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资的逻辑

(2011-03-28 16:09:12)
标签:

投资

股票

分类: 投资

(红周刊“周末茶坊”03/26)

作为一个卖方分析师,所做的工作就是向买方——机构投资者提出各种的投资建议。当然每一个投资建议的背后,都需要一个投资逻辑支持,说白了,就是买入卖出的理由。很多人也把它称之为讲故事。比如你跟基金经理说,建议买入某某某个股,对方经常就会反问,有什么故事在里面?

举一个最近的例子。311日日本地震,部分钢铁行业分析师立即推荐钢结构相关的个股,背后的逻辑很简单:一是日本地震房屋毁坏严重,未来灾后重建对钢结构产品需求巨大,对日出口钢结构产品的相关个股将立即受惠;其次是,地震灾害频发引起国家和人民对于抗震建筑的重视,国家一旦出台推动住宅钢结构大规模发展的相关政策,则钢结构企业将迎来爆发性增长。

如果投资的逻辑是对的话,那股票肯定会上涨;如果不涨,那只是时间未到,最终肯定是要上涨。但有趣的是,如果股票涨了,并不一定是逻辑对了。当然这种时候分析师肯定是要把它收获为自己的研究成果的,而实际上很多时候只是股价的正常波动而已。

股市里每天有成千上万条逻辑在股市里转来转去,90%的逻辑都是错误的,这一点也不奇怪。验证这点,只要去看看股价就知道,绝大多数,一个故事出台后,个股涨了又跌了,然后再也无人去关心那个逻辑了——关心的人只限于高位为故事吸引而入场被套的投资者。

最有名的一个投资逻辑,当属三年前的资产重估理论,当时随着股指的节节攀高,资产重估理论大有被奉为圣经的势头。结果大家都知道,这个逻辑在“牛市还有下半场”的高论中,随着股市不断下跌步步被证伪。即使09年的4万亿计划也未能帮其挽回点面子(按照资产重估理论,银行信贷投放越大,资产越要重估)。

再回到前面的投资逻辑例子,这个逻辑也是错误的。逻辑的后半部分错误不难理解:一年地震成千上百次,大的有汶川地震,小的有最近发生的云南盈江地震。如果每次都强化政府出台住宅钢结构产业政策?唉,就别如果了吧。逻辑的前半部分为何也是错的呢?也很简单,因为日本房屋倒塌加半损坏的房屋,8万栋不到,即使全部重建,跟我们1000万套的保障性住房相比,一个零头不到。对钢结构产品的需求是会有所增加,但实在太有限了。

作为买方分析师这么多年,非常有趣的是,大家天天讲逻辑讲故事,但有一个逻辑,我却从来没有见到分析师向机构投资者讲起。有讲各种各样稀奇古怪故事的,但没有几个分析师推开机构投资者的门,说,我今天要向您推荐一个股票,原因是它太便宜了,有足够的安全边际,最终它会上涨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我百思不得其解。

实际上,这个应该是最重要的逻辑——它其实就是巴菲特投资理念的核心。这个逻辑,实际上很简单,却无论何时,无论什么品种,都是正确的——低于内在价值的股票,最终它一定是会回归其内在价值。大道至简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