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按:91岁的以色列总统佩雷斯正应邀访华,勾起我13年半以前在加沙机场采访他和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会晤的一次经历。他走后不久,作为巴以和平成果的加沙新机场被以色列彻底摧毁。4年后,与他和拉宾一并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阿拉法特也撒手人寰。奥斯陆和平协议已签署20年了,巴以和平没有实现;阿拉法特走了快10年了,而我对巴以彻底和平越来越没有信心。。。
http://s11/mw690/001PqZNQzy6HYCPjwwiaa&690
阿拉法特和佩雷斯互不搭理,我斗胆喊道:“请你们握握手”
第四十一篇
我请巴以领导人握握手
2001年9月26日,星期三,晴,加沙
阿拉法特今天终于同佩雷斯见面了。他们8年前就已结交为朋,屡“见”不鲜,巴以冲突爆发后也已谋面4次。但今天这次见面却来得十分不易。
阿拉法特和佩雷斯的见与不见,很有点中国《西厢记》的味道:尽管美国、欧盟等“红娘”反复居中牵线搭桥,好心撮合,他们俩也有意像张君瑞、崔莺莺早日相会,怎奈以总理沙龙这位“相国夫人”屡屡作梗,又是拷问红娘,又是逼迫张生去考状元,棒打鸳鸯散。
阿拉法特与佩雷斯见面这般艰难,也让我想起奥斯陆秘密和谈前的巴以关系。当时的以色列有条法令,任何敢于同巴解组织及其领导人阿拉法特接触者均为非法。现在,以色列再也找不到这条法令,但沙龙不允许佩雷斯会见阿拉法特的做法比之当年可谓“异工同曲”。足见巴以冲突已经发展到了什么地步?
不过,好事多磨。张生和莺莺几经磨难终于结下百年之好,相国夫人纵然不愿意也是百般无奈。巴解也从不可接触的“政治瘟疫”早就成为以色列的和平伙伴,那条荒唐的禁令已化作历史的陈迹和笑柄。阿拉法特和佩雷斯这不也终于冲破咫尺天涯的人为阻隔而重新坐到一起了吗?须知为和平而重聚是任何人都不应该阻拦,也最终阻拦不了的。
沙龙反对佩雷斯见阿拉法特,借口是阿拉法特支持恐怖活动,堪称以色列的本·拉登,与他举行会谈等于为他“张目”添彩,使他以“好人”模样出现,并确认其合法性。岂不知,不但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反对沙龙把阿拉法特比做本·拉登,就是佩雷斯本人也不认同沙龙向阿拉法特泼太多的污水。这位擅长外交而熟悉中国《孙子兵法》的政治家坚信“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因此,他执意用辞令同阿拉法特解决问题,而不是用枪炮摆平。
http://s9/mw690/001PqZNQzy6HYD7SbyMf8&690
好事多磨还体现在阿拉法特做出的外交牺牲上。他原本9月12日出访叙利亚,以便修补破损多年的双边关系。美国遭到袭击后,阿拉法特迫于掌控内部局面而推迟大马士革之行。前天晚上,阿拉法特准备经约旦出访叙利亚,但是一直被晾在安曼机场,直到取消这次访问。事后,双方都说是对方要求再次推迟访问日期。昨天中午,阿拉法特回到总统府,阴沉着脸草草检阅仪仗队后来到我们这些记者面前,但没等我们张口发问,他突然扭头撇下我们怒气冲冲地进了官邸。尽管我们苦等了近3个小时,但是,阿拉法特心情不佳,我们谁也不敢追问,只好围住计划与国际合作部长沙阿斯套情况。尽管沙阿斯否认阿拉法特访叙告吹与巴以会谈无关,但是,大家总觉得其中有某种内在联系。
并非只有沙龙反对佩雷斯见阿拉法特,巴勒斯坦内部同样存在“免谈派”。阿拉法特相继下令停火后,零星的枪炮仍然在个别地方响起,特别是加沙南部的拉法和约旦河西岸的希伯伦,以至以方认为阿拉法特已经无法控制这两个地方。据悉,阿拉法特以服从民族最高利益为由相继说服了哈马斯和杰哈德休战罢兵,接着又出具这两个组织的书面保证说服自己麾下的法塔赫各民兵组织暂时偃旗息鼓。但是,直到今天凌晨,拉法边境地区的交火依旧存在,以军三辆坦克再次开进巴控区。半夜休息时,我甚至担心沙龙是否会就此取消双方的会谈。
