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狼鱼

(2012-02-01 06:26:52)
标签:

海狼鱼

海滩

渔家人

故事

杂谈

分类: 走进纸媒


狼鱼

丑陋的海狼鱼,渔家有句俗话:“狼鱼不怕东风大,就怕划子(舢板)轧。”狼鱼的名字是由学名“红狼牙虾虎鱼”简化来的。这段俗话简洁地告诉了人们狼鱼的两个特性,它喜欢东风的日子,每次较大的东风过后,都是狼鱼高产时。狼鱼喜欢在滩涂上生长,当有划子轧过去后,泥巴会把它的洞口堵住,它会尽力地挣扎,也就曝露了目标,很快就会成为渔家人的囊中之物。

这种喜欢在滩涂上生长的鱼儿,在以前产量是很高的。那是左的发紫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只有一万余人的蔡家堡公社的领导,提出了几个不切合实际的振兴副业发展的方案,用当地的资源,建几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用丰富的海狼鱼酿“酱油”,名列其中。利用狼鱼酿酱油的技术不成熟也或是根本没有这种技术等原因,这项方案成了当时的一个笑话。

后来,利用狼鱼做食饵养殖紫貂建立的养殖场,红红火火地干了几年。按照公社发展方案,蔡家堡公社建立了一个具有2000多只紫貂养殖规模的养殖场。狼鱼由于产量高,产期长,并且狼鱼的油脂低,骨粉含量高等原因,是喂养紫貂最好的食饵。

那两年,每到暑假的时候,我都会跟村里人去海滩掏狼鱼,其中还会有婶子、大娘和嫂子们等渔家妇女。掏狼鱼需要的工具很简单,只要一条网袋或是一条渔串子就可以了。每次掏来的狼鱼,捡出来一些大的留作自家吃,剩下的卖给紫貂养殖场,会有些收入贴补家用。记得最多的那次,一个潮落水,我就掏了120多斤,是用渔串子背回家的。

狼鱼其貌不扬,但它的鲜美当地人有口皆碑。蔡家堡有“四月二十八,狼鱼熬海花”和“籽儿狼鱼熬鲙鱼”的说法。

如今,鲙鱼在渤海湾已经多年不见了。“狼鱼熬海花”是渔家人招待八方来客的招牌菜。不过,狼鱼和海葵花都是宜居滩涂上的常客,这道菜还能吃上几年不得而知。用干狼鱼滚汤,汤白如奶汁,浓鲜可口。馏狼鱼,与玉米面饽饽饼子搭配,是渔家的特色吃法。

天津滨海的泥滩遗失殆尽,海狼鱼的命运已令人担忧。

图片摘自网络

http://s16/middle/63db78cetb7dad16c78cf&690

http://s8/middle/63db78cetb7dad18c1da7&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