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包养宠物的第N种危险

(2010-05-14 12:48:23)
标签:

狂犬病病毒

体癣

鹦鹉热

隐球菌

健康

分类: 健康快讯
人类的很多疾病都来源于动物,例如被称为“世纪瘟疫”的艾滋病就是其中之一。目前世界上约有200多种动物传染病和150多种寄生虫病,其中至少有200种以上可以传染给人类(被我们称为人畜共患病),其传播途径包括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接触等。有些不明原因的发热、腹泻等也可能是人畜共患疾病。由此可见,动物传染给人的疾病,不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也会造成社会性灾难。总体来说,动物流感的易感人群主要是经常接触家畜、家禽的人,包括兽医、养殖场和屠宰场的工人、动物类食品提炼厂的工人等。

沙门氏菌及寄生虫入体 或会感染致命疾病

      对于儿童模仿电影情节亲吻青蛙后感染沙门氏菌,我希望父母能够引以为戒,从各方面对年幼的子女加以关心,在陪同他们看电影或其他节目的同时告诉孩子,要将电影与现实分清楚

      青蛙的皮肤上带有大量致病菌,同时青蛙也是不少寄生虫和变形虫的宿主,亲吻青蛙随时可能感染致命疾病。例如沙门氏菌会引发肠胃炎和肠热病,除呕吐发烧等症状外,更会引起心肌炎、心膜炎和脑膜炎等致命疾病;变形虫则有可能引发肝脏灌脓或眼膜炎。如果儿童吞下虫卵,幼虫有机会在肠道孵化,再进入血管和大脑,可致人抽搐及昏迷。寄生虫入脑后可能事隔数月才发病,难以追查病源,奉劝家长和饲养青蛙的人士切勿让儿童接触青蛙。

家养宠物也会引起皮肤病

      目前家庭饲养猫、狗等小动物的情况越来越多,如果卫生状况不好,宠物身上寄生的真菌、寄生虫都有可能导致孩子发生一些皮肤病。最常见的皮肤病包括体癣,俗称“钱癣”或“猫癣”,真菌感染主要发生于头部有头发部位。体癣是由致病性真菌所引起的浅表性皮肤感染,引起儿童体癣的真菌主要是犬小孢子菌和须癣毛癣菌,这两种真菌常寄生在动物身上,尤其是猫和狗的身上。因此,接触了患癣病的猫狗,最常见的表现是小动物身上长疙瘩,成撮儿地掉毛,就很容易患体癣。体癣表现为皮肤局部发红、出现小红疙瘩,有时在小红疙瘩上还有针头大小的小水疱或小脓包,形成一个圆形的环,表面有脱皮。当几块体癣同时发生时,可互相融合重叠,有时甚至泛发全身。接触了患癣病的小动物,儿童还容易患头癣(头皮毛发部位的真菌感染),表现为头皮出现成片的小疙瘩,有白色脱屑、断发,头发轻轻一拔就脱落,且没有疼痛感。如果不治疗,头皮脱发会越来越多,面积也越来越大。

养猫要防弓形虫病 “猫抓病”

      猫体内易有弓形虫寄生,人被传染后,可有发烧、全身无力、眼结膜炎、肌肉酸痛、关节痛、淋巴肿大等症状,女性在怀孕时得病,则会祸及胎儿,导致婴儿发育异常,出现脑积水、小头畸形、小眼球、意识或运动障碍等。猫还可引起“猫抓病”,表现为人被猫或狗抓伤或咬伤后,1-2周内在抓(咬)伤的部位附近会出现不痛丘疹,会出现淋巴结肿大且部分化脓。

 

 

养观赏鸟需防“鹦鹉热”

 

      鹦鹉身上一种叫衣原体的病原体,主要随鹦鹉的鼻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可经人体破损的皮肤、口腔、鼻腔等途径进入人体患上“鹦鹉热”后,除持续发热外,还会出现剧烈的头痛、咳嗽和带血痰、食欲减退、呕吐、关节痛等,严重者还会出现呼吸困难、昏迷。另外,许多观赏鸟类如金丝鸟、相思鸟、红雀、百灵鸟等,甚至有的家禽如鸡、鸭等也会传播“鹦鹉热”。

