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活动与夷平面的关系

标签:
教育 |
板块碰撞活动,与地文期夷平面的关系
(自然资源部 钱学溥 90岁)
1. 在大陆漂移学说(continental drift)和海底扩张学说(seafloor spreading)的基础上,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雄(Xavier Le Pichon)等人,提出来了板块构造学说(globe plate tectonics),并将全球地壳划分为6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实际上,这些板块确实每年以1~10厘米的速度在移动。
2. 地文期(physiographic stages)——与区域地貌发展阶段对应的地质时期,称作地文期。
3. 夷平面(planation surface)——在地壳长期稳定的条件下,侵蚀和剥蚀作用,把山地夷平为起伏不大的地面,称作夷平面。
4. 地核(core)——位于地球的核心,半径约有3400公里,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温度达到4000~6800度,接近太阳表面的温度。放射性元素的核裂变,可能是地核热量产生的重要因素(E=mc2)。
5. 地幔(Mantle)——位于地核的外围,厚度超过2800公里,主要由硅、铁、镁元素组成,温度在870~2200度。
6. 地壳(earth crust)——地球的外壳,厚6~70公里,主要由岩石组成。
7. 在地核热力的推动下,地幔会进行缓慢地蠕动。地幔的对流,推动上覆的地壳发生位置的移动。在这种内应力与侵蚀和剥蚀等外应力的作用下,形成了高山、河谷、阶地、平原、三角洲、火山、海沟、海脊等千姿百态的地貌形态。
8. 约5800万年以前,在老第三纪始新世,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造成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时至今日,喜马拉雅山脉主峰高度8848米。也就是说,在藏南地区,北台期夷平面的高度为8848米。
在秦岭的太白山,北台期夷平面的高度为3771米。
在山西省的五台山,北台期夷平面的高度为3060米。
在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北台期夷平面的高度为2034米。
9. 根据上述一组数据,不难看出——由于板块的碰撞活动和能量的衰减,始新世以来,自喜马拉雅山脉向北直至大兴安岭,北台期夷平面的高度,从8848米,逐步降至2034米。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