清晨6点半,以色列电台的第一次广播就传来一个坏消息:巴勒斯坦人利用拉法边境地区的一个秘密地道炸毁一个以军哨所,造成5人受伤(后证实为3人)。我真担心阿拉法特和佩雷斯还能否一晤。还好,佩雷斯当地时间10点40分左右抵达了加沙国际机场,阿拉法特提前几分钟在铺着红地毯的机场贵宾楼门口迎接这位老伙计,他们虽然握了手,但是彼此没有什么笑容,阿拉法特尤其显得不乐意。
今天的记者有一百多人,仅电视摄像机就有17台之多。而现场巴以双方的官员、警卫和勤杂人员合起来也不足百人,真有点喧宾夺主的味道。我不是专业摄影记者,因此没有“普尔(Pool)”记者的待遇,但是,今天既然相机在手,就得争一争了。靠着与阿拉法特新闻官的交情和吵闹,更是靠着代表中国的新华社身份,我获准连同其他9名电视和摄影记者分两批进入会谈现场拍照。
阿拉法特和佩雷斯各踞沙发一角,面无表情地左右张望,供记者们拍照。现场的气氛太严肃、太凝固了,好像他们不是来言欢而是来赌气的。这是我见过的最尴尬的会谈场面,甚至连我自己都觉得压抑。于是,在拍过两张毫无生气的场面后,我斗胆提了个要求:“请你们握握手好吗?”我以为阿拉法特不会理我的茬,但他在看了我一眼后还是坐直了身子不情愿地向佩雷斯伸过手去,佩雷斯木然地握住了阿拉法特的手,俩人谁也不看谁。或许,他们在心里都怪我多事多嘴。然而,在我未及按下第二张握手照的快门时,他们俩立即把手缩了回去,可以估算得出,他们的手只握了两三秒,或许可称世界领导人握手短促之最了。这阵势倒让我自己问起自己:阿拉法特和佩雷斯是渴望见面,还是勉为其难?
中午的太阳太毒了,大家都喊着头晕脑涨要中暑,但又不得不在草坪死守来之不易的位置,耐着性子等待阿拉法特和佩雷斯的会谈结果。会谈还没结束,我们身后两公里处的拉法难民营升起几股烟尘,并隐约传来炮声,于是,电视和摄影记者们又把镜头对准了那边。很快有消息说,巴以武装发生交火,以军坦克轰击3处巴方目标,炸死一个少年,炸伤另外8人,其中5人重伤。冲突发生在双方领导人的眼皮底下,可见停火不容易。
http://s1/mw690/001PqZNQzy6HYDaPNRe50&690
两个多小时后会谈结束了,阿拉法特和佩雷斯没有像预先准备的那样举行新闻发布会,而是让巴高级谈判代表埃雷卡特宣读了一份简单的会谈公报,宣布了恢复安全合作、建立高级联合委员会、逐步解除对巴方封锁等具体措施,也算是没有白谈。阿拉法特和佩雷斯走出贵宾楼时,神态已经开朗了不少,想必已经各抒其怨,一吐为快了。
回家的路上听以色列广播说,以方昨天已特许巴方向拉法边境地区部署大批安全人员控制局势,却发生了炸弹袭击的严重事态。以电台还指责参加会谈的巴加沙地带预警司令达赫兰策划了这起“恐怖事件”。下午,以电台又援引佩雷斯的话说,他在会谈中向巴方表达了停火不力的愤怒。据报道,佩雷斯还向阿拉法特出示了一个一百单八将组成的黑名单,要求巴方逮捕,而且必须在48小时内逮捕其中的8人。显然,佩雷斯与阿拉法特相见寡欢还是让冲突给闹的。
当然了,相见总比不见强,好歹双方又迈出实质性的一步。一周内阿拉法特还要与佩雷斯再次见面,但愿双方不再像今天这样郁郁寡欢,连强装的笑脸都没有。不过,冲突发展到今天这步田地,让他们重新笑起来,重新像过去那样见面热烈拥抱的确很不现实。
(本文摘自我战地三部曲之一《巴以生死日记》,另两不分别为《穿越生死线》和《两河生死劫》)
http://s2/mw690/001PqZNQzy6HYDgh9Kx81&690
http://s8/mw690/001PqZNQzy6HYDgYmqj77&690
http://s4/mw690/001PqZNQzy6HYDhDNiba3&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