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子绘本阅读的意义和指导策略

(2015-06-03 18:17:13)
分类: 教学论文

亲子绘本阅读的意义和指导策略

                                                              丹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陈雅典

        绘本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适合儿童阅读的读物。绘本将图和文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它所具有的直观性、形象性、美观性,符合儿童审美需要和心理特点,尤其是好的优秀的绘本给人的感动和愉悦是长久的,也容易为不同地域、不同语言、不同年龄的人所接受,几乎没有文化差异的障碍。在长期阅读中,绘本阅读不但能够有效地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同时还能够促进儿童和谐发展,对儿童思维、语言、情感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是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优秀载体。

一、亲子绘本阅读的意义

1、亲子绘本阅读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增加亲子感情。

美国教育家杰姆·特来里斯一生致力于幼儿智力开发,他提倡父母孩子每天朗读20分钟。[1]如果每天能亲子绘本阅读20分钟。孩子想读书的念头就会伴随父母娓娓动听、抑扬顿挫的朗读声油然而生。如果父母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下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就会与日俱增。同时,父母将孩子搂在怀里亲子阅读,也增加了亲子感情。

2、睡前亲子阅读能有效开发孩子的感知记忆潜能。

如果您能坚持在睡前亲子阅读绘本,让孩子在一段时间里听同一篇绘本入眠,不仅会给孩子带来快乐与满足,而且一段时间后,您将惊奇地发现:孩子已会轻松自如、流畅、完整地背诵或复述这一作品了。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后摄干扰现象(后学材料干扰先学材料)。心理实验表明:默诵后的睡眠有利记忆,可增加记忆牢度,减少遗忘量。

幼儿期的孩子对书已经很有自己的喜好了,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可以百听不厌。如:思思妈妈和思思读《不一样的卡梅拉》,思思妈妈把“姨妈”读成了“妈妈”,思思马上拍拍妈妈说:“妈妈,你读错了,应该是姨妈,你怎么读成妈妈啦?”原来她已经都背下来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同样的书,大人有时候会觉得有点烦,但不断重复可以让孩子加深对语言的印象,有利于学习语言,熟悉这些故事后,他会在听的时候感到舒适、安全和自信,因为他已经很了解这个故事了。所以对于孩子熟悉的故事,家长说前半段让孩子自己接后半段,让孩子也有表现的机会。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喜欢重复故事。

3、亲子绘本阅读能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有83%是来自视觉的,而图像相对于文字或其他抽象符号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它能优先唤起人们视觉神经的感知,并保持长时间的记忆。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的思维发展阶段的划分,在2~7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绘本是以“图”为主,它直观生动,贴近生活,所传递的信息使幼儿比较容易理解,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愿说、想说、敢说的语言氛围。同时,绘本画面中的内容、故事发展的线索、画面的连贯等,促进了幼儿描述性表达、想象讲述、连贯讲述等语言能力的提高。

4、亲子绘本阅读能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在欣赏绘本的过程中,通过欣赏画面、观察细节、寻找线索、推理情节、表演表现等形式,让孩子与大师对话,激发孩子爱上阅读,同时还培养了孩子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感、观察想象、生动连贯讲述的能力。它打破了时空界限,提升儿童阅读品位,对儿童终生学习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绘本画面精美,富有内涵,能给孩子美的熏陶。目前绘本中的图画部分,多数都是世界上知名插画家的作品,他们运用各种手法,或水彩,或剪贴,营造故事情节,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享受文学,也感染到美学。好的绘本,不仅绘画精美,构图、色彩也能使阅读者在视觉上引起愉悦,而且每张图画都有丰富的内涵,图与图之间能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绘本阅读在把孩子带入美好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孩子的情感受到陶冶,艺术审美能力不断发展,而这种能力的提升绝不是单单凭借文字阅读所能替代的。

绘本还能激活孩子的观察想象,有利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绘本故事横跨国界,穿越各种文化背景,透过文字与画面,孩子得以进入不同的世界,让创造力无限扩大。绘本里还会预留给孩子许多想象的空间,让孩子根据绘本的整体意境,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联想,设计书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画面中的一些细枝末节也会让孩子产生丰富的联想,对故事进行自我扩充、延伸。如绘本《小凯的家不一样了》,可以让孩子尽可能去想象,沙发变成了大猩猩,车轮变成了红苹果,踢了一脚球竟然变成了蛋,一只仙鹤从蛋壳中飞出......

二、亲子绘本阅读的指导策略

家长用生动的语音和语调亲子阅读绘本后,可以创设条件,让孩子多途径地表演、表现、迁移运用绘本。家长可创设情境,让孩子自由选择表现的途径。

1、讲一讲

可以让孩子有美感地朗诵绘本,并辅之以身体动作,也可以让孩子声情并茂地讲述绘本故事,使孩子在这些活动中进一步感受绘本作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如:《我爸爸》,可以讲讲绘本中爸爸的事情,也可以联系实际讲一讲自己爸爸有什么爱好和本领。

2、画一画

可以让孩子用画画来表现作品内容,把语言转换为视觉形象。画好后再用语言描述画面,把视觉形象再转换为语言,这有助于开发双脑功能,促进孩子左右脑协调发展。如:读完《花格子大象艾玛》后,可以让孩子来画画装饰大象,画好后可以让孩子说说你装饰的大象美在哪里。

3、演一演

可以让孩子表演绘本故事,指导孩子自己动手布置场景、制作道具、选择角色,培养孩子的表演能力和动手能力。如:在读《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后,家长和孩子分工谁来演大灰狼,谁来演猪大哥、猪二哥和猪小弟。孩子最喜欢演大灰狼,他会鼓起腮帮子吹倒我们(扮演小猪)的房子,然后到处来抓爸爸和妈妈,这时候还可以配合小朋友最喜欢的躲猫猫的游戏,让孩子来找,读书加游戏其乐无穷。

4、编一编

可以让孩子猜想绘本故事内容或续编、创编故事,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看完《母鸡萝丝去散步》的绘本封面后,可让孩子猜想:母鸡萝丝和狐狸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故事讲完后还可以让孩子续编母鸡萝丝和狐狸发生的故事。

5、学一学

可以倡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绘本中学到的优美的词句,鼓励孩子以绘本中优秀形象为榜样,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如;听完《蛤蟆爷爷的秘诀》后,让孩子学习蛤蟆和蛤蟆爷爷的勇敢和机智。《苏菲生气了》可以让孩子说说怎样宣泄自己生气的不良情绪。

6、做一做

家长和孩子可以运用绘画、剪贴、照片和文字等综合形式一起自制绘本,促进孩子的思维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促进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绘画能力。如:参观世博会后可亲子自制绘本,《XX游世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