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科鱼概览

标签:
灯科鱼红眉道人红绿灯臀鳍黑莲新几内亚杂谈 |
分类: 热带鱼 |
灯科鱼概览
首先介绍大名鼎鼎的:红绿灯
体长3-4厘米,侧线部以上自眼睛延伸至尾柄有条明显蓝、绿色的色带并散发荧光。而下腹部的腹鳍端至尾柄为鲜艳红色。体表色征红绿分明,
故名“红绿灯”。
红绿灯及其它亚马逊灯科鱼种类原产地为亚马逊河流域中的热带雨林,由于栖息地深入雨林,水流缓慢,水中沉积大量枯叶,所以红绿灯喜弱酸性老水(PH值6.0-6.8),在过滤系统完善的情况下,不要经常换水。按1米标准缸100条灯鱼来说,每周换水一次即可,一次换水鱼缸的1/5即可,所换新水须晾晒一天以上。水温保持22-28摄氏度。杂食,偏爱小型活饵,性情温和,易被中大型鱼攻击,比如非洲慈鲷,小虫视频中的六间,买时体长不过4-5cm,没想到9条不起眼的“小六”在一个多月时间里,把我80来条红绿灯围追堵杀的一干二净。(哎,这个鱼食有点贵),不是小虫残忍,是因单位远每周回家一次,开始没注意,后来发现越来越少,也就任其为非作歹了。事宜与其共养的比如孔雀、南美短鲷、神仙、七彩、鼠鱼等温和鱼类。大型神仙和七彩虽偶有捕食“红绿灯”的案例,但通常是过度饥饿造成,通常无碍。
红绿灯成年雄鱼体型略小,身形矫健干练;雌鱼体型较大,腹部丰满,容易分辨。繁殖较难,水温24-26的老水、软水、弱酸,而且要近乎完全避光。繁殖缸种植丝状植物,如莫丝或代替物营造产卵环境。发现产卵后将成鱼分离并补充营养。受精卵约36小时后孵化,此时仔鱼还不会游动,36小时内靠吸收自身卵黄素汲取养份所需,而后会自行游动,期间饲喂极其细小的活饵,如洄水,丰年虾幼体等。卵至幼鱼阶段尽量避免光照,光照易导致鱼卵和鱼苗畸形和死亡。随着幼鱼成长,光照可逐渐回复正常。半成鱼后水质软度逐渐恢复正常即可。
红绿灯虽价格便宜,但对初学者属于较有难度的观赏鱼,是鱼友养功进阶较适宜的鱼种。
宝莲灯
宝莲灯区别红绿灯的主要体征为:整个下腹部侧面自鳃盖至尾柄均为鲜艳红色,即红绿灯是“半红”,而宝莲灯是“全红”。生活习性以及水质要求与红绿灯类似,但体型比“红绿灯”大且健硕,免疫力好于红绿灯。从理论上宝莲灯的繁殖要求和红绿灯近似,但实际难度要大得多。物以稀为贵,故价格要高出红绿灯许多。
绿莲灯
与红绿灯相比,这种鱼红色的部分颜色稍浅,而绿色的部分看的更清楚,从而得名。体型较小。
黒莲灯
状态好的黒莲灯,白色侧线闪闪发光,侧线下黑色素明显,眼睛上部为红色,大小与“红绿灯”一样,但体质较后者健壮。
帝王灯
体长4-5cm,性格温顺,体质健壮。幼鱼难区分雄雌,随着成长,臀鳍宽大且边缘镶有很强的金黄色,眼睛偏冷蓝色;雄鱼侧线上部闪烁蓝色基调,侧线下部黑色素带延伸整个身体直至尾鳍中央突出,是其显著特征。而雌鱼则没有明显的尾部突出
状态好的帝王灯,以水蓝色为基调,
随光线角度不同闪出红色,绿色等金属光泽,有着难以言喻的复杂美丽体色,帝王灯不易群养,寥寥数条,穿插在群游的灯鱼中间,气度恢宏,君临天下。
燕子美人
