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wdfu123
wdfu123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990
  • 关注人气:28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叶汤治肺癌 (网络转载)

(2015-05-28 20:42:30)
标签:

健康

分类: 养生与健康

五叶汤治肺癌 (网络转载) 
http://image72.360doc.com/DownloadImg/2014/04/2215/40976560_1.jpg(网络转载)" />
 玉米植株
“五叶汤”

组成:玉茭子叶60g、桑叶15g、竹叶6g、枣叶30g、大青叶15g

制法:用新鲜玉茭子叶先煎,再和其它叶煎。文火煎10分钟,或开水泡当天饮。
http://image72.360doc.com/DownloadImg/2014/04/2215/40976560_6.jpg(网络转载)" />

玉茭子叶                                     桑叶                                    竹叶                              枣叶                    大青叶

用法:每日可饮数次,要做到一日量为500cc。

按语:

玉茭子叶经现代科学研究,含有抗癌作用的多糖类物质,动物实验,它可抑制癌瘤生长,尤其是对肺癌有效。

配大青叶清热消肿;加枣叶清热除瘤;桑叶具有降气化痰、断痰丝化顽痰、清肺气、降肺火、通调水道、袪痰散结功用。
      此方五叶,以叶治叶,触类旁通地起到治疗的作用。

http://image72.360doc.com/DownloadImg/2014/04/2215/40976560_7.jpg(网络转载)" />
                                                                                                           竹叶
       案例1:
       临汾钢铁公司炼铁车间工人,男56岁,有1次得了感冒,咳嗽、气喘、坐卧不能、吃不下,在医院先被诊断为肺炎,经治疗无效后,进行断层拍片,诊断为肺癌,又到北京大医院确认为右下叶肺癌。病人因对麻醉过敏拒绝手术,要求中医治疗。由于病重,他想回到离别25年的故乡死也瞑目。结果在回乡的路上,遇到一位被当地百姓称为神医的丈夫,求诊后,开了“五叶汤”给他喝,坚持喝了两个月,他的肺癌好了大半。此后还不间断喝。并把此方传给别人。
     
案例2:
    全XX,男56岁,山西省沁水县城人,教师。1981年健康体检时,发现右侧肺部有1.5 X1.8 cm的阴影,经太原大医院诊断为肺癌,做了肺叶切除。术后两个月,右腋下淋巴肿大伴胸膜转移。用环磷酰胺和氮芥抗癌效果不佳,后用“五叶汤”,三个月后症状减轻,精神好转。

http://image72.360doc.com/DownloadImg/2014/04/2215/40976560_8.jpg(网络转载)" />
                                                                                                              枣树
 注: 【玉茭子叶】玉米叶、 棒子叶、学名“玉蜀黍”,俗名“苞谷”、“苞米”、“玉茭”、“棒子”、“珍珠米”等。
本方系出:《偏方治大病》第72页    
此书由著名老中医   高允旺  编著     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
全国政协副主席杨静仁题【偏方一览】杨静仁题 
中国中医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郑牟题字是:【允和允缓上   旺气旺神全】
山西省卫生厅厅长续恩岚   丁卯夏作序谢锡亮作叙
此方是由高老收集的民方并加以提炼又实践的偏方,其效确切。

http://image72.360doc.com/DownloadImg/2014/04/2215/40976560_9.jpg(网络转载)" />
 大青植株(大青学名“菘蓝”)
玉茭子叶资料请参考:
http://baike.baidu.com/view/1053047.htm
桑叶资料请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37610.htm
竹叶资料请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353700.htm
枣叶资料请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769724.htm
大青叶资料请参考:http://baike.baidu.com/link?url=L9PI5Rd1ZbLNyg4DAs3ta9KW3KmBSZU9HrruyB9OCQ3BSTxStqOeD0TuboSx-ITM
菘蓝资料请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742843.htm

http://image72.360doc.com/DownloadImg/2014/04/2215/40976560_10.jpg(网络转载)" />
 桑叶植株

小议宣阳法——从小续命汤说起

小续命汤出自《备急干金要方》卷八,组方:麻黄 桂心 甘草(各二两) 生姜(五两) 人参 川芎  杏仁 附子 防己 芍药 黄芩(各一两) 防风(一两半)

上十二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三沸去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三服;不愈更合三、四剂。

功效:祛风扶正。

主治:中风卒起,筋脉拘急,半身不遂,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或神志闷乱等。

初涉此方

读大学时看《备急干金要方》,得闻小续命汤,为“续命”所感,视为奇方!后学西医内科学,始知中风即现代所说的“脑血管意外”,既是血压高脑血管破裂,或是脑血管梗死,何来风邪?既无外风可言,用麻黄、防风,能有效乎?况且麻黄服用后容易出现血压增高,对于脑血管破裂之人,再投此方似乎不妥?

然此方名为“续命”,当不为浪得虚名,唯其中妙处尚有不明之处,故本人对此方虽有敬重之心,实无尝试之胆啊!

