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坑水勘查及涌水量计算(缩写版)
(2019-03-13 15:04:38)
标签:
教育 |
矿坑水勘查及矿坑涌水量计算(缩写版)(精品)
1.总则
矿坑涌水量越大,要求计算提交的矿坑涌水量的精度越高。根据矿坑涌水量的大小,在矿坑水普查、详查、勘探阶段,地质队需要开展相应的水文地质工作;确定不同的矿坑水勘查类型;投入不同的基本工程量;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最后,计算提交满足矿山排水设计精度需要的——或E、或D、或C、或B级的矿坑涌水量。
2.普查阶段
2.1 搜集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提交中等比例尺的矿区水文地质图;全部地质孔应进行简易水文地质观测,部分地质孔应测定地下水水位。
2.2 第一次认定矿坑水勘查类型(表1)。
表1
矿坑水勘查类型 |
简单( I) |
中等( II) |
复杂( III) |
估计、计算的矿坑 涌水量(m3/d) |
小于5000 (小水矿床) |
5000~50000 (中水矿床) |
大于50000 (大水矿床) |
矿坑突水危险性 |
不会发生突水 事故 |
可能发生突水 事故 |
可能发生突水淹井 及矿难事故 |
要求计算的矿坑涌水量 的精度级别 |
D级 (推断的涌水量) |
C级 (控制的涌水量) |
B级 (探明的涌水量) |
要求计算的矿坑涌水量 的可信度 |
0.2~0.4 |
0.4~0.6 |
0.6~0.8 |
计算矿坑涌水量代表性 的计算方法 |
泉水流量法 大井法、比拟法 |
大井法、比拟法 简易数值法 |
比拟法、正规数值法 |
采用主要的水文 地质参数 |
采用半实测的 K值 |
采用实测的 K值 |
采用实测并经过 验证的μ值及K值 |
抽水试验的主要类别 |
单孔抽水试验
|
单孔及多孔抽水 试验 |
单孔、多孔及 群孔抽水试验 |
3.详查阶段
3.1 按照普查报告第一次认定的矿坑水勘查类型,依据矿坑水勘查基本工程量表(表2),编制详查阶段的勘查设计,并付诸实施。
表2
项目 |
勘查 阶段 |
矿坑水勘查类型 |
备注 |
|||
简单 ( I) |
中等 ( II) |
复杂 ( III) |
||||
水文地质填图及 修编 (比例尺) |
普查 |
矿区水文地质填图 (1:10000~1:2000) |
包括勘查区的范围 |
|||
详查 |
区域水文地质图修编 (1:200000~1:10000) |
包括勘查区所在的水文 地质单元 |
||||
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孔 占地质孔的比例 (%) |
普查 详查 |
100 |
部分钻孔测地下水水位 |
|||
勘探 |
0~30 |
30~60 |
60~90 |
|
||
抽 水 试 验 |
单孔(个) |
详查 |
0~4 |
4~8 |
8~12 |
应考虑初第一次计算 矿坑涌水量及进行突 水危险性评价的需要 |
勘探 |
0~3 |
3~4 |
4~5 |
主要在先期开采地段 |
||
多孔(组) |
详查 |
0~1 |
1~2 |
2~4 |
|
|
勘探 |
0~1 |
1~2 |
2~4 |
主要在先期开采地段 |
||
群孔(组) |
勘探 |
|
0~1 |
1 |
主要在先期开采地段 |
|
物 探 |
抽水孔水文 测井(%) |
详查 勘探 |
100 |
100 |
100 |
盐化测井、流量测井 |
电法、地震及高精度重力 |
详查 勘探 |
|
电法
|
三维地震、重力 |
主要在先期开采地段 |
3.2 修测提交小比例尺的区域水文地质图;编制提交1~2幅大比例尺的矿区水文地质剖面图。
3.3 第一次计算矿坑涌水量,并认定它的精度级别和可信度。第二次认定矿坑水勘查类型。
4 勘探阶段
4.1 按照详查报告第二次认定的矿坑水勘查类型,依据基本工程量表,施工水文地质孔,进行抽水试验。水文地质孔,主要部署在先期开采地段。
4.2 宜采用2~4种计算方法,第二次计算先期开采地段,或首采中段的矿坑涌水量,其精度应满足矿山排水设计的需要。
5 矿坑涌水量主要的计算方法
5.1 泉水流量法——计算的矿坑涌水量属于E级的精度,可信度只有0.2左右。只有计算的矿坑涌水量小于300m3/d的小水矿床,才可能满足矿山排水设计精度的需要。
5.2 大井法
5.2.1 传统半径大井法——裘布依公式与吉哈尔公式 R=10S√K、库萨金公式R=2S√(HK) 联立求解,计算矿坑涌水量的方法。计算的结果属于D级的精度,可信度在0.3左右。可以满足流量小于3000m3/d小水矿床,矿山排水设计精度的需要。
5.2.2 经验半径大井法——裘布依公式与陈善成公式 R=375K 0.344H 0.549 联立求解,计算矿坑涌水量的方法。计算的结果属于D级的精度,可信度在0.35左右。可以满足流量小于4000m3/d小水矿床,矿山排水设计精度的需要。
5.2.3
理论半径大井法——裘布依公式与钱学溥公式
R0=√(Q/(π×M0))
(其中M0
5.3 廊道法——与大井法相同,廊道法也可以分为传统半径廊道法、经验半径廊道法、理论半径廊道法。一个矿床,只能选择大井法与廊道法其中一种方法,计算矿坑涌水量。
5.4 比拟法
5.4.1 富水系数法——从水文地质学角度考虑,没有什么道理。因此,不宜采用。
5.4.1 常用的有面积降深平方根比拟法Q=Q0√(F×S/F0×S0)、面积降深n次方根比拟法 Q=Q0n√(F×S/F0×S0)。这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一般可以达到C级的精度,可信度在0.5左右,可以满足流量小于50000m3/d中水矿床,矿山排水设计精度的需要。
5.5 回归分析法——常用的有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一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这些方法计算的结果,一般可以达到C级甚至B的精度,可信度在0.5~0.7左右,可以满足流量5000~50000m3/d中水矿床,矿山排水设计精度的需要。
5.6 数值法——由于群孔抽水试验工程量的不同(表3),可以分为简易数值法和正规数值法两种。前者计算的结果,属于C精度,可信度在0.5左右,可以满足流量5000~50000m3/d中水矿床,矿山排水设计精度的需要。后者计算的结果,属于B精度,可信度在0.7左右,可以满足流量大于50000m3/d大水矿床,矿山排水设计精度的需要。
表3
类型 |
大口径 抽水孔 |
总抽水量 (m3/d) |
抽水延续时间 |
观测孔数量 |
计算的矿坑涌水量 |
||
精度 |
可信度 |
适用于计算 |
|||||
简易数值法 |
2~3个 |
相当计算矿坑 涌水量1/4以上 |
1个月 以上 |
4~6 |
C |
0.4~0.6 |
中水矿床涌水量 (5000~50000m3/d) |
正规数值法 |
2~5个 |
相当计算矿坑 涌水量1/2以上 |
2个月 以上 |
6~10 |
B |
0.6~0.8 |
大水矿床涌水量 (大于50000m3/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