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C.S.路易斯(1898-1963)根据其二战期间(1941-1944)在英国广播公司系列演讲报告,于1952年重新结集而出版。
C.S.路易斯是威尔士裔的英国著名作家和护教家,他出生于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但长年居住在英格兰,长期任教于剑桥大学担任中世纪与文艺复兴英语学教授。著名的作品包括:《纳尼亚传奇》---
(The Chronicles of Narnia)和本书《返璞归真》---(Mere Christianity)。
二战期间,欧洲每个时刻都充满了残暴血腥,为了从宗教的角度给教徒们宽慰和精神支撑,英国广播公司邀请路易斯以广播方式向教徒传达基督教的真义,理解善与恶为什么都会存在!
http://s13/mw690/63e4bc2dtccc4f64dd86c&690《返璞归真》之一" TITLE="C.S.路易斯 《返璞归真》之一" />
和一般传教作品不一样的是,路易斯阐述的教义非常注重逻辑,并用浅显的道德来解释上帝存在的依据。下面就简单做一转述:(以下文字大部分为摘录,也有小部分自己的评论。)
1、任何人(包括大小团体,比如国家)都会发生争吵。实际上争吵的双方或各方似乎都认同有某种公道、正当的行为(我们称之为道德法则---是非律),否则人就会像动物一样去打斗,而不是在人类的意义上去争吵;
假如双方或各方对是非没有某种共识,只极力表明对方错了就变成毫无意义(就像发生在所有家庭里的夫妻之间的争吵,很多事情争不出对错,从这点来说,夫妻之间的争吵也就变得毫无意义)。正如足球比赛,如果没有共同认可的比赛规则,指责一个球员犯规就毫无意义一样。
2、人每时每刻都必须服从几套不同的自然规则(比如:万有引力定律、生物生长规律、人性法则(是非观)等等),但唯有一套规则(人性法则)他可以随意违背。
真正的是非是确实存在的,对美好、善良的认识人类是相通的。人们知道应该以某种方式去行动,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或者所有时候都去那样做。人知道自然法则,却又违背自然法则,因而有了战争、种族屠杀、犯罪等等。
3、 是非律(即道德法则)本身不是一种本能,它通过指导本能创造一种旋律,这种旋律我们称之为善或正确的行为。
这个是非律(道德律)不像1+1=2,或者靠右行靠左行这类人类自己创造的规则,它和数学等知识一样不由人创造(知识可以通过老师或长辈传授,但这个东西不依赖于人的传授始终客观存在着),但人人都知道应该服从这个律。
但是这个人人都知道要服从的律却无法从外部研究中去证明出它到底在哪里?(其实宇宙也是如此!)
上帝就是如此!一种人人都知道,但却无法发现的事实!
以上说明“上帝”存在的正确性!
针对上帝既然存在,为什么还会容忍这么多“恶”的东西存在?路易斯继续开导“我们”说:
4、 世界从来就不简单,其间也存在很多恶的,从表面看毫无意义的东西。这可以有两种解释:
(1)基督教的观点:这是一个善的世界,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偏离了正道,但是还记得自己应有的样子。(《上帝的残屑》在某种角度有趣地解释了为什么这个世界很多东西偏离了正道,但似乎有点儿戏。《上帝的残屑》解释说,上帝知道自己是万能的,但如何来证明自己是万能的呢?上帝最后选择将自己炸成无数碎片,然后再一点点把自己重组回来。我们现在经历的很多罪恶和不幸正好说明自己只是上帝的某块残屑,正处于上帝的自我重组过程)。
(2)二元论观点:任何一个事物背后都有两种相互独立、势均力敌的力量:好与坏,善与恶
......这两种力量在永无休止的争斗,宇宙就是战场。(从量子物理角度来说,这也被验证了。拿最基本粒子来说,有上夸克也有下夸克,有正电子也有负电子)
善与恶是互相独立的,谁也没有创造谁,谁也不比谁更有权力称自己为上帝。但为什么在人类的心中都喜欢“善”而害怕“恶”,这就表明在“善”与“恶”的背后又增加了一种“规则”,而这种规则就是“上帝”!
“善”是一种和上帝处于正向关系的力量;
“恶”是一种和上帝处于反向关系的力量。
人之所以为恶,是因为可以从施恶中获得感官上的快乐、金钱、权力,或者安全感。快乐、金钱、权力、安全感本身是好东西,只是用了错误的方式去获得才会成为恶。恶只是变坏的善!
要想行恶,他首先一定是先渴望善的东西,然后以一种错误的方式去追求,去获得。他必须先有好的冲动,然后才能变坏。如果他是恶的,他既不会有善的东西去渴望,也不会有好的冲动去变坏,这两样都必须来自善的力量。
果真如此,他就不是独立的存在。他属于善的力量的世界,要么由善的力量创造,要么由超出善、恶力量之上的某种力量创造。
基督教并不接受二元论。基督教认为:魔鬼是堕落的天使。“恶”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力量,只是“善”的一个寄生物。
基督教也认为,这个世界处于“战争”状态,但这并不是两种独立力量的战争,而是一场内战,一场反叛(“恶”势力从“善”世界中反叛出来)。---
“我们生活在一个叛军占领的宇宙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