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命)镈铭文拓片三纸,只拓了铭文部分,亦是沈迈士先生身后物。纸极薄,不知是连史还是扎花,因为确是小有年份,加之保存不当,有无妨小损。
(素命),音líng,人名用字。(素命)镈,春秋时齐国器,约为齐昭公或懿公之时,传1870年山西荣河县后土祠旁出土。又名齐子中姜镈、齐侯镈、子仲姜镈、齐镈。有铭文18行174字,重文2,合文1。器高67厘米,舞纵30.5厘米,横37.5厘米,鼓间34.6厘米,铣间44厘米。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http://s11/middle/63e572afhb4359004f80a&690
镈为古代乐器,最早见于商代晚期,西周、东周时期流行。镈是钟类器中的“巨人”。形似钟而口线平,器形巨大,有钮可悬挂,连撞击发出声音。按史籍记载,它声如大钟洪亮悠扬,是用来指挥乐队,控制整体节奏的乐器。
(素命)镈器身高大,呈上小下大的合瓦状。镂空扁钮作变形龙吞噬翼兽状,翼兽上半身已被吞入龙口中,仅留长尾、后肢及生于股际的两短翼在外;器身两面有微凸螺状枚三十六个,篆间、鼓部均饰云雷纹。
http://s7/middle/63e572afhb435926d06b6&690
器身铸铭十八行,铭文大意为鲍叔之孙(素命)铸造这件乐器,用来祈求齐国国运昌盛,福泽万年。同时,(素命)用此器享祀追思自己的曾祖父、曾祖母、祖父、祖母以及自己的父母,祈求先祖保佑鲍氏子弟健康长寿,同时,他表示会严格约束鲍氏子弟的行为规范以求子孙永享富贵。(素命)还追述了自己的祖父鲍叔有功于齐,齐侯赐予鲍叔封邑与人民,并以此勉励自己奋发努力。铭文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这件器物的铸造者(素命)是齐国历史上著名的伯乐鲍叔牙的孙子。鲍叔牙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大夫,是齐桓公登大位前最得力的辅佐,他一生最著名的功绩是向齐桓公推荐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改革家管仲,从而使齐国一跃成为天下第一强国,齐桓公也因此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此镈拓片2004年嘉德秋拍有一清代拓本,内有邹寿祺、李慈铭、潘祖荫、董文灿题跋。
http://s13/middle/63e572afhb445057828dc&690
这套拓片已转给朋友,尊其嘱删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