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投资 |
06年底,一个鸟分析师(其实也不鸟,精明的很,内心还是佩服这个鸟分析师一夜成名的伎俩的,要是我也很可能会这么做的,当然我会说平安三年三百,而不会去推荐这个破人寿)说人寿三年九十,我鄙视,说“万科三年三十,人寿三年三十,那时候万科价格是15左右,人寿40多。现在人寿终于跌倒30以下,而万涨科到了40(复权价)。
我一直说:我不能明白为何有人会买去别的银行股,而不都买了招行!现在回头看看,大盘在“5.30”时大盘是4000点,现在大盘是3500点,而招行比“5.30”19元时涨了近70%,别的银行股中最多是深发展,大约涨了30%,其他银行股涨幅在10%至跌10%之间。
所以银行股,除了招行我从来不看别的银行股。以前还看看浦发行,后来来了一个银监会的官员去当行长,就再也不看浦发了。
当然,你要是nb的话,抓住别的银行股的交易性机会后再回来买招行,那赚得更多。
当然,最终,这些nb的人脑门上一定是一个大大“死”字
有人跟我说,你这个预言其实没有什么鸟根据。错了,对于没有洞察力没有感悟的人,是不会明白的。
就像伊利股份,稍微深入了解以后,我当时就断言:垃圾公司。看看消费类股票涨得天上去了,伊利股份至今低位徘徊。不用看任何首席的研究报告,更不用去看它的财务报表,需要看么?光看这个潘刚,就知道伊利股份的结局:死,或者半死!
看了牛根生的博客五篇文章,就知道这个蒙牛为何比伊利股份牛一百倍!不用看别的,仅仅五篇博客文章。胜过调研一百倍。
但是,仅有这些见识不能保证你赚钱,但它已经能保证你不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