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是“趋势交易者”
(2011-01-18 13:49:05)
标签:
宏观调控趋势交易杂谈 |
分类: 投资 |
(发在证券市场红周刊“周末茶坊”专栏)
世上可以分为两种人,一种是炒股的,一种是不炒股的;炒股的又可以分为两种人,一种是趋势交易者,一种是价值投资者。趋势交易者认为股票的价格趋势或企业成长的趋势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延续,股价对这些趋势反应不足,因此投资者可以顺应市场的趋势,在大势上涨时入市,在大势下跌时退出市场。
趋势交易者认为这样的交易策略,安全性最高,它去预测趋势,而是等待趋势的确认。
以前我一直不明白为何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总是比市场预期的要慢一拍。宏观调控政策,当然必须具备前瞻性,这样才能熨平经济波动,而不是相反。比如去年以来CPI不断抬升,负利率每月吞噬居民的财富下,尤其是三、四月份,很明显应该通过加息来抑制大众通胀预期的抬升,但政府就是不肯加息,最后才在10月20日千呼万唤下加息25个基点。后来有一天我恍然大悟,原来政府也是一个“趋势交易者”,它不加息,是因为它在苦苦等待趋势的确认——经济增长回稳的确认。
回头去看去年10月20日的那次加息时间点,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已经出来,略微有经济学知识的人都看得懂: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已经得到确认,短期内绝无二次探底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央行才敢三年来首次加息。
认识到这点,对于我们准确把握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时间点和力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否同意“政策市”观点,毫无疑问,政策对股市的影响是巨大的。
政府是“趋势投资者”,我认为有以下两点含义,把握这两点,有助于提高我们预测政策的准确率:
第一,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保增长永远放在第一位,调结构永远为第二位——甚至末位。对于政府的任何一个部委而言,考核他们的一定是增长指标,而不是其他,因此,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各个部委,当然是要把经济增长放在第一位。
第二,既然保增长放在第一位,那么政府必会等经济增长趋势被明显确认后才会出台。宏观调控目标有四大目标:促进经济增长、保持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但在中国只剩下一个经济增长目标了。这并不奇怪,回顾过去十几年的宏观调控,它确实如此。
试着以上面分析思路来预测明年宏观政策的走势,预测准确度就会高很多,而不是人云亦云。目前市场普遍认为由于通胀压力很大,而且经济增长已经得到确认,所以明年货币政策肯定从紧。但我认为,紧缩的货币政策,很可能仅限于一季度,全年维持目前紧缩的力度可能性很小。
原因很简单,紧缩的货币政策势必会影响到经济增长。今年一季度经济还能保持去年三季度以来增长惯性,但目前极其严厉的信贷政策,将很快会在投资的下滑上得到体现,二季度开始经济很可能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下滑势头,在保增长永远放在第一位的情况下,从紧的货币政策继续实施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