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陈崇希具入渗补给的裘布依模型

(2020-11-23 18:38:06)
标签:

教育

论陈崇希教授推导的具入渗补给的裘布依模型

(自然资源部 钱学溥 88岁)

 

1. 2020年,《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第5期,刊登了陈崇希教授负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972263),最新的研究成果——具入渗补给的裘布依模型。这个模型主要的流量方程式如下:

Qw=πK(h02-hw2)/ln(R/rw)+ επR2/2 ln(R/rw)

式中:Qw——抽水井流量;

           K——渗透系数;

           h0——观测孔潜水层水柱高度;

           hw——抽水孔潜水层水柱高度;

           R——圆岛半径;

           rw——抽水井半径;

           ε——入渗强度(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入渗水量)。

通过多孔抽水试验,利用该流量方程式,可以计算渗透系数K值和入渗强度ε值。

2. 该流量方程式,与裘布依模型流量方程式比较,多了等号后面的第2项——επR2/2 ln(R/rw)。本人认为,这是一项有意义的探索,但是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a)    该流量方程式,仅适用于“潜水”、“稳定流”、“圆岛周边补给”、“含水层厚度不大,不存在三维流”、“具有均匀稳定的垂向入渗补给”、“抽水井位于圆岛的中心”等。也就是说,使用该流量方程式的条件比较苛刻。

b)    目前,利用单孔抽水试验计算的渗透系数K值,可以达到C级的精度;利用多孔抽水试验计算的渗透系数K值,可以达到B级的精度,基本可以满足地下水矿产(地下水、矿泉水、地热水、咸卤水、矿坑水)勘查的需要。而利用该具入渗补给的裘布依流量方程式,计算的渗透系数K值,能够增加多少可信度和精度,则需要进行大量的多孔抽水试验,进行验证。

c)    多孔抽水试验地下水流场的范围有限,很难选择在垂向入渗补给有代表性的地段;多孔抽水试验的时间长度有限,而地下水垂直补给具有不均匀不稳定的特点。因此,利用多孔抽水试验计算的入渗强度ε值,代表性可能较差。

本人认为,利用实测的泉域面积和泉水流量,计算泉域范围内降水入渗强度ε值,比多孔抽水试验计算的结果,不但精度会更高一些,并且投入的资金也较少。在广大的平原区,也可以通过雨后地下水位的升高,计算降水入渗强度ε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