再闻此方

去年读李可老中医的演讲稿,书中提到李老因小中风,服用几贴小续命汤后已无大碍,但不方便过来参加会议,其演讲稿由弟子代述……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兴趣,难道这小续命汤真的疗效神奇?

很多医家对中风的治疗从风论治,而王清任则以补阳还五汤立法,开活血化瘀治疗中风之门,将小续命汤与补阳还五汤比较起来,似乎没有更加有特点的地方,补益之力不及对方大剂量黄芪,活血之力就更加不及对方大量的活血化瘀药,何来“续命”之说?

读懂“续命汤”

半年前一个外地患者前来就诊,因脑血管瘤破裂致脑出血,术后两年留下左半身不遂的毛病,走路不稳,时常崴脚,左手五指关节活动障碍,肌力II级+,舌根白厚,略滑,双尺沉紧,关郁,寸部虚细弱无,四诊资料收集全后,开了如下几味药:制川乌、制草乌、丹参、桂枝、地龙、豨签草、黄芪、黄芩、赤芍、桃仁、红花、木香、生甘草。

同时叮嘱患者每天用手抓玻璃弹珠,加强功能锻炼。十多天后,左侧肢体恢复不少,手指关节能自由活动,但精细度差,脉象虽然有所好转,但双寸仍然沉细,头经常发昏,如何加快治疗进程?

思索之际,突然记起李老亲身体验小续命汤的事情,再结合病人的脉象,为什么偏瘫后重用麻黄,立即豁然开朗。

这里的麻黄其实并非为了发汗,而是为了宣发阳气啊!

头为诸阳之会,中风(脑血管意外)之后导致的偏瘫,病之根本还是在脑,大脑的修复,活血化瘀虽然有效,但不是最好的办法,只有脑部阳气足了,大脑的修复才会加快。生麻黄有很好的宣发阳气的作用,临床上发现麻黄久煎祛沫之后,其发汗之力几乎没有,而宣阳不减,,原文“先煮麻黄三沸去沫”即是此意。“宣阳”这才是孙真人用药之真正目的,后世注释多多误人也。而方中川芎能升发清气,张锡纯有较为详细的论述,两者相合,可谓升发阳气之绝妙配伍啊!

从“头为诸阳之会”、“宣阳”的角度来理解小续命汤,思路就很清晰了,中风之证,不能按祛风来治疗啊,活血化瘀法也是落了下乘!

随后在上述的案例中,按照“宣阳”来治疗,重用生麻黄三十克,患者服用一剂后就感到头脑清晰,患侧沉重感大减,守方治疗三月,患者由走平地经常崴脚,恢复到上山爬坡也能自如,左手由原来不能持物,恢复到能拄着7斤的加重木根,一边散步,一边锻炼……

学活“续命汤

从一个续命汤中,学会了两个字:“宣阳”。

患者宋某,男。40岁,头脑昏沉8年,患者每天总觉得乌云盖顶,头脑昏沉,反复检查,未见阳性结果,服用活血化瘀药无数,用药期间稍稍好转,停药后立即发病。丹参注射液、葛根素、灯盏花素、血塞通等等均用过,就诊时嘴唇颜色发暗,舌根白厚腻,苔略滑,大便不成形,每日两三次稀便,切脉时左右寸脉沉细而软,右侧关尺郁滑。

从四诊资料来看,患者因脾肾阳虚,运化功能减退,痰湿内阻困脾,导致清阳不升,同时伴有心脾两虚。虽有痰湿内阻,影响气血的运行,但患者头昏还是清阳不升,头部阳气不足所致。前面中医治疗虽有温肾健脾之举,但化痰通络之力不足,也有配合化痰之药者,但宣阳之药全无,思前想后,遂开了如下几味药:

制川乌、制草乌、黄柏、白术、苍术、茯苓、竹茹、枇杷叶、黄芪、当归、川芎、生麻黄、生甘草。

患者服用后,头昏明显减轻,原方加减,治疗月余,陈年顽疾得以治愈。治疗过程中处方虽有变化,但每次生麻黄和川芎必用。

升清与宣阳,不可小视啊!

经此上述案例之后,对“宣阳”之意义,理解深入一层,宣阳之法,是否具有更大的意义呢?
此后在脑萎缩、脑瘫、记忆力减退、脑动脉硬化、过敏性鼻炎、顽固性头痛等疾病治疗中,我均会考虑配合运用此法,借用宣阳之法来补充脑部阳气,“头为诸阳之会”,阳气充足了,大脑上的疾病也就恢复快了。
      
