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猫的生活习性》文献综述
(2009-12-29 21:56:56)
标签:
杂谈 |
摘要:猫是现代家庭生活中备受青睐的宠物之一,深受大多数人的喜爱。本文通过翻阅部分文献和通过网络查找资料,从猫的祖先、猫表达感情的方式以及猫的其他一些生活习性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猫
一:猫的祖先是谁
在现代家庭生活中倍受青睐的猫咪在动物学分类上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猫科动物。和其他驯养家畜一样,家猫也是野生猫在人类的长期喂养驯化后演变而来的。它的祖先是一种已灭绝很久的动物——古猫兽,一种生活在树上的小动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约1万年以前,从这种古猫兽中演变出与今天的猫更为类似的动物,人们称之为恐齿猫。这种动物无论在地面上还是在树上,动作都相当机敏。这种恐齿猫就是野猫较接近的祖先了。
作为家养动物,猫的出现要比狗晚一些。狗约在2万~5万年以前就已经进入人类的生活了,而猫则是在大约5000年左右才姗姗进入人类生活。那时候古埃及、西亚等国等地就有了驯养的猫。尼罗河畔的古埃及和底比斯城中寺庙遗址的壁画及书稿中均可找到家猫的“行踪”。
二:猫是一种极为恋家的动物
俗话说:“猫恋家,狗恋人”。野生猫天生就喜欢独来独往、浪迹天涯、孤独而自在地活动的性格很大程度地被家猫继承了。此外,猫警戒心强,在家养一段时间后,对自己所住及其周围环境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领地范围的观念。再者就是猫天资聪颖,认家本领特别强。所以,猫是一种对旧家有很强烈执着感情的动物。曾有人报道,主人将猫丢失在离家大约70公里的地方,16小时后,这只猫又重新回到家里。最令人惊奇的是发生在美国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只猫在历尽千辛万苦,花了长达5个月之久的时间,历程3200公里路程,带着满身的伤痕找到了主人的家。由于猫有这种恋家的特性,因此主人迁居以后,最好把猫关上4~5天,防止猫逃走。猫要等到清楚地意识到这种新地方是自己的家时,才会开始安心定居下来。这时才可以把猫放出去。
一般说来,刚迁到新居、换了环境后,对小猫原来的猫窝、便盆、食器等不要马上更换;即使非换不可,也最好过了一段时间等小猫对新家熟悉了、安心下来后再更换新的。在新居里,要尽量按小猫原来的习惯放置猫窝,避免一下子变化太大。便盆里最好留一些上次尿湿的铺垫物,譬如沙土、木屑、炉灰等,使小猫能嗅到原来的气味。平时猫经常玩的玩具也最好保留好。这样就能促使猫很快地适应新家的生活。
三:猫表达感情的两种方式
人有七情六欲,猫也不例外。它们也一样有自己的感情,有着自己表达感情的一套独特的方式。猫常用自己的身体、鸣叫来表达它的喜、怒、哀、乐。因此,只有认真观察猫的各种现象才能较好地理解猫感情和猫语言,才能与猫互通交流。猫的身体特别具有表现力的是尾巴、眼睛、耳朵、嘴、脚等。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一:尾巴像旗杆一样笔直直立起来,是满足、安全、得意的表现。二:尾巴来回抽动,是愤怒、向猎物猛扑前的表现。三:尾巴有气无力向下耷拉时,是生病、悲伤、不安、警戒、害怕的表现。四:亲近的人和猫打招呼、喊它的名字时,它闭着眼睛或望着别处,同时猫的尾巴“吧嗒吧嗒”地打着地面时,表示懒洋洋地答应。五:眼睛眯得像丝一样细,是猫吃饱、满足、困倦、爱情的表现。六:眼睛慢慢地变细或睁开,是满足、舒适、爱情的表现。眼睛的瞳孔急速地最大限度地展开,是兴奋、害怕的表现。七:猫在发现小鸟、昆虫时,它的眼睛会有神地跟踪这些猎物。八:猫的耳朵立起来并这边那边地动,是表示注意听动静。九:猫张开嘴、伸出爪,是害怕的表现。九:猫将背弓起来,体毛逆方向立起来,是最大的恫吓表现。十:猫吃食时,如用前脚厌烦地摆动或在食盆周围做挖埋动作,是对食物不感兴趣的表现。十一:猫用脚抚摸人的脸、腕,用身体蹭摩人的脚、腿,用头顶触人的手掌,均是亲昵的表现。此外,猫坐在人膝上,用前脚做揉面那样的动作时,也轻轻把脚立起,是撒娇的表现。
