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如何去做一个称职的家长?

(2022-08-17 17:14:00)
分类: 他山之石

事例:古时候,有一个国王,非常宠爱自己的小公主。这个公主从小娇生惯养,要什么国王就给她什么。有一天,公主指着天上的月亮说要摘下它,这可难坏了国王。于是他就召集几个侍从商量:如果拿不到月亮公主一定会闹翻天,会被气坏的;如果答应她显然是不现实的的。这时有一个侍从出主意说:每到晚上用布把院子遮起来,公主看不见月亮自然就不要了。国王为了心爱的女儿不受委屈,准备采纳,这时一位侍女突然说,让我问问孩子。于是她就去问公主心中的月亮是什么样子,没想到公主笑着说;“就像一面镜子,金子做的,有树那么高。”国王吃了一惊,就让人做了一面金色的镜子送给了公主,公主就高兴地以为摘到了月亮。

这是一个关于家庭教育的故事,让我们看看国王的教养模式:先是有求必应,孩子根本不需要会做什么,只要会提要求就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单一的生活模式——索取。终于有一天提出的要求再也满足不了了,就想把孩子的眼睛蒙闭起来,以求解决问题。但是,孩子总有一天会明白看不见月亮的真实原因,这时被欺骗就是孩子最直接的感觉,她还会相信人吗?连最亲的父母都在骗自己,世上还有人可信吗?从思维模式单一到信任危机这是多么可怕的性格基础!单一意味着低能力,不信任人意味着人际关系障碍!这就是家长溺爱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相比之下,这位侍女就要务实的多,她最起码知道和孩子交流,而且启发了孩子的想象。大量的事实证明,孩子想象时是愉快的、自信的、有创造性的,她会宽容地接受符合她想象的东西,而且,一旦发现想错了就会自我纠正,而不是去埋怨别人。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一样有那么多的家长娇惯孩子。由于不能满足孩子无休止的索要而遭憎恨的父母比比皆是,有的孩子因此杀死了父母,有的以自杀来惩罚自己的父母,有的患上了心理疾病。心病猛如虎!谁能说心理问题就可以忽视,谁又能说心理疾病仅仅是挫折造成的?性格第一,教育第一,所以,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之后仍然有一定的人员素质工程。

社会的进步,物质条件的改善,许多家长采用以上国王的方式日复一日的爱着自己的孩子。人的基础性格在七八岁以前基本形成,当儿童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遇到挫折时,他的应对模式决定了他的性格方向,多次的重复应用又会使模式固定,最终影响人的一生。而上学以前也是人们最容易忽视的心理阶段,家长更注重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升学,却不知道孩子的命运更多地依赖自己忍受挫折的能力。

 作为一个家长尽量不要满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一个人从小就得有体验必要失败的经历,这样他才能忍耐和宽容,包括对待别人和自己。别人犯了错误他不挑剔,自己做错了也不自卑,仅此一点就够自己收益终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