董医生日志:李可老中医《攻癌夺命汤》  
     攻癌夺命汤是我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所创,由漂海藻、生甘草、木鳖子、醋鳖甲、蛇舌草、夏枯草、蚤休、海蛤壳、黄药子、生半夏、鲜生姜、元参、牡蛎各30g,大贝15g,山茨菇、山豆根各10g,以及全虫12只,蜈蚣4条,明雄黄1g研粉吞服,19味药组成。
  本方脱胎于兰州已故名医董静庵先生之验方“海藻甘草汤”,原方主治瘰疬,由海藻、甘草各10.5g,全虫12只,蜈蚣1条组成,水煎服。我师董老意,加量3倍,虫类药研粉吞服,以加强药效。另加鳖甲、消瘰丸(元参、牡蛎、大贝)、夏枯草、生半夏、鲜生姜,大大加强了养阴化痰、攻坚散结之力。曾治愈甲状腺腺瘤24例,甲状腺瘤左锁骨上凹淋巴结肿大疑恶变5例,缺碘性甲状腺肿12例,颈淋巴结核4例,泛发性脂肪瘤5例,脑瘤术后复发1例。多数在半月内痊愈,无复发。1961年后加木鳖子、蛇舌草、蚤休、黄药子、山豆根、明雄黄,基本定型。经临床运用40年,用治多种恶性肿瘤,竟获奇效。兹选录验案数则如下:
  恶性淋巴瘤
  景某某,女,65岁。1977年8月15日初诊:颈左侧肿物40天,初起如黄豆大,未及1个月,猛长如初生婴儿头大,并向下蔓延至左锁骨上窝,凹凸如岩,坚硬不移;颈右侧及颊车穴下方肿块6个,大如杏核,连成一串,坚硬不移;双腋下、双腹股沟淋巴结皆肿大如枣,推之不移。随肿块之逐日增大,上则头痛如破,气喘痰壅,胸部憋胀,面色灰滞,神识昏糊。下则二便闭结,溲若浓茶。口臭熏人,苔黄厚腻,中根黑燥,六脉沉滑数实。(后经山西肿瘤医院病检,确诊为“左颈部弥漫型恶性淋巴瘤混合细胞型”,病理号3054)辨证属痰毒弥漫三焦,毒入血分,阻塞气机,蒙蔽神明重症。拟攻癌解毒、涤痰通腑、软坚散结为治,以攻癌夺命汤合礞石滚痰丸扫荡血毒:
  漂海藻、生甘草、煅礞石、木鳖子、生半夏、鲜生姜、莱菔子(生炒各半)、黄药子、鳖甲、生牡蛎、浮海石、海蛤壳、元参、蚤休各30g,大黄、大贝、桃杏仁各15g,山茨菇、山豆根、红花各10g,上药以蛇舌草、夏枯草各120g,煎汤代水煎药,煎取浓汁600ml,日分3次服,7剂。另以全虫12只,蜈蚣4条,明雄黄1.2g研末冲服,每日一剂。
  8月23日二诊:患者服首次药后约1刻钟,突觉满腹上下翻腾,五脏如焚,欲吐不得,欲泻不能,烦躁欲死,旋即昏厥。我急赴病家,患者已醒。诉刚才出一身臭黏汗,吐出胶黏痰涎半痰盂,胸膈顿觉宽敞,惟觉困乏而已。诊脉和匀,此乃药病相争,正胜邪却之佳兆。《内经》有“药不瞑眩,厥疾弗瘳”之记载。一旦出现瞑眩现象,必有非常之效。嘱原方续服。服2~7剂时,每日畅泻污泥状夹有脓血、胶黏痰涎,奇臭极热之大便1~2次,尿已转清,胸憋气喘已愈七八,头已不痛,神识清朗,食纳大增,全身肿块变软。嘱原方加嫩胡桃枝之扶正化瘤,续服7剂。待大便中无秽物后2日,去大黄。
  9月1日三诊:服药14剂,左颈部肿物缩小1/2强,右颈及颊车穴下之肿物消至黄豆大,精神健旺,面色红润,稍觉气怯。原方去礞石滚痰丸,加野党参30g,灵脂15g,10剂。
  9月13日四诊:左颈部肿物已消至鸡蛋大,其余已消尽。原方10剂。
  11月1日五诊:患者带药回村,至9月22日,肿物消散如胡桃大,27日全消。计经治2个月,服药34剂,临床缓解。惟觉干渴气怯,舌红无苔,脉沉滑。为疏丸方,峻补元气,养阴化痰,拔除病根。
  全河车2具,白参、灵脂、元参、天冬、山茨菇、川贝、牡蛎、海蛤粉、漂海藻、昆布、黄精各30g,大蜈蚣50条,全虫120只。
  共研细粉,夏枯草1500g熬膏,加炼蜜为丸10g重,早晚各服1丸,生甘草10g,煎汤送下。
  俟后,其义子来告,丸方未服,病已康复。至1981年春,遇其女于街头,询之,体健逾于往年。因生活困难,丸方终未服用。计已临床缓解3年半。
  甲状腺癌颈转移
  王某某,女,60岁。1978年6月26日初诊:患者高大胖体型,体重80kg。颈部肿块29年,甲状软骨上方肿块杏子大,下方肿块约乒乓球大,均质硬,右颈部鹅蛋大肿块,凹凸不平。同年3月28日,山西省肿瘤医院超声探查诊断:“甲状腺癌颈转移”,次日同位素扫描(565号)支持上述诊断。
  追询病史,知患者从8岁起,即抽旱烟,现吸烟量日平均2盒,患支气管炎30年。近3年暴喘迫促,两臂上举则气闭晕厥。上厕所走10多步,即暴喘10多分钟。痰声如拽锯,稠黏难出。目赤;胸、胃烧灼难耐。日食冰棍1桶,水果罐头无数,始觉爽快,脉沉滑搏坚。放疗后耳聋不闻雷声。个性暴躁,多疑善怒。近2个月有血性涕,剧烈右偏头痛。胸背四肢泛发脂肪瘤,大者如粟子,小者如蚕豆。
  据以上脉证,良由吸烟过度,熏灼肺腑,个性暴躁,气滞于中。痰气交阻,日久化火化毒,结于喉间要道。近来,虽见种种上热见证,但双膝独冷。盖由高年肾阴大亏,阴不抱阳,龙雷之火上燔。且喘汗频作,须防暴脱。先予引火汤,滋阴敛阳,引火归原:
  方1:九地90g,盐巴戟肉、二冬各30g,云苓15g,五味子6g,上油桂2g(去粗皮研粉小米蒸烂为丸先吞),3剂,此后,凡见上热无制,即服3剂。
  方2:漂海藻、昆布、生半夏、鲜生姜、元参、花粉、海蛤壳、牡蛎、黄药子、木鳖子、蛇舌草、夏枯草、生苡仁、蚤休各30g,大贝、麦冬、桃杏仁各15g,白参(另炖)、五味子、山茨菇、山豆根各10g,竹沥2匙,上药煎汤取汁。另以全虫12只,蜈蚣4条,上沉香1.5g,明雄黄1.2g研粉吞服,每日1剂。
  上方,头3个月每旬服7剂,无大加减,至9月底,两方共服70剂,全身脂肪瘤消失,右颈转移灶缩小2/3,甲状软骨上下之肿物亦明显缩小。血性涕消失,痰声漉漉偶见。动则暴喘之状,可减三四。服至1979年6月,因天渐热,停药3个月,共服百剂。喘息已很轻微,可到邻家串门。右颈转移灶缩小至杏核大。至1980年3月,所有肿物全部消失。计经治18个月,服药300剂,其中引火汤约占1/4。现仍健在,已80高龄。

