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投资 |
两个晚上加一个白天,看完了今年第3和第4期的《value》,有几篇重头文章很值得一看。
《彼得林奇的一次著名演讲》真是让人获益匪浅!
他提出几项指标判断经济衰退即将结束的信号:一是旧车交易价格;二是每周工作时间;三是可售库存量。这些指标比宏观经济研究中用什么工业生产反弹、就业人数增加可靠的很!
在中国研究宏观经济真是一个悲哀,就好象研究中国历史一样。
连失业率都不能具体统计出来,又怎么能判断经济走势呢?
彼得林奇的对各行业的判断真是一针见血:汽车、能源、造纸业等。还有保险银行,几十年工作经验的结晶呀。
还有对股市的判断:公众的股票投资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仅这一点就可以判断即使不是底部,也离底部不远了。
《巴菲特2007年致股东的信》当然要看两遍,一贯的腔调,但这次我收获不大,很多理念都很熟悉了。
最牛逼的是《解密文艺复兴公司和西蒙斯》,神奇呀!也许有一天西蒙斯会遭受重大损失,但利用定量模型年回报率竟然高达38.5%,而且是剔除了费用,而费用竟然是收取5%的管理费和36%的利润分红,那回报可想而知了。
神奇呀,西蒙斯竟然是一个69岁的老头,还跟我过著名的数学家陈省身发明了陈省身-西蒙斯理论。我不相信宽客能最后成功,但是西蒙斯难道是例外?好奇地看完,我不想了解,因为在中国我相信没有人能做到,就好象13亿人口,天才的人很多,却出不了一个数学天才,也许早期的天赋还需要后期训练,而中国这个土壤不可能提供像美国那样的训练,所以也就不可能。
两期中都有大卫史云生的文章《史云生的逆向操作法则》,我很仔细地阅读,但是已经可以鉴别他的一些观点并不对,它的主要观点是:由于市场波动,必须调整不同资产价值的增减,以求恢复投资组合的平衡,维持预定的资产组合的报酬和风险特性。
我很仔细地看,耐心地看,带着批判去看,里面有些观点还是正确的,比如股票投资在大众中占的比例达到历史最低的时候,就是底部快到了,这跟前面的彼得林奇一样。
史云生的理论错误在于他的所有推论的基础是马克维兹的投资组合理论,马克维兹虽然获得了诺贝尔奖,但是他的理论显然是错误的。
投资组合理论是21世纪最大的骗局,这不是我说的,但我完全赞同!
公司里发生了两件事情,及其搞笑
一笑是春季策略会议竟然请《货币战争》的编者宋鸿斌来做主题发言,笑死了!
当场就给所行写了一份建议信,没有人理睬我。
彻底鄙视新上任的所长!
第二是,认真学习公司领导在什么什么地方的发言,竟然认为:证券交易是零和游戏,所以证券公司的形象可能会不大好。
我笑!我大笑!
证券交易在中国虽然投机性极强,但怎么说也不是零和游戏吧。
而《陷入困境的投机大师》这篇文章,我的朋友LZH应该好好拜读:如此的牛人,如此的天赋,最终的结局还是难逃一死!我们一个凡人,为何要费尽一切精力试图挖掘出一套有用的交易策略呢,我们这样的天赋,又怎么可能自创一套交易策略,更不用说还要时时更新它!
所以一直很遗憾LZH试图从投机中创出一条路子,但是他没有悟性,连这个简单的道理都不懂:这个世界聪明的天才的多如牛毛,但能投机成功的仅仅几个人而已,如果连他们十分之一的天赋都不具备,还是老老实实地采用价值投资的方法吧,而且关键是价值投资成功的概率远胜于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