次,应收账款是指流动资产性质债权,不包括长期的债权,如购买长期债券等;第三,应收账款是指本公司应收客户的款项,不包括本公司付出的各类存出保证金,如投标保证金和租入包装物等保证金等。
应收账款有无法回款的风险,需要在报表中计提坏账准备,具体计提的比例根据应收账款的账龄来确定。
3. 预付款项
包括预付货款和预付工程款等,通常是用商品、劳务或完工工程来清偿的。
4. 应付票据
是指企业在商品购销活动和对工程价款进行结算因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而发生的,由出票人出票,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票据的持票人,它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需要企业在承兑银行存入一定量的保证金以获取出票资格。
5. 应付账款
是指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发生的债务。这是买卖双方在购销活动中由于取得物资与支付贷款在时间上不一致而产生的负债。
6. 预收款项
是指在企业销售交易成立以前,预先收取的部分货款。
1,2,3这三项属于企业的债权,在资产负债表中归属于流动资产。4,5,6这三项属于企业的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归属于流动负债。
企业对下游经销商(客户)的资金占用能力
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预收款项反映企业在销售的过程中与下游发生的资金占用情况。
相比于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的回款更为保险,特别是“银行承兑汇票”。同时企业能够通过对应收票据进行质押,背书转让或贴现等方式来获得一定量的资金,这样的方式使企业的资金利用率得到提高。所以应收的结构很重要,在赊销的过程中,以应收票据为主的应收款结构,往往更为稳妥。
预收款项 - (应收票据 + 应收账款):大于0,说明企业占用下游资金;小于0,说明企业资金被下游占用。
当应收账款比例较大时,要关注账龄,如果2年以上应收款比例较大,需要留心。
企业对上游供应商的资金占用能力
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和预付款项反映企业在采购的过程中与上游发生的资金占用情况。
(应付票据 + 应付账款) - 预付款项:大于0,说明企业占用上游资金;小于0,说明企业资金被上游占用。
企业总体资金占用能力评价
[(应付票据 + 应付账款 + 预收款项) - (应收票据 + 应收账款 + 预付款项)] / 主营收入,在计算时要特别注意上面提到的对于应收票据的处理,因为通过质押,背书转让和贴现的方式可以将应收票据转换为可用资金。
企业资金占用能力强的好处
资金占用能力强,即(应付票据 + 应付账款 + 预收款项)部分规模较大,这三项均属于债权,在财务上就提高企业整体的资产负债率,从而提高净资产收益率,而这个指标又恰好体现了企业的盈利能力。通过占用上下游资金形成的高负债,相比银行借款形成的高负债要安全的多,且不需要支付利息。当然,需要强调的是,这样的资金占用需要建立在企业与上下游和谐共存的基础上,如果是通过“以大欺小”的“强盗”手段来实现的话,就不是一种能够健康持续的状态了。这是在财务定量分析之外,需要定性分析的因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