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2024-09-27 11:26:20)
标签:
文化 |
分类: 诗歌 |
19.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译文: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
20.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后汉书》
译文:应该像面临着深渊和在薄冰上行走一样提心吊胆,害怕得发抖,一天比一天更加谨慎。 21.廉约小心,克己奉公。《后汉书》
译文:处事谨慎,能够约束自己的私欲,以公事为重。 22.丈夫有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
译文:大丈夫立志,越是处境困难时越是坚定不移, 越是年老,其志向越是雄壮。 23.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后汉书》
译文:做事不要让自己亲近的人感到痛心,敌对者感到高兴。 24.精诚所加,金石所开。《后汉书》
译文: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 2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译文: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
26.爱之则不觉其过,恶之则不觉其善。《后汉书》 译文:喜欢一个人,就会察觉不到他的过错;讨厌一个人,就会不知道他的优点。
27.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后汉书》 译文:聪明人舍弃短处,发挥长处,以此来取得成功。 《三国志》
28.扬汤止沸,不如灭火去薪。《三国志》 译文:把锅里的开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不如把火灭掉抽去柴薪。
29.父母能生长我,不能免我于死。《三国志》 译文:父母能够生我养我,但不能使我免于一死。这句话是慨叹死亡之不可免。
30.动则三思,虑而后行。《三国志》 译文:行动之前,一定要深思熟虑,考虑周全后才可以采取行动。
31.不可以己所能而责人所不能。《三国志》 译文:不能以自己的特长而要求别人所不擅长的。为人处世要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之心。
32.迷而知返,失道不远;过而能改,谓之不过。《三国志》
译文:迷路后知道回来,就离正确的道路不远了;犯了错误能够及时改正,错误就不算什么。 3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三国志》
译文:人分别了一些时日,就要重新用新眼光来看待。 34.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图四海者,匪怀细以害大。《三国志》
译文:有志行走万里的人,不会中途停止;谋取四海之大的人,不能计较小利而妨碍大事。
35.国之兴也,视民如赤子;其亡也,视民为草芥。《三国志》
译文:要使国家兴盛,就要把百姓当作婴儿一样照顾(即爱民如子),国家败亡,是因为老百姓被当成泥土草芥。
36.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三国志》 译文:对照明镜是为了看清自己的面容,研究古事是为了知道今天的时势。
37.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三国志》 译文: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形成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觉察。
《晋书》 38.义感君子,利动小人。《晋书》 译文: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 39.太刚则折,至察无徒。《晋书》
译文:过于刚直就会折断,极其明察就没有门徒。 40.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晋书》
译文:学习的人,不担心才学比不上别人,而是担心没有立下远大的志向。 41.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晋书》
译文:长久积累善行,知道的人很少;一天做了坏事,四面八方都会知道。 《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
42.疾风知劲草,严霜识贞木。《宋书》 译文:起了强风,才知道何种草足以抵挡风力;下了冰寒的霜,才知道哪种树能够受耐严寒。
43.不务先富民,而唯言益国,岂有民贫于天下,而国富于上邪?《南齐书》
译文:不先使民众富裕起来,而只谈什么国家利益,难道有百姓穷于天下,而国家富强的事吗? 44.不充诎于富贵,不遑遑于所欲。《梁书》
译文:对于富裕和显贵不得意忘形,对于所想要的不匆匆忙忙去追求。 45.溪壑可盈,志欲无满。《梁书》
译文:沟壑可以蓄满水,而人的志向和欲望是永无止境的。 《魏书、北齐书、周书》 46.耕则问田奴,绢则问织婢。《魏书》
译文:要了解耕田方面的知识,,去向农夫请教;;要了解纺织方面的知识,,去向织女请教。
47.任之重者莫如身,途之畏者莫如口,期之远者莫如年,以重任行畏途,至远期,惟君子为能及矣。《北齐书》
译文:负担重莫如身体,经历险莫如口舌,时间长莫如年代。负重任,行险路,长期坚持,唯君子才能做到。 48.学不精勤,不如不学。《周书》
译文:学习不刻苦勤奋,不如不学。 49.士必从微而至著,功必积小以至大。《周书》
译文:成功的人必然都是从默默无名开始才有后来的闻名天下,功劳也是小功绩慢慢积累才成为大功劳。 《南史、北史、隋书》
50.人生不得行胸怀,随寿百岁犹为夭。《南史》 译文:人的一生如果不能施展抱负,即使活到一百岁,也像是死了一样。
51.蝉躁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史》 译文:蝉儿的叫声越喧闹,森林就越发显得静寂;鸟儿的鸣叫声越响亮,山野就更加显得清幽。
52.行生于己,名生于人。《北史》 译文:行为是自己做出,名声是别人赋予。 53.审而后发,犹未为晚。《北史》
译文:仔细瞄准了,再把箭射出去,这样虽多费点时间,也不算是迟误。 54.时不可再,机不可失。《隋书》
译文:好的时机不可放过,失掉了不会再来。 55.清其流者必竭其源,正其本者须端其末。《隋书》
译文:如果想要让水流清澈就必须保持水源的清澈,如果想要端正其行为就必须端正其思想。 《旧唐书、新唐书》
56.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
译文: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服和帽子;以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兴衰和更替;以人作镜子,可以明白得失
57.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旧唐书》
译文: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笔)也写不完罪恶;放尽东海之水也无法流完恶行!(罪大恶极)
58.不才者进,则有才之路塞。《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