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爱自己的一个重要的内容:爱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标签:
转载 |
http://s8/middle/67be05d8g8a5db25862f7&690
中国古话就有说“满招损,谦受益”,这是个经典的传统思想,在各个历史时期印证着。
许老先生有谈到中国最早期的历史发展史中,中原文化区域本来是非常薄弱的一个地带,它比周围的地域文化和经济的发展相对都要落后,但是它的接纳度非常强,因此把周围所有的先进文化都引为己用,最后反而成为了最强盛的一个文化区域。开放的“接纳”是中国古老文化日趋强壮的基础和渊源。
同时,许老先生也谈到,在清朝建立之前,明朝本身还是比较能够和海外联络的,在清朝建立之后,自强是做得不错,然而却减少了对外的学习,到了乾隆年间,尽管自足自乐,自我发展很好,但是对于国外的东西不太理睬,总是抱着泱泱大国的态度。实际上,乾隆年的时候,西方的工业革命就已经开始兴起,纺纱机、蒸汽机等等已经开始面世。清朝政府当时这种闭关自守、把一时当作永久的态度才让后来发展的国家间差距越来越大。
的确,我们不能闭关自守,这几百年的闭关自守让我们在一些方面落后于人、受制于人,然而这并不代表我们要全盘西化!随着各种西方的心理和思想流派进入到中国,相当一部分人放弃了我们自己的儒释道,全盘去追求西方文化和技术,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看到现在有很多的声音:“中国的教育体制问题太大!没有人性!”、“中国人总是要求为别人牺牲,现在我们要为自己活着、不要再为了别人而牺牲!”,在多少的心理课程中都能够听到说“不要再牺牲自己了!”,结果导致成人的心理孩童开始“反抗”身边的人“我不想再为你牺牲了!我以后再不会为你做牺牲了!”
在我看来,这里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我们在非此即彼!任何的存在都有道理,但是不能过度,所谓“过犹不及”。如果这种教育模式占据主流,我真的很担心会让第三次世界大战会在中国爆发!因为这仅仅是在强调“弱肉强食”,的确,这就是动物的本性啊,只是人不仅仅是动物啊,人还有爱、有相互扶持的责任,因此人不仅仅要自己强、还要会适当地扶弱啊!
有一句话让我非常感动,它深深触动了我很久,我很想把它和大家做分享,那就是电影“南京、南京”剧组接受采访时,不记得是谁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只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母亲是在遭受凌辱,但是她从未放弃反抗!”
这句话实在是太好了!我一直相信每一个弱的背后都隐藏着强大的力量,这句话让我似乎从中看到每一位的先人。是的,在那样的时候,中国是在落后,但是我们的祖先们从未放弃过反抗!不是他们不够英勇,而是因为历史几百年发展的前因,让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保护我们!最后,他们也的确做到了!
因此,有什么理由去评论他们的好坏、否定他们的渊源呢?
我们已经非常幸福了,在看到我们要继续解决的部分问题(比如经济发展)的同时,请一同看到他们已经给于我们的平安,那是他们用不同的生命形式传递下来的,还有什么礼物比生命的平安更加的贵重呢?
在和谐的社会中稳中求变,对于我们这么大的国家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在08年中国奥运会开幕式上,几万人如此整齐的大型汇演,并不是哪个国家可以轻易做到的,中国有自己的特色,不用全盘否定!我们国家人口众多,没有足够的规则,就没有大环境的自由,不要轻易地去加入西方式的“自由”,它也许适合其它国家的目前阶段,但也许并不完全适合我们自己当下的国情。
同时,我还很想说:
现在很流行的“完形心理学”又称“禅宗心理学”;NLP当中的一些技巧方法和藏传密宗的一些法门非常相似;精神分析的鼻祖之一的荣格,他对于藏传佛教有着很多的研究,他对潜意识领域的开拓,和藏传佛教中所谈的中阴身的说法密切相关;现代心理学大师海宁格老人,崇尚中国的老子“道德经”;即便是上个世纪盛誉全球的印度哲人奥修,也自称是老子转世,在把各种宗教阐释之后,把中国的道教奉为各种宗教之首,认为它的内容是修炼最高的教义(当然对于哲人奥修,我所看到的都是中文翻译的资料,不知道是译者的理解,还是奥修的自语)。
但不论如何,包括前些年老外开始研究的雷锋精神,以及相当一段时期外国学者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即便不是学者的拳王阿里身上的纹身);或者是一些简单的生活文化(不记得前两天在哪里看到,“在我们学着外国人早餐吃鸡蛋、牛奶夹火腿的时候,外国人已经来学习中国喝豆浆了),这一些都在说明,在我们去追随老外的“先进文化”的同时,老外早就在参考我们的传统文化了!
不仅仅看到短期内的弱,也要看到更久远之前的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只是这些年我们的这些古老文化在传播中断层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仅仅是普通人没有完全理解的那个部分,而西方心理学则在这个时间段内把它们多角度地呈现了出来!
我说这些并不是想要挖掘心理学鼻祖的渊源,因为就科学本身来说没有意义!所有的文化,都是人类共有的财产,不论出处在哪里,都是来自集体潜意识。只是我很想说,有些东西我们自己并不缺少,但是我们需要去重新发现和链接!有很多似是而非的东西,需要我们亲自去印证、传承!
因此,不仅仅要学习别人的东西,更加要研究自己的文化体系。
也许我们要花些时间,不仅仅看到被自己历史束缚的部分,也要看到同时被它们滋养过的部分!
只是如果要想学会辩证地看待他们,真的是需要相当的行动和时间的印证。
别人好的东西,如果我们和他不同,不代表我们就不对,因为要知道“解决一个问题至少有三种以上的方法”;我们做不到的别人的东西,也不见得别人就不对,也许这个东西不适合当下的现阶段而以;
学习、研究、对比的关键,在于不断清晰了解自己的哪些部分特质是有疑问的,然后在有困惑的地方尝试着加入一些新的方法,目的不是为了放弃自己的传统文化,而是为了更好地承接和链接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我想这也应该是许倬云老先生所谈的中国早期就传下来的“接纳文化”吧!
同时,发展自己的同时,也祝福外部文化的发展,因为他中有我、我中有他!人类的利益有暂时的内部矛盾,也有长久的共同利益!他好我也好,才是真正的和谐相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