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香如故 - 浙百私相簿(三)
标签:
越剧浙江小百花香港董柯梯方雪雯茅威涛何英夏赛丽何赛飞陈辉玲 |
分类: 杂文 |
远古的回忆总是美好的。
某位朋友曾说,当少年时,几个月已是半生半生,一刹那的记忆化成了永恒,长大后,历练多了,几年也就变得像是一天,一切也变得模糊不堪。往日浙百的每一个片段在我心里留下了不灭的烙印,有些人与事如过眼云烟,有些忘不了便是忘不了,只是当时巳惘然。
http://s1/bmiddle/63e35905g9abcd60de4f0&690-
http://s2/bmiddle/63e35905g9abcd69812d1&690-
http://s3/bmiddle/63e35905g9abcd71c2022&690-
八六年折子戏演出后謝幕,可一不可再的陣容。
http://s16/bmiddle/63e35905g9abcd7d9c10f&690-
晚会上的雪雯与洪瑛,表演了《相思曲》其中一節 (摄于八六年)
http://s3/bmiddle/63e35905g9abcd89ef2f2&690-
茅茅第一回在香港演出何文秀 (摄于八三年)
http://s5/bmiddle/63e35905g9abcee58a834&690-
舞台上没有任何布置,只有一个书僮,一个欢喜若狂的书生和一把扇子,在短短的十分钟內,观眾和他们走遍了万水千山,去尋訪意中人,这就是戏曲寫意性的魅力所在。(《回十八》摄于八六年)
雪雯的全本《梁祝》,据闻曾在遥远的法国演出过。現在坊間流傳九十年代浙百全本梁祝的版本,是高女士的梁兄。我无言以对。
http://s9/bmiddle/63e35905g9abceee8d098&690-
董柯梯,越剧界不可多得的老生(《三弟审兄》摄于八六年演出后)
http://s9/bmiddle/63e35905g9abcef62d4e8&690-
雪雯的梁兄,茅茅的何文秀和董柯梯的刘彦昌,经典中的经典。(摄于八六年折子戏演出后)
拿掉了鬍子的董柯梯,俊美得令人惊艳。
http://s15/bmiddle/63e35905g9abcf186856e&690-
唱做俱佳的吳海丽(《長樂宫》- 摄于八六年)
http://s8/bmiddle/63e35905g9abcf36a6097&690-
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令人惊艳的陈辉玲,又怎能想到一轉身,她能化身為恶丫頭夏蓮。
http://s8/bmiddle/63e35905g9abcf3f93a97&690-
洪瑛在舞台上也曾經塑造过青春少艾的形象。(《相思曲》摄于八六年)
http://s15/bmiddle/63e35905g9abcf58986fe&690-
华丽的長樂宫(摄于八六年)
http://s3/bmiddle/63e35905g9abcf60e0832&690-
《唐伯虎落第》是我十分钟爱的一部戏,个人認為,舞台版远勝电影版。
詩中情,畫中缘,成全了一对桃花坞里的神仙眷侣,印證了人生千金易得,知己難求。像《唐伯虎落第》这样美的本子,現在那里去找?
http://s1/bmiddle/63e35905g9abcf6b8a540&690-
今宵明月照誰家,嬌美的颜佳(《红丝错》- 摄于九零年)
http://s8/bmiddle/63e35905g9abcf752b137&690-
一对可爱的龍套(《唐伯虎落第》摄于八六年演出后)
http://s6/bmiddle/63e35905g9abcf8b14e85&690-
红絲错香港演出后謝幕,请留意前排中间的兩位美人兒(摄于九零年)
http://s10/bmiddle/63e35905g9abcfbc9aa69&690-
淒美的唐琬和小鸿(《陆游与唐琬》摄于九零年)
http://s15/bmiddle/63e35905g9abcfc5d51be&690-
颜佳和江瑤不愧被稱為舞台上的金童玉女。
http://s4/bmiddle/63e35905g9abcfcd76613&690-
第一回看茅茅的《陸游》是在九零年,她动人的演出令我看後心情久久不能平復,後來里面的每一个唱段我几乎都能郎郎上口。(《陆游与唐琬》摄于九零年)
http://s3/bmiddle/63e35905g9abcfd5e78d2&690-
離开浙百和越剧,对雪雯而言,是另一片的海阔天空,但对喜爱她的观眾來說,卻是一个无可彌補的遗憾。
http://s9/bmiddle/63e35905g9abcfe3c6b38&690-
大观园剧组与浙百全体演员谢幕,仔细看,你会发现很多张熟悉的面孔。(摄于八六年)
http://s16/bmiddle/63e35905g9abd00d977cf&690-
http://s2/bmiddle/63e35905g9abd01446991&690-
风流灵巧的赛丽,一曲“风送渡口二更鼓” 令人陶醉不已。(《三弟审兄》摄于八六年)
http://s12/bmiddle/63e35905g9abd01e055eb&690-
依群在《陆游与唐琬》中的另一造型。(摄于九一年)
http://s1/bmiddle/63e35905g75dfb3b147e0&690-
引用柳闻鶯老師的一句話,当年繁花似锦的浙百啊……曾經一度的流派纷呈,我只能夠想到用“风华絶代” 这四字去形容(《五女拜寿》-
摄于九零年)
左首的那位應該是應惠珠,有朋友听过她的故事吗? 为甚么怀才绝色多遭妒,为甚么厄运偏临女儿身?
http://s14/bmiddle/63e35905g9abd055e643d&690-
这一张茅茅的唐寅,怎一个帅字了得? (《唐伯虎落第》摄于八六年)
http://s5/bmiddle/63e35905g9abd0636e294&690-
雪雯与何英的便装照(摄于八六年)
何英台上台下,皆予人不食人间煙火之感, 她集钗黛氣質于一身,这样的演員,对不起,我真的再没有找到第二位。
http://s10/bmiddle/63e35905g9abd06d2b6a9&690-
美丽的沈九娘,山水有情下得遇知音,她的一句“人生何处不相逢” 赢得了唐寅的“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伯虎落第》摄于八六年)
http://s5/bmiddle/63e35905g9abd076b4ae4&690-
我討厭电聲越剧,但这一张《电聲梁祝》是例外,當然是因為何英的缘故。除了磁带外,我当年还珍藏了这个彔音的CD。後来这张CD讓我認識了一位与我有同样爱好的好友。
(《电聲梁祝》八七年出版)
http://s3/bmiddle/63e35905g9abd07f4b3e2&690-
浙百曾是香港最受欢迎的越剧表演团体 (浙百表演后离港- 摄于八六年)
http://s11/bmiddle/63e35905g9abd08a3852a&690-
五女拜壽謝幕 (攝于零五年团庆演出)
何日再聚首?人生这回事,誰又能説得準?你方唱罷我登場,太多的未知,太多的可能……在某个交错点,我们期待再次遇上。
后记
圣經里的傳道书这样說到,哭有时,笑有时;哀恸有时,跳舞有时;抛掷石头有时,堆聚石头有时;怀抱有时,不怀抱有时;寻找有时,失落有时……遇上,邂逅,相聚,分離,人生很多事情其實不用太介懷,因為所有事物都有灰飛煙滅的一天,最后遗留下的也許只有那一縷餘香,萦繞不散。
P.S. 刚在围脖上看到雪雯的最新照片,她,美丽依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