除了身体动作外,鸣叫也是猫用来表达感情的一种主要方式。猫对猫、猫对人在不同场合和用不同的鸣叫来表示不同的感情。一:猫在高兴、欢喜时,鸣叫时声音短促而清晰,每一个叫声都有高有低。二:猫在愤怒时,发出噗噗的威吓声,有时也发出较大的恐吓声。三:猫有欲求时,不断地发出大声,让主人知道它已经来了。四:猫撒娇时,常从呼噜呼噜的喉咙中,发出可爱的喵喵的叫声。猫表示拒绝时,最初发出哀怜退却的声音;然后,把语尾拖得很长。如果被强迫时,则会发出愤怒声。五:猫发情求偶时,母猫发出如同婴儿般哭泣的声音,俗称“叫春”,其鸣叫声恳切、响亮,并多在夜间发出。六:母猫和猫仔之间,常互相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进行交流。但是这种交流不在母子之外的猫中进行。七:当亲近的人接近或抚摸猫时,大多数猫便会开始发出呼噜呼噜的叫声,这是对喜欢它、保护它、饲养它的人的本能的答应,是一种信赖的表现。
四:猫是一种爱干净的动物
猫天生爱干净。在众多的家养动物中,猫可谓最讲清洁卫生了。每天猫要用爪子给自己洗好几次脸;每次都在固定的地方大小便,便后都要用土将粪便盖上。猫没有随地大、小便的习惯。因此,主人可以在室内或饲养笼内(较大空间)的一角处,放置有铺垫物(如砂土、锯末、碎吸水纸和煤灰渣等)的便盆,便于收集全部大、小便,以保持环境的卫生。猫不管何时何地总爱把自己的被毛梳理得干干净净,特别是吃过东西、上过便盆,或是不小心踩到了脏湿的地方后,总要静下心来用舌头把自己浑身上下舔个遍。此外,猫舔被毛还有一个重要的生理功用。猫舔被毛时,除了可以刺激皮脂腺的分泌,使毛发光亮润滑,不易被水打湿外,还可舔食到少量维生素D,促进其骨胳的正常发育。此外,被毛舔蓬松后,亦能促进其 散热。猫一般常在进食和玩耍后,或追击猎物剧烈运动和在阳光下睡醒后开始梳洗、整理被毛。在炎热的季节,不少动物可以通过出汗来散发热量。猫汗腺不发达,不能蒸发体内的大量水分,所以猫就利用舌头将唾液涂抹到被毛上,唾液里水分的蒸发可带走热量,起到解暑降温的作用。猫舔被毛,在脱毛季节还可起到促进新毛生长的作用。另外,猫通过抓、咬被毛能防止被毛感染寄生虫病,如跳蚤、毛虱病等,保持身体健康。
五:猫的睡眠习惯
猫是夜游动物,喜欢晚上活动。无论家猫还是野猫都有昼伏夜出的习惯,很多活动(如捕鼠、求偶交配)常常是在夜间进行。猫每天最活跃的时刻是在黎明或傍晚,白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懒洋洋地休息或唾觉。给猫配种的时间也要安排在晚上,这样可以保证较高的成功率。猫虽为夜游性动物,但猫与鼠、兔不同,白天不愿躲在阴暗的角落里,而愿意卧在明亮温暖的高处休息,登高远望,便于发现猎物或应付不测。猫爱睡觉。它的睡眠时间,大约是人睡眠时间的两倍左右。但是猫不像人那样集中地睡,而是分成数次睡,所以,猫在夜里的任何时候都可以起来。研究表明,猫的睡眠中有四分之三是假睡,即是打盹儿。所以,看上去一天16个小时猫都在睡觉,其实熟睡的时间只有4个小时。 人在睡觉时有各种姿势,猫也像人一样在睡觉时也有各种姿势。猫有趴着睡的,坐着睡的,有时也仰天大睡。猫还回说梦话,这梦话便是鸣叫。猫在做恶梦时也会被吓醒了睁开眼睛。猫对睡觉场所的选择甚是小心,夏天,猫能准确无误地找到一个通风、凉快的地方。冬天,猫能准确无误地找到一个暖和的地方。此外,猫还跟随着太阳的移动多次移动睡觉的地方。像向日葵总是向着太阳一样。猫对于睡觉的场所,总是努力地争取最舒适的地方。比如靠近取暖炉处睡,但往往使猫尾巴被烤焦;母猫和小崽有时会选择舒适的场所挤在一起睡,但易使猫崽窒息而死亡有时猫为了找个好地方睡而把家具、 用品踏翻损坏等。
总而言之,猫天资聪颖、体态俊秀、毛色秀丽、活泼可爱、善解人意,是一种适合家庭饲养的小动物。
参考文献:
【1】
【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