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修水民俗民风之(一)春节篇——哨子

(2009-12-28 22:19:38)
标签:

修水

哨子

民俗

民风

文化

分类: 修水

中国人过春节,北方爱吃“饺子”,南方爱吃“年糕”,而修水民间爱吃“哨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可是新奇的食品,但在修水却是由来已久的,和我们熟悉的“饺子”“年糕”是齐名的,据传“哨子”还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来历。

“哨子”最早叫“育婴果”,把山芋煮熟和薯粉调和,捏成小三角形的颗粒,也有做成小圆饼形配食作料煮食,味道鲜美,是修水民间用来办喜事、接待客人、逢年过节的美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哨子”有了很大的变化,不仅煮食还像北方包水饺那样先做好胚料,然后嵌上馅子蒸熟食用,馅子有荤有素有甜,有猪肉、冬笋、香姑、黄花豆沙、白糖、芝麻、桂花、枣仁、桂圆、荔枝等等,讲究一点的还要在上面捏花,蒸好之后像透明的水晶,清香扑鼻、口感柔软、鲜美甜润,真是奇异美食,色香味俱全。陌生人初见此种食品,定会如“孔子吃豆腐”,神不可测。一旦吃上了,下次再见到就会垂涎三尺,一定要饱尝一顿这味美的“哨子”。

修水人过春节,每家每户都包“哨子”,寓意全家团圆。“哨子”这种美食从前有着“不见英雄花不开”般的神秘,不是年节、喜事、接待贵宾是难以吃上的,非常稀罕,流传至今还是一样珍贵。

“哨子”的来历却是很有意思。唐代黄巢起义[公元878年],义军南下,在荆门(今湖北荆州)大捷之后,受到唐军高骈手下骁将张璘的狙击,义军转战东进,占领了寻阳、饶卅、信州等地。统军首部驻扎义宁州(今修水),义军纪律严明、晓谕乡民,并向贫民散发财物,百姓列席欢迎。因百姓贫困无物回敬义军,大家商议用当地独有的土特食品“育婴果”去慰劳义军表示军民情意,义军们尝到“育婴果”赞口不绝,异口同声说美味也。当时义军士气低落,看到百姓如此敬重义军、义军深入民心,义军反觉前景有望、情绪高涨、斗志旺盛、军民融洽。

春节之际猪肉甚少,送去慰军不够大军食用。大家正在焦急之中、有一老妇急中生智对大家说:“义军喜食育婴果,把少许的猪肉斩碎配点菜料包在育婴果内既加大数量又好吃”。春节这一天,大家把蒸好的“育婴果”送去义军驻地,义军们闻风而动争着吃山珍美食“育婴果”,军民欢聚一堂喜气洋洋闹春节。统军首领黄巢见此情景深受感动,对百姓们说,你们送来的不仅是美食,更重要的是送来了无声的号召,把百姓们的子弟义军号召起来了,今天我为你们送来的美食改个名字,叫“号召子”好吗。寓意是百姓的情意,号召起了百姓子弟义军团结一致,大家异口同声叫起好来。后来流传下来把“号召子”传做了“包哨子”,也非常形象、流传至今。不管怎么说,“包哨子”实是修水乡土食品、非常有特色、异地罕见之物,可算得色、香、味俱全的山珍绿色食品(内含的山芋、红薯多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是修水从古至今的传统美食经久不衰,深受县内外人们的喜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山歌——农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