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下我在澳大利亚的孕产经
(2010-08-02 08:37:07)
标签:
孕检产科医生b超专科医生澳币澳大利亚健康 |
分类: 女性健康 |
[晒产经] 分享一下我在澳大利亚的孕产经 – 1. 孕检
我准备生第二个宝宝了(预期19/08/10),现已待产在家,到“晒产经”上看了很多国内同胞们的产经,我也来聊聊澳大利亚的孕产经。 澳大利亚生孩,分两种,一种是全公费支付,准妈妈从孕检到生产都在公立医院,费用全免,但孕检大多由助产士来完成,如果有不正常,会转到产科医生,但不保证每次孕检是同一个医生或同一个助产士,生产在公立医院条件应该不错,但接生的医生是当天的值班医生,可能从没见过产妇。另一种是私立医院生产,全额费用是自费,价格不菲,但服务上乘,医院环境一流,准妈妈从孕检到生产都由产科专科医生负责(医生由准妈妈自己选),如果购买了私人医疗保险而且险种里有报销私立医院生产费用的,保险公司会支付生产的私立医院费用(澳币大约1万到1万5),准妈妈只要付产科医生的全额费用(澳币2千5到3千),所以,大都是上了私人医疗保险的准妈妈们选择在私立医院生产。本人的首次生产经历是11年前(在国内),当时是年轻力壮,现在是高龄产妇,在备孕时已买好了医疗保险,决心要好好疼爱自己一会,走私立医院路线:人生能有几回“生”?我也就是俩回,第一回稀里糊涂地过来了,这第二回,也是最后一回,不好好享受享受,也太对不起自己了吧。 怀孕8周时,看了普通医生,并请他写推见信让我可以看产科专科医生。澳大利亚看医生很死板,一般只看普通医生(也称家庭医生),如普通医生认为治不好你,才写信转你到专科医生,专科医生不接诊如果你没有普通医生的推荐信。我被告知方圆几百里之内,只有8位执业产科医生,能不能找到一个收诊我的,要看我的运气了。结果,6个医生已全约满(8月生产的人真多呀),第7个医生终于可以接我,第八个医生正在度假,没回复,所以,我幸运地选到了我的产科医生(第7个)。我很好奇,印象中产科医生收入应该很高,为什么这么少呢?我的普通医生解释说:澳大利亚产科医生职业风险很大,随时都有可能会被告,如接生时不慎伤到宝宝,妈妈爸爸们就把医生告上法庭,通常要赔偿很多钱,医生自己是赔不起的,只能靠职业保险来赔,保险公私会把保险费定得很高,所以,产科医生的收入要刨很大一部分去交职业保险费,如果真的不幸被告了,明年的保险费还会成倍上升,久而久之,很多妇产科医生都退出产科,转为妇科,留下来做产科的医生,真的可以说是“大浪淘剩的真金呀!” 怀孕第12周,终于和我的“真金”见面了。一个看上去40末50初的男人,说话动作非常干练,麻利,不麻利不行呀,找他看诊的准妈妈一个排着一个,平均15到20分钟他要看完一个孕妇,时间真的是金钱。他给我做了一个超因波,我只看到荧屏上宝宝很小的,模模糊糊,然后开了验血单,蒙古症b超检查单等等,我要分类去检查,所有检验结果都会汇总到他那里,然后他会告诉我如何如何。澳大利亚和中国很不一样:验血,x光,b超等等都自立门户,不象国内,在医院里什么都齐了。当然澳大利亚的医院也有这些设备,只是只供住院病人检验罢了。我跑了好几处地方,终于把该验的都验好了,我的医生在第16周(第二次孕检)时告诉我,一切都正常,到20周要做一次胎儿结构性b超 36周以前,每四周做一次孕检,医生听胎儿心音,量我的血压,量肚子尺寸,检尿样,抽筋了就开补钙药,缺铁了就开补铁药,烧心了就开烧心药,水来土掩,兵来将挡,一路过来,无惊无险,真是上帝保佑,各路神仙庇护了。我一直在上班,每天过得充实而忙碌,在公司上班时忙得呀,都忘了自己是个孕妇。直到36周,决定在家待产了,孕检也变为每周一次。对比两次怀孕,两次都挺顺利的,第一次时我全身发胖,还长了老多的孕娠纹,生完了之后花了老长一段时间修身。这一回,只长肚子,体重没有超标,每天坚持涂去纹膏,肚皮不象上次那么花了。 好了,孕检记就记这么多了,下会我要分享以下我参加的产前学习班(由我生产的私家医院办的)以及医院的产房,产后房的各种设备以及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