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三八妇女节都会引发社会对妇女健康的关注,今年也不例外。就在妇女节前夕,有家媒体请妇科专家谈妇科肿瘤的防治,题目叫《防宫颈癌疫苗三年内可接种》。报道中引用某妇科专家的说法:“目前医学界已经明确人乳头瘤病毒(英文缩写HPV)持续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病因,而主要的感染途径就是性接触,该专家还表示,性生活年龄越早,性伴侣越多,发生宫颈癌的风险越大。”
据了解,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在妇科各类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全国每年新发宫颈癌10万例,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发病率如此之高的宫颈癌自然会引起广大成年女性的重视,也会引发她们的担心,她们最关心的往往是女性怎么就会患上宫颈癌了。妇科专家的说法常常是广大妇女判断病情的依据,那么,上面那位妇科专家关于宫颈癌发病的说法是否真实可信呢?按照那位妇科专家的提法进行推断,宫颈癌发病率最高的人群应当是那些为男性提供性服务的女性,而宫颈癌发病率最低的人群应当是没有性生活的女性。然而,现实生活中患病女性的情况并非如此,为男性提供性服务的女性未必宫颈癌发病率就高,没有性生活的女性也有一些患上宫颈癌的。如果“性伴侣越多,发生宫颈癌的风险越大”的话,那将很容易让社会对患有宫颈癌的妇女产生一种误解,误以为宫颈癌患者肯定有较多性伙伴,生活放荡,这样必然会引发社会对宫颈癌患者的歧视,而社会对宫颈癌患者的歧视反过来又会对宫颈癌患者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
那位妇科专家关于宫颈癌发病原因的说法与其潜台词不无关系。她将宫颈癌发病过程简单归结为频繁而多方性接触,引发病毒感染,感染引起宫颈癌,在这一发病过程中,既然病毒感染是关键,那就针对病毒做文章,而药商们已经研制生产出的抗病毒的疫苗了,防治宫颈癌就要顺理成章地大力应用疫苗。很多医学专家就是这样成为疫苗制造商的推销员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