胃小弯癌
  1982年夏我遇陈某,60岁,农民。经西安医学院二院病检,确诊为胃小弯癌(4×4cm),已办住院。自知年迈患癌,生死难卜,故术前专程与胞姐见最后一面,顺便请我诊治。询知食入即吐,痰涎如涌,便燥,三五日一行,干结如羊粪球,落地有声。面色灰滞,消瘦,病未及3个月,体重下降15kg。然神识清朗,同桌进餐,食欲颇佳。声若洪钟,喜笑言谈,颇饶风趣。我接触癌症病人可谓多矣,似此类性格者,却百不见一。胸怀豁达,便易措手。诊脉弦滑,舌红,中有黄厚腻苔,边尖有瘀斑。询知一生嗜食肥甘,嗜酒如命,此必湿热酿痰,阻塞气机,日久化毒,积为有形癜积。所幸正气未衰,可以用攻。毕竟高龄,佐以扶正:
  赭石末50g,漂海藻、生甘草、元参、牡蛎、醋鳖甲、木鳖子、黄药子、生半夏、鲜生姜、蛇舌草、夏枯草、莱菔子各30g(生炒各半),旋覆花(包)、醋柴胡、山茨菇各15g,红参(另炖)、灵脂各10g,煎取浓汁400ml,对入蜂蜜100g、姜汁10ml煎3沸,日分2次服,另以全虫12只、蜈蚣4条、紫硇砂3g、明雄黄0.3g研末冲服,30剂。
  另,隔日冲服儿茶2g。
  上方服至5剂后,大便通畅,进食不吐,已与平日无异。自备槐耳,每日煎汤代茶。不久,失去联系。1984年1月7日,某姐患肝癌找我诊治。询其内弟病情,据云服完汤剂,调养月余,在地区医院镜检,瘤体消失,食纳如常,体重恢复,已返陕照常参加农事劳作。
  脊髓神经胶质瘤
  温某某,女,19岁,山西学生。2000年6月3日,北京天坛医院作下颈上胸MRI检查,见“C5-T3水平脊髓占位病变,N胶质瘤(MRl8819#)”专家会诊认为,手术风险大,难根治,易复发,费用高,建议转中医诊治。
  询知颈项强痛,脊柱向右侧弯,转侧困难,斜颈,已6年。左肩背沉困重痛,四肢无力,左下肢肌萎缩,双下肢进行性麻木,近半年已不知痛痒。左腿环跳穴及足跟部电击样阵痛,一日数发,步态蹒跚、倾侧,已休学2个月。面色苍白无华,气怯神倦,头目昏眩,瑟缩畏寒,六脉沉迟细涩,舌淡胖有齿痕。
  考病在脊椎,属督脉为病。督乃诸阳之会,非寒邪不能干犯。患者禀赋素虚,嗜食生冷,卧室靠窗,夜卧当风,夏日入睡,不关电扇。脾失健运,正气先虚,痰湿内生,经期不避生冷,瘀血内阻,寒伤督脉,真阳失运,日久湿痰死血,阻塞经脉,成为有形症积。且每逢经期,诸症加剧。可证寒邪已由表入里,由督入任,深入血分。腰困如折,肾气已伤,奇经八脉所辖区域俱见病象,且属沉寒痼冷顽症。
  本病已非攻癌夺命汤适应症,当作变通,留基础方,去一切苦寒解毒之品。重用生芪补大气,益气运血,温通督脉;以麻附细汤深入少阴,透发伏寒,兼开太阳之表,引邪外透;重用葛根之专理颈项,通督达脊;更加活血化瘀之品及虫类搜剔,化痰软坚,消磨化积之品,攻补兼施:
  1.生芪240g,葛根90g,麻黄15g(先煎去沫),附子30g,细辛20g,漂海藻、生甘草、生半夏、云苓各30g,白芍、川芎各30g,白芥子(炒研)、桃仁、红花、僵蚕、地龙、两头尖、子蜂房、天南星、高丽参(另炖)、灵脂各10g,鲜生姜30g,大枣12枚。
  加冷水1500ml,文火煮取450ml,3次分服,5剂。
  2.全虫尾15g,大蜈蚣20条,川贝、土元、炮甲珠各30g,麝香2g,共研细粉,分作15包,1包/次,3次/日,随中药服。
  3.夏枯草1500g,依法熬膏,10ml/次,3次/日。
  至7月10日,药进5剂,每服皆得畅汗,伏邪外透,颈项肩背沉困感遂去大半,脉转沉滑,舌尖微赤,阴症有转阳之机,大是佳兆。
  上方去麻黄,加大贝、元参、牡蛎、鹿角霜、丹参各30g,余药不变,连服40剂。
  至8月22日,服药47剂,诸症已去十之七八,下肢感觉渐复。山医一院神经外科MRI复查:“C6-T4脊髓占位病变与原片比较,未见明显变化。”症情基本得到控制。拟扶正消瘤,丸方缓图:

