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家曾巩有诗赞灵隐曰:“法定禅房临峭谷,辟支灵塔冠层峦。”正月初六和妹妹一起去了位于济南长清区的灵岩寺,未进寺院远远就看到了灵岩寺的主要标志辟支塔。
辟支塔,寺内僧人称为辟支佛,是一座建于北宋年间的供奉辟支佛的佛塔。现在看到的佛塔是北宋淳化年间重建、至仁宗嘉佑二年竣工,共历时63年建造而成。这座塔的造型奇特,塔身的一至三层是重檐,四至九层为单檐。作为密檐楼阁式建筑结构,辟支佛塔在国内独此一例,或许是这种塔式的开例。
自东晋朗公大师开创道场以来,1600余年的岁月里,灵岩寺高僧辈出,佛光普照,亦有多少佛家故事流传至今。
诸多故事中,我最喜欢这则百事如意的故事。说的是千佛殿前的一棵古柏树和身畔紧密相伴的两棵柿子树的由来。这棵柏树有多老?据说是在唐玄奘去西天取经以前就存在了,那时唐玄奘来了灵岩寺,在一个无风的日子里,竟然看到有棵小柏树对着自己点头,就绕着柏树走了一圈,柏树随之点头不止。玄奘认定这是棵有灵性的柏树,抚摸着柏树说:“我要去西天取经了,你呢,在我走的时候头向西,等我归来时头向东,这样大家就能知道我回来了。”结果,这棵树的树头就长成了先向西,又转而向东的样子。
大家将这棵被唐玄奘抚摸过的灵柏命名为:“摩顶松”。而古柏的两则,不知何年何月又生出了两棵不同品种的柿子树,人们说这相拥相伴的古柏与柿树意味着:“无论东西,大事小事,事事如意。”
从此,人们顺着“柏柿如一”的谐音,
传颂着:“百事如意”的故事,千秋流过 ,前来此间祈求百事如意的人们源源不断······
人生无常最平常,事事如意能几人?难得圣地生灵树,合十祈祷诸事顺。
你看树上那些缠缠绕绕的红绳,经年从不曾少过。
红绳中也有我刚刚亲手缠绕的,对这圣地灵树诚心祈福:逢凶化吉,百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