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做人与写字
(2024-08-06 16:08:36)分类: 他山之石 |
小学五年级课文《“心正笔正”的柳公权》介绍了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的故事。文章介绍了做人与写字的关系,很值得一读。俗话说,字如其人。笔者的理解就是,写字与做人一样,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当然,字具有艺术性,写字就是一门技艺。学习艺术,依人的天赋而定,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艺术的巅峰。但是把字写得规规矩矩,让人能认识,这是起码的要求,或者叫写字的底线。就这一点而言,做人和写字一样都有底线。做人堂堂正正,写字规规矩矩。
如果坚持习字,日进之功的练习,虽然达不到书法家的标准,但也可以有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唐代穆宗皇帝不仅称赞柳公权的字,还向他请教书法的秘诀。这才有了后来柳公权以双关语劝诫皇帝的美谈:“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皇帝赞扬柳公权写字的“骨力”,柳公权谈论做人的“骨气”。他在做人“心正”与写字“笔正”之间,巧于联系。明着讲书法,暗里谈治国,堪称书法大家,也是劝诫高手。柳公权将做人与写字演绎的炉火纯青,使做人与写字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这其实在启示后人,做人与写字可以并行不悖,联系如此的密切,甚至成了因果关系,由于“心正”,才会“笔正”。这有些夸大了写字的作用。
目前小学教育,特别是语文教学,对写字教学很不重视。很多教师在自己当学生期间,压根也没有被认真的训练过写字。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写字教学成了最大的短板。为了应付考试,对写字教学的三个要求,只剩下一个,丢了其二。至于字形的规范,更是无暇顾及,反正也不考试,任其自我枝蔓。这样,由于训练写字技能而培养学生做人品质的各种功能都消失殆尽,完全斩断了做人与写字之间的联系。其实这是完全忽略了写字的育人功能,丢失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字如其人,实际启示我们按做人的规则去写字,按写字的规则去做人。写字如同做人,做人如同写字。按育人的标准重视写字,让做人懂规则,写字守规则,培养自己爱美、审美、追逐美好的良好情操。如此写好字,做好人,并不是非要成为书法大家。至于字写得不很好看,就说明人品不好等议论是对“字如其人”的误读。
前一篇:[转载]解读高效课堂
后一篇:教育的“可能”与“不可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