花旗参、高丽参、五灵脂、大三七、三棱、莪术、葛根、炮甲珠、子蜂房、两头尖、花蕊石、全虫尾各60g,大蜈蚣100条,土元60g,牡蛎粉、元参、真川贝各150g,蛇舌草、杭白芍各100g。
  上药共研细粉,以夏枯草1500g,熬膏,加炼蜜为丸重15g。每次1丸,3次/日。
  汤剂去细辛、赤芍加通补肾督药巴戟、补骨脂各30g,狗脊15g。每旬服7剂。
  至10月6日,又服30剂,症状消失,食纳精神,胜于病前,带药恢复学业。
  汤剂加化铁丸(楮实子30g,威灵仙10g),川断15g,枸杞子、菟丝子、仙灵脾各20g,温养肝肾,攻坚化积,每旬服3剂。
  10月30日追访,山医一院神经外科MRI与8月22日原片比较,专家会诊认为有三点不同:
  1.原病灶周围有模糊阴影,此次已消失,边界清楚,结合临床症状消失,推测脊髓腔内之瘤体,已逐渐消溶,神经压迫症状解除;
  2.原脊柱向右侧弯,此次已恢复正常,斜颈已愈;
  3.查体,患肢肌萎缩已恢复如初。
  2001年1月17日追访,平稳向愈,6年来痛经痼疾亦愈。面色红润,精神饱满,考试成绩优秀。中药服完,改服培元固本散变方,以血肉有情之品,峻补先天,重建免疫屏障,加柚柑虫节100g,以彻底破坏异常细胞核,防止复发。
  大三七、鳖甲胶、琥珀、川贝、粉葛根、夏枯草膏、虫节、高丽参、灵脂各100g,赤芝孢子粉、炮甲珠、子蜂房、土元、守宫、血竭、藏红花、全虫尾各50g,大蜈蚣100条,全河车2具,坎气60g。
  共研细粉,装胶囊,每服6粒,2次/日。
  本病临床罕见,机理不明。解剖所见,瘤体如蛛丝、棉絮,填充于脊髓腔内,胶着、裹缠于神经周围,手术不易剥离净尽,故易复发。手术过程如损伤脊髓神经,轻则截瘫,重则致死,风险较大。术后复发率高,生存期短暂。且费用高昂,非一般人群所能承受。从中医经典理论辨析,本病当属奇经八脉病变。缘由正气先虚,痰湿内生,寒伤督脉,真阳失运。日久,浊阴僭居阳位,湿痰死血,深伏督脉要冲,而成有形癞积。本病因虚成实,治当养正消积,扶正温阳为先,遵伤寒、金匮之理,邪之来路,即邪之去路,故立方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深入少阴之里,透发伏寒,兼开太阳之表,开门逐盗,引邪外透。患者正虚为本,故破格重用生芪之入督脉,补大气,益气运血,温通督脉,高丽参、五灵脂对药,补元气,消血积。主症“项背强痛”,故重用葛根之专理颈项,通督达脊。胶质瘤属痰瘀胶结,故以海藻、甘草一对反药,相反相成,激荡磨积,清除痰毒。更加生半夏、天南星、白芥子燥化皮里膜外之痰,久病人络,以大队虫类搜剔,诸血药化瘀通络,更以炮甲珠、麝香之穿透攻破,无所不到,辟秽开窍,引达病所。计先后八诊,历时7个月,服汤剂107剂,扶正化瘤丸1料。至第4个月,临床症状解除,恢复学业。后以培元固本散变方补消兼施,扶正化积。现仍在继续治疗观察中。

