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提升工程活动听评课
(2012-10-11 23:03:40)
标签:
范镇gb2312楷体宋体认识角杂谈 |
分类: 随想 |
岱岳区课堂教学提升工程活动听评课表
乡镇(街道) 范镇
授课人 |
辛老师 |
学科 |
数学 |
班级 |
2.3 |
参加人 |
东片数学教师 |
||||||
课型 |
新授课 |
课题 |
角的认识 |
||||||||||
研讨主题 |
概念课教学 |
||||||||||||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1、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幻灯片出示有几种平面图形组成的小房子图,图中有哪些我们学过的图形?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找角 幻灯片再出示剪刀、饮料瓶、水管图,这些物体上有角吗?(课件逐渐抽象出三个角:锐角、直角、钝角,实物消失)这些图形都是角。教室里还有哪些地方有角?和同桌说一说 2.画角 你们手中的三角尺上有角吗?指一指。(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示学生正确指角) 摸一摸角有什么感觉?这个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这里是角的边。把角放在纸上用笔把角描下来。评价学生描的角。 教师演示画角:从顶点起,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出了一个角。 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一个角,标上顶点和边。数一数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3.做角 想不想做一个角?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放在信封里,用这些材料做角,看哪个组做的角多?(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交流评价学生做的角。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看一看,哪几个图形是角? 2.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3.考考你的眼力,哪个角大?(两个同样大小而边长短不同的角)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
评 注 情景符合学生实际,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加了学生积极性。 大胆操作,敢于生成一些错误,并利用错误,帮助学生。 动手操作,加深对角的认识。 巩固应用,提升学生的知识,加强了对角的认识。 学生回顾知识,并对自己评价。 |
||||||||||||
总 评 |
教学效果总评 优秀(√ |
||||||||||||
主要优点 |
从导入引出“角”,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使得学生对新知的认识有一种亲切感,不是突如其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东西。同时因为他们对角并不陌生,也就增加了学生学习新知的信心。从“摸角”和到生活情境中“找角”以及后来的“画角”给了学生实践操作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学会展现自己并有机会展现自己,在实践中探索新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愿意尝试的勇气和实践探索的精神。 |
||||||||||||
主要不足 及建议 |
这节课完全可以设计得更开放一些,让学生课前先寻找需要的素材,自行确定其研究方案,真正实现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 |
||||||||||||
研 讨 过 程 记 录
|
执 教 人 设 计 意 图 及 感 受 |
1、
让学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为几何图形的角的过程,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角。初步学会画角。 |
|
||||||||||
评
课
|
一、紧密结合生活情境,逐步抽象,建立角的表象 从导入引出“角”,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使得学生对新知的认识有一种亲切感,不是突如其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东西。同时因为他们对角并不陌生,也就增加了学生学习新知的信心。从“摸角”和到生活情境中“找角”以及后来的“画角”给了学生实践操作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学会展现自己并有机会展现自己,在实践中探索新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愿意尝试的勇气和实践探索的精神。 二、注重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做数学”中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在本课中从始到终学生都处于主体地位,知识的获得和学习方法的形成是在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形成的。从一开始让学生找角----指角----画角----做角等,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了自己去探究数学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发现并认识角,进一步体会到角的本质特征。 三、注重系统性与拓展性 从引入角到实际摸角,然后让学生在例题情境中找角,并运用正确的方法指角,紧接着从物体中抽象出数学中的角(出示角的抽象图)。一切过渡的自然而巧妙。然后再通过画角、对比,认识角的共同特点: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并且两条边必须都是直直的。最后再通过判断、做角进一步巩固角的概念,使学生在头脑中初步建立角的模型。这里充分体现了知识建构的系统性,虽然是很简单的教学内容,却蕴伏了许多的数学思想。正确的摸角方法、画角方法渗透了“角是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为以后更高一级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抽象出的三个角蕴伏着“锐角、直角、钝角”的概念,拓展了角的外延,为下节课的学习作了必要的准备。 |
|
|||||||||||
达 成 的 共 识 |
1、概念教学要多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身边找一些素材。 2、注重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做数学”中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 3、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与拓展性。 |
|
|||||||||||
听课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