到目前为止,有三个地方品种
新几内亚品种:最早的标本来自新几内亚,所以也称新几内亚彩虹鱼
澳大利亚品种:相对新几内亚品种来说,身体及鳍要暗一点
奥士兰州品种:这是来自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带有黄色鳍边美丽品种
体尖梭形,腹部圆.尾柄长。体背部青色,腹部金黄色,体侧中央从眼晴到尾柄方向一条金黄色带。背鳍挺拨修长,鳍条未梢尖长,向后廷伸起过尾鳍.腹鳍变异为两根长长的尖鳍.形似燕子。
红眉道人
“红眉道人”原产于印度南部,成鱼体长一般12-15cm,是水草造景缸为数不多的“大个子主角”。体表鳞片呈银白色,从头部开始穿过眼睛直到身体的中部有一条鲜红色的条纹,远远看去像一条红色的“眉毛”,故得名“红眉道人”,红色条纹的下面还有一条黑线,贯穿整个身体。
“红眉道人”喜弱酸性-中性软水,天生胆小,日常活动中群游性特别强,喜欢在日间活动,日常食谱相当广阔,几乎一点都不挑食,而且最水族缸中的绿丝藻、黑毛藻都相当感兴趣,这点就跟它们的亲戚黑线飞狐相当相似。体质健壮。
蓝眼灯
原产地为西非的高原湖泊,属单脂鳉科,其眼睛呈鲜蓝色,性情温和,喜群体行动在黑暗中会发出迷人的蓝光,亦称:蓝眼鳉、女王蓝眼灯。因它迷人的外表及娇小的体型和灯科鱼相似,所以我们常把它归为灯鱼。喜中性水,水温
24~28C。最大体长可达4公分。雄鱼胸鳍比雌鱼尖,雄鱼臀鳍部份是呈平行四边形,雌鱼的臀鳍部份则是呈三角形。雌鱼的尾鳍像扇子,而雄鱼的尾鳍比较像大楷毛笔,且上下两侧略呈黄色。
白云金丝
分布于我国广州白云山一带山区小溪流中,为鲤科的一种小型鱼类。目前野生种群已绝迹。属我国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在东南亚、香港等地人工饲养较为普通,观赏鱼市场上有人工繁殖、饲养的个体,并外销世界各地。
体色鲜艳,体长而侧扁,腹部圆,无腹棱。头小、圆钝。吻短而圆钝。口小,亚上位,口裂下斜,下颌突出。唇薄。无须。眼大。鳞大,侧线不显,纵列鳞30-32。背鳍短,与臀鳍相对;胸、腹鳍小。体带橄榄绿色,中轴具金黄色纵纹,上部具若干黑条纹。背、臀鳍带绿色,边缘透明,尾基具红色大圆斑。性活泼、温和。虽分布于亚热带,尚能耐寒,当水温至5℃时,仍能正常生活。在日本被称为“中国霓虹灯”。体格健壮,杂食,易饲养,
白云金丝繁殖能力强,雄鱼发情时互相张开背鳍腹鳍和臀鳍“翩翩起舞”“争奇斗艳”。可任其小群体内自行繁殖,每尾成熟雌鱼一般只产数十粒卵,在春夏季可以繁殖二次以上。
白点病是南美灯科鱼类最易感染的病,“白点”是一种寄生表皮白色寄生虫,明显容易发现。主要因换季时温度不稳或是换水时造成的水温急遽变化,造成鱼体的抵抗力降低,使病源有机会入侵造成。传播速度较快,发现“白点鱼”应隔离,再将病鱼治疗缸的水温调到摄氏三十度,加入适量的治白点药剂,通常一星期内即可痊愈。原理是加温让附着在鱼表皮的白点虫快速成熟,掉入水中以水中的药剂来杀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