食道癌险死还生的治疗经过
□ 李 
  文革后期,余被诬入狱,1970年11月获释。老母时年六旬,悲伤抑郁,于同年3月患食道中段癌,9月卧床,10月并发梗阻,赴山西省三院求治,接受放疗37天。余往探视,病势危重,水米不入已5天,以输液维持生命。放疗科主任面告,病已晚期,血色素6g,白细胞3400,体重 37.5kg,一身大肉尽脱,已无挽救希望,嘱速返乡准备后事。于12月6日返家,每日以水解蛋白维持生命。老母气息奄奄,舌光剥,唇焦裂,眼眶塌陷。胸背刺痛不休,干渴,喉间如火焚,午后潮热。其疼痛部位在任脉之天突穴下到膻中下二横指处一线,及相对应之督脉大椎穴至至阳穴处,固定不移。当属湿痰死血,滞留经络。潮热烦渴,当与放疗伤阴有关。忆及出院时主任分析放疗后症状加重,乃因病灶周围瘀血、水肿浸润扩散,累及胸背部神经丛等语,余思若能消其水肿,化其瘀结,则仍有缓解希望。惟食道梗阻已久,水饮尚不能下咽,何以用药?遂拟加味开道散一料:
  火硝30g,紫硇砂15g,明雄黄3g,硼砂15g,真落水沉香5g,枯矾6g,柿霜粉30g,煅礞石5g,冰片1.5g,乌梅肉15g,共研极细粉,每次1g,蜜汁调糊,缓缓含化,半小时许1次,日10余次,夜间停药。与此同时,每日午时以梅花针叩刺胸背疼痛部位,以及相应之华佗夹脊穴。重叩出血后,以走马火缸拔吸瘀血,意图使血流畅通。经络表里相通,外部充血,则内部病灶周围之瘀血、水肿自然减轻。3日后,疼痛大为缓解,停用杜冷丁可入睡。散刺出血法,首先攻克晚期癌肿疼痛关。连续5天含化散剂,每次均呕出痰涎甚多。第5日下午,可饮少许蜜水下咽。且因硇砂、火硝之腐蚀,舌体及口腔脱皮灼痛。乃每日减为含药6次,未敢间断。如此针药并施至第15日,试服牛奶1小杯,顺利服下,攻克了梗阻关。此时,已21日未进饮食,欲便而虚坐努责不得下。证属久病正虚,高年气液两伤,不能传送。开始配服中药,益气降逆:
  赭石粉50g,旋覆花(包)15g,白参(另炖)10g,生芪、当归、花粉、元参、沙参、生半夏各30g,炙草10g,姜汁10ml,蜂蜜120g,蛇舌草120g,黄药子30g。
  后2味煎汤代水煎药,取浓汁,人参汁、姜汁、蜂蜜煎3沸,日分多次,缓缓呷服。
  3日后,便下干结如羊粪球之大便1次。便后约20分钟,突然自汗而喘,面色苍白,目闭神昏。此为气从下脱,急针人中、内关而醒。急煎红参30g,山萸肉60g,随煎随饮,半小时后脱险。此后病情逐日缓解,日可进食炼乳4~5次,藕粉4~5次,每次1茶杯。至1971年1月10日,即发生食道梗阻之第40日,可以喝稍浓之蛋汤及油茶,体质有所恢复。胸骨后之疼痛已极轻微,可以顺利服汤药,散剂亦不敢骤停,仍每日服1~2次。不料散剂之腐蚀力极强,致瘤体破裂出血。1月20日起,每日便下柏油样便1~2次。至23日凌晨,突然寒热如疟,神疲自汗,心悸气喘,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脉若釜沸。辨证属久病正气内溃,肝虚(寒热往来)欲脱,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脐下少腹鼓凸如尿潴留状),肾元不固(喘),脾不统血(气随血脱,面色萎黄,肢冷)。急投张锡纯氏来复汤合升陷汤,加三仙炭、姜炭、三七扶元固本,止血救脱:
  生芪30g,红参15g(另炖),山萸肉60g,柴胡、桔梗、升麻各6g,白芍20g,生龙牡粉各30g,炙草、姜炭、三仙炭、三七粉各10g(分次冲服),知母18g,急煎频服。
  一昼夜连进2剂,诸症均退,便转黄软,再次脱险。本病晚期,由于气血耗伤殆尽,时时有厥脱之险。度过厥脱关,便有回生之望。余借重此方,还治愈老母放疗伤阴所致之长期潮热,而能否闯过以上几关,则是晚期食道癌病人生死存亡的关键。
  此后病情稳步好转,返家60日之后,可顺利进食油茶,泡蒸馍,细挂面。惟需独处一室,细嚼慢咽,若有人在场,吞咽便觉困难。两个月后,拟汤、散两方,视邪正虚实,斟酌进退,攻补兼施。连服汤剂3年,达1千余剂;散剂终生未断,终于带癌生存十多年。
  主方为:赭石粉50g,旋覆花(包)10g,生芪45g,野党参30g,当归20g,干蟾皮、漂海藻、生甘草各15g,木鳖子、生半夏、鲜生姜、黄药子各30g,蚤休、大贝各15g,桃仁泥10g,以嫩核桃枝、蛇舌草各120g,煎汤代水煮药。便燥加生蜜120g,腰困神倦加肾四味(枸杞子、菟丝子、盐补骨脂、仙灵脾)各30g,基本上保持服药10剂,将养5天。
  常服散剂方为:全河车120g,红参60g,五灵脂60g,紫硇砂、泽漆、山茨菇、上沉香各20g,全虫30g,蜈蚣、守宫各10条,土元30g,煅礞石、三七各30g,火硝60g,明雄黄15g,冰片5g,硼砂、儿茶各30g,柿霜粉100g。
  病情稳定时,每月连服10天,早晚蜜汁调糊含化;出现短暂梗阻时,服加味开道散1~2日,另曾连服白鹅血 3个月。
  用上法至3个月后,可以下床走动,体重回升,半年后已与常人无异,直到10年后病逝,再未发生严重梗阻。 