养鸽要当心呼吸道感染

      鸽子身上带有不少危害人体的真菌,如新型隐球菌等。当人与鸽子密切接触后,新型隐球菌便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在肺部引起炎症,故病人有发热、咳嗽、吐痰、胸痛等症状及气喘等表现,对因接触鸽子而以咳嗽、气急等开始的病症,医生称之为“饲鸽者肺炎”。如果隐球菌引起脑膜炎则会酿成更严重的后果。

养狗要防狂犬病 寄生虫病

      狗身上的狂犬病毒可通过狗对人的咬、舔、抓伤而侵入人体内,其潜伏期可长可短,病情发作后死亡率几乎可达100%,所以凡被狗咬伤后均应及时清洗创口和注射狂犬疫苗。狗还会传播多种寄生虫病,如包虫病,它由大绕虫(细粒棘球绦虫)引起,病狗将含有虫卵的粪便排出体外沾染在毛上,同狗密切接触的人会因此发病。包虫囊肿多发生在肝脏,还可见于肺、脑等部位,此病缺乏特效药物,需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被“正常”的狗咬伤 也可能得狂犬病

      狂犬病病毒的主要储存宿主是野生动物,但人类感染的狂犬病病毒主要由犬、猫携带和传播。貌似健康的犬也会携带病毒传播狂犬病。上海曾对犬类携带狂犬病病毒的情况进行过检查,发现受检犬中有40%无症状的狂犬病病毒携带犬。广东省曾用免疫荧光方法进行过健康犬携带狂犬病病毒调查,结果阳性率为17%。江苏省武进市曾报道,在致人狂犬病的39只犬中,无症状的“正常”犬为33只,其中幼犬占41%。可见,看似正常的犬和幼犬都有可能携带狂犬病病毒。需要提醒的是,狂犬病病毒对于犬类来说是低致病性病原体,而对于人来说,则是高致病性的病毒。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犬隐蔽性强,不易被人注意,但它咬人后可以致人发病死亡,但犬却存活如常。

狂犬病,有时只需“舔一口”

      人宠之间的逗弄和戏耍招致宠物伤及人身,是由宠物传染狂犬病毒的主因,有时候,根本不需要小狗真的咬你一口才会感染狂犬病,也许仅仅是舔了你一口,你都需要想到注射狂犬病疫苗,因为其病发于所携带病毒宠物的唾液与受攻击者的血液发生感染。宠物犬虽然不会主动攻击人,但切不可逗、惹宠物。如果不幸被咬伤出血,一定要彻底清洗伤口,并迅速到免疫门诊注射狂犬疫苗,切不可掉以轻心,因为狂犬病毒的潜伏期很长,从几个月甚至更长,其病死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除了致命的狂犬病,人们易患的皮肤病、布氏杆菌病、弓形虫病、胃肠道疾病、鹦鹉热以及生殖系统疾病都可能是每天和我们亲热的小猫小狗小鸟而引起的。

      其实人类从过去很多年到现在,而且一直持续到将来,可能面临的主要威胁都是人和动物都能够感染的一些病原体。人和动物共患的疾病,以某些动物作为储存病原体的中间宿主,这样的疾病是不可能用人工手段消除的,给人类带来威胁,给我们带来了挑战。的病毒是通过动物咬伤人类来传播的,那么我们就要去避免、甚至杜绝被带病毒的动物咬伤。狂犬病、乙型脑炎这一类的疾病都是跟动物有关系的,我们知道它的流行规律是什么、它的传播机制是什么,我们就能及时把消息告诉大家;越是了解它,我们就越能掌握这个病对我们构成的威胁,就更容易防控。我们疾控系统除了防控、监测等工作外,也有责任向公众传播更多的知识,因为当大家都了解某种疾病的时候,我们防范起来就非常有针对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