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卢耀如自传》

标签:
教育 |
评《卢耀如自传》
(自然资源部 钱学溥 90岁)
2022年2月,“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了《卢耀如自传》一书。该书约60万字,定价210元。
本人是卢耀如大学的同班同学。参加工作以后,曾经同在地质部水文地质局专家工作室、水文地质研究所岩溶研究室任职,彼此比较了解。为了教育、培养下一代,本人对《卢耀如自传》一书提出几点意见:
1. 科技人员撰写自传的主要目的,不是自我吹嘘,不是树碑立传,不是光宗耀祖。他们撰写自传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为了教育、培养下一代科技工作者。
科技人员出版的自传,其主要内容应该是——在我国工农业建设和科技工作中,遇到了哪些难题,他们采取了哪些技术路线,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科技创新,造福于人民。
简单地说,科技人员撰写自传的主要目的,就是向后人传授科技创新的经验。因此,本人认为,科技人员撰写的自传,最好是通过几个或十几个实例,说明实现这些科技创新的具体过程。
2. 《卢耀如自传》的篇幅过长,有些是生活的流水账。本人认为,该自传可以压缩到10万字左右,定价在20元上下。卢耀如一生从事岩溶研究,宜选择专业性较强的“科学出版社”或是“地质出版社”,编辑出版自传。
3. 如果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这样一套“丛书”,则《卢耀如自传》的书名可以加注“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这个副标题;如果没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这样一套“丛书”,按规定,则《卢耀如自传》的书名,不宜加注“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这个副标题。
4. 该书的第一句话——“人类应当避免这种战争大风暴,各种摩擦、纠纷与争夺,应当设法予以化解、制止,以减少危害。”本人认为,这第一句话并不准确,是典型的一句“大话空话”,建议删除。
5. 该书说明,作者“现任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师范大学名誉校长,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理事会理事,教育部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主任。”
作者自认身体欠佳,且已91岁高龄,现任上述9大职务,可能已经没有多少作为。作者列举现任9大职务,读者可能会联想到——只要谋取到一个院士的招牌,头衔和金钱就会滚滚送上门来。这无益于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
6. 该书介绍,作者建立的理论是:“岩溶发育与工程环境效应系统理论” 。理论的名称,应该简单明了,这个理论的名称,有故弄玄虚之嫌。
7. 该书在列举的获奖项目中,竟然有“河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省级自然科学三等奖,只是评定“技术员”职称的依据,院士自传,不必列举如此低级的奖项。
8.该书第四章第六节的题目是:“身体与婚姻两重难,但不能倒下” 。就我所知,卢耀如少年英俊,多才多艺,情场高手,曾有2位“女友”和3任夫人。对卢耀如来说,婚姻易如反掌,何谈艰难,这一节也可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