http://userimage6.360doc.com/14/1024/06/4503649_201410240652510738.jpg(网络转载)" />
       治癌千餘例有效率100%
       癌症肆虐全世界,每秒死亡好幾人,發病率和死亡率越來越高,但醫學界束手無策!

  為救拔病苦眾生,為光耀如來家業,李清岩居士無私貢獻祖傳秘方,治療各種癌症/腫瘤千餘例,有效100%

  李家祖傳治癌秘方

  主治:各種癌/瘤

  配方:生五靈脂10克,生黑牽牛20克,生香附子10克,生廣木香10克.

  用法:買藥時加工成粉,加白醋調糊為丸,陰乾.一次10克.生薑汁送服,每天3-4次(小兒藥量減半).也可以不調糊,服藥時加些醋.

  注意:不得吃人參。孕婦不可用。

  說明:一般病例30分鐘見效,經千餘例臨驗,療效100%,被稱為神方!

  本方前三味藥是祖傳秘方,第四味藥是貢獻人研究所加.【一犯人在執行死刑前三天供出祖傳治癌奇方】

  藥方煎法及服法:

  紅棗大粒八粒,小粒十粒(共用十八粒),白花蛇草二兩,鐵樹一葉,半枝蓮一兩,四味藥共為一劑,可煎二次,第一次煎用水量十五磅(約十五碗水即五磅水瓶三瓶水)煎煮二小時,第二次十磅(約十碗水即五磅水瓶兩瓶水)煎煮二小時,然後將煎好的藥湯倒在一起,日夜當茶服用。

  說明:

  一:該藥主治各種癌症。根據服法結果,已經治癒腸癌、肝癌、子宮癌、乳癌、胃癌,除乳癌效果較差,其他癌症服之都有良好效果,特別是腸癌,只服4至6小時即起異常效果。

  二:平時每月煎一次服食,因該藥藥性對臟腑之熱毒及痔瘡、熱咳等症,服後都確實生效且能徹底治癒。

  三:注意:半枝蓮清涼無毒,是排污草藥,服後不能飲用開水,恐其沖淡藥效。如果癌症三花(即是表面能看見爛的),可將剛生長的鮮草藥搗爛,取其渣,將渣敷於患處,取其汁用水燒熱當茶飲。此藥方不分男女老幼,服用三至四個月方能徹底痊癒,服用後大小便常常有濃血排出,這反應,毒物清除後即止,可勿驚疑。

  參考:民間治病秘方公開一、洗目仙方:

  山西太原府姓清人70歲,雙目失明,看不見19年了,偶遇一異人,傳授此方,用青皮五錢,皮硝五錢,煎水二碗,洗之無不應驗,每月每日洗三次,辰午酉時各洗一次,正月初三日,二月初一日,三月初三日,四月初九日,五月初五日,六月初六日,七月初三日,八月二十五日,九月十二日,十月十三日,十一月十四日,十二月初九日,無論男女老幼,花目翳障,風火虛眼,一切眼痛,洗之即愈,此方洗好萬餘人,江西南昌府張延之雙目不明,虔心齋戒,依期洗之一年復明。南昌廣福庵僧人,雙目不明八年,依期洗之,一年痊癒,此方千金不賣,但送有緣,傳知與人,不可受財,不可貪心,虔誠抄送,福壽雙全。若貪心隱藏不傳則損福,如有善男信女誠心印送,子孫興旺,萬事如意,出入平安。

  二、治癌症秘方:

  1.主治各類癌症,根據服方結果,已經治癒腸癌、肝癌、子宮癌、乳癌、胃癌等,其中除乳癌較差外,其他癌症服之都很好,特別是腸癌,只服四五小時,即產生特殊效果。

  2.服法:到中藥店購買半枝蓮一兩,白花蛇舌草二兩,共為一劑,用水十五碗煎六小時,日夜當茶飲,平時每一月之中,煲一次服食。因該藥方,對藏腑之熱毒及生痔瘡痾血熱咳等症服後都很效驗。本港曾有數位人士服愈。半枝蓮清涼無毒,是排污草藥,服後不能飲開水,因恐水沖淡藥汁之效能。如果癌症生花,既是表面看見爛處,可將剛生長的鮮草藥椿爛,取汁敷於癌症處。並同時取鮮草藥汁用水熱熱當茶飲,這藥方不分男女老少,愈後還得用三至四個月方能徹底痊癒,服後大小便常有膿血排出,這是正常反應,清除後即好。

  3.以上藥方,如果病人好轉,請每日唸佛感恩,並禱告將功德回向給一位被天津市車子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的犯人(姓名不詳),求佛菩薩保佑他往生淨土,因為此方是此人怕死後失傳,在被執行死刑前三天供出來的,到目前為止已治癒二百多人。

  4、骨髓炎、骨結核病(處方名:理血解毒化淤湯)

  處方:當歸5克黃芪20克射干10克丹參50克地丁10克連翹10克白芥子10克益母草50克知母10克皂角刺10克白芍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劑,連服五劑無明顯效果視為無效,有效再進十劑全煎。主人回覆:

  頭髮奇蹟變黑的秘密郝教授大度公開了此方,希望有條件的朋友試着製作:

  西紅花3克茯苓2克何首烏2克擬黑多刺蟻2克絞股藍2克黑桑葚3克黑芝麻3克枸杞子2克核桃仁2克綠茶3克

  郝教授是這樣解釋的:發為血之餘,血虛則發枯,腎虧則發白。這個方子考慮的很全面。既補氣,有補血,既補虛,有補腎。尤其西紅花是關鍵,已經證實它據有強大的抗氧化、疏通人體微循環的奇效,能很好地將血液中的營養成分輸送到血管末端的毛囊。

  用過的朋友均反映,飲用5——10天,既能迅速控制白發生成,脫發明顯減少,提神醒腦,人體免疫力提高;1——2週期左右,毛囊被充分激活,白髮逐漸從根部長出黑髮,毛囊緊固,頭髮不再脫落髮質變好,睡的香,面色紅潤,肌膚變白;3——5週期,白髮變黑法效果明顯,逐漸展露滿頭青絲,集體早衰症狀消失,皮膚緊致細嫩,皺紋,黃褐斑消失。

  評論:既然血虛發枯,腎虧發白,而腎又與其他臟腑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那麼就有一個調理體質的問題。此方缺乏全面營養的基礎,所以對一部分人可能有點用但不是大多數人或全部。醫方為糾偏之方。是不是此臟器需糾?糾的程度?其他臟腑是否要糾?糾多少?等決定了醫方是個方,最多是對一小部人有用。要想成為普方,就必需搭建一個共同的平台。這個平台就是“五穀湯液”,“五穀醪醴”。

  據悉,此方已獲國家藥監局批准,命名為烏髮養顏茶,並獲國家專利,專利號cn1258534。

  治癒了姥姥腸癌的秘方

  姥姥今年75歲,去年四月開始出現腹痛,去醫院檢查為腸癌,淋巴結轉移。在醫院做了改道手術,回家後病情越來越重,已經飲食不思,腹痛加劇,我們全家着急萬分,到處求醫問藥。在我們已經絶望的時候,得到了一位好心人給的一個秘方,吃了半個月,腹痛就消失了,堅持服用了半年,所有腸癌的症狀都消失了,飲食起居都和正常人一樣了。姥姥每天又像從前一樣,還經常給我們做飯呢。家人讓我把這個秘方公佈出來,希望能救更多的人。

  黃芪30克,西洋參10克(先煎),白朮15克,蒼朮10克,丹參10克,柴胡15克,白芍15克,牛根草20克,川楝子15克,黃連10克,地榆炭15克,槐花15克,白花蛇舌草20克,皂角刺15克,薏苡仁15克,大腹皮15克,壁虎3條。

  每日一劑,水煎服,早晚兩次服用。

  姥姥現在已不用天天服用了,只每星期服3-4服鞏固。

http://img0.ph.126.net/5giRdCkfLd7LqernjJSIyQ==/618400523850121113.jpg(网络转载)"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