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态度不端正-掩盖能力的不足 PK 态度良好-弥补能力的不

(2010-04-11 21:07:20)
标签:

态度不端正

能力不足

掩盖

自信

弥补

杂谈

 

上周同一个兄弟聊到他去年司法考试的情况,他说只考了280分(满分600)。他并不觉得这个分数低,而是沾沾自喜的说:我是裸考的,你想想啊,我裸考都能考出这么个分数,要是稍微复习一下子,不就通过了吗?

 

      我说:你并不是没时间复习什么的,而是故意不复习。你想想,假如你认真复习了,且考试通过了,那被认为理所当然,你也不会觉得自己的实力有多牛;但如果认真复习了却没有通过,这不是打击自己的信心,也让别人怀疑自己的能力吗      你裸考,一旦侥幸通过,就会飘飘然认为自己是个天才,自信心大增,可以对外炫耀;即使失败了,你还有一个安慰自己的理由那是态度不端正,而不是能力不足啊。

 

      此兄对我的分析表示认同。  我把这概括为用态度的不端正来掩盖能力的不足 实际上,这种情况下态度不端正并且失败的人往往都是心里没底,预先也知道自己即使努力了也不会成功  我自己以前和侯哥、肖承清打牌的时候也总是漫不经心,屡屡出错,经常被提醒。 其实,我也是用态度的不端正来掩盖能力的不足,因为我对自己那个水平确实没多少信心,与其认真了然后得到失败的结果被人瞧不起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认真呢。

   

     (我当时刚说完这段,那兄弟就问:“你是不是又找到一个写作的素材了啊?你应该感谢我给你提供的写作话题。”  ------我当时还确实就想借题发挥一下呢,看来这家伙也太了解我了。)

 

       用态度的不端正来掩盖能力的不足,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了什么呢? .如果失败的原因是能力不足,那这种失败可耻,而且是只要失败是唯一结果,那铁定是越努力越可耻;相反,如果失败是由态度不端正造成的,那这种失败并不可耻,甚至还是光荣的(因为我用那样的态度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如果态度真端正了,那一定牛B得不得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能力不足是可耻的,态度不端正是不可耻的,甚至是光荣的;我们会看不起一个能力不足的人,但绝少看不起态度不端正的人(我们甚至崇拜这样的人有“敢于态度不端正的魄力”、崇拜他“在如此差的态度下能取得这样成绩的能力”—态度不端正本身可能就是一种能力啊

 

------

 

想必不少人看了上面的“用态度不端正掩盖能力的不足”论断后认为我的分析太变态吧,因为我们通常的思维方式是:一个人可以用良好的态度弥补(注意,我对前面一种情况用的词语是“掩盖”,这里用的是“弥补”)能力的不足,即使他不能因为态度好而“成功”,至少也能因为好的态度而博得旁观者的同情,因此这个“能力不足但态度很好的人”也不会被“看不起”。    不是我思维变态,而是“掩盖”与“弥补”(为表述的方便,我把“用态度的不端正掩盖能力的不足”现象简称为“掩盖”,把“用良好的态度弥补能力的不足”简称为“弥补”)这两种现象常常都存在:通常是信心不足者(不仅仅是对能力的不自信,也有对可能获得的外部评价缺乏信心,对自己人际关系的不自信)更倾向于“掩盖”,信心十足者(不仅仅是对能力的自信,也有对可能获得的外部评价的信心,对自己人际关系的自信)更倾向于“弥补”。如果所处的外部环境更重视“能力评价”而轻视态度,我们更倾向于“掩盖 如果所处的外部环境更“同情”态度良好的人,那么我们更倾向于“弥补”。

 

     延伸到企业的管理中呢,弥补”者的行为虽然能引得一定的同情和尊重,但可能实际贡献并不大,因此应给予精神嘉奖,仅当其确实“成功”时,再进行物质奖励;“掩盖者”呢,如果不成功,应当给予精神处罚,即使“成功”了,也仅仅给予物质奖励,不应该有精神上的肯定。(最后一段“对态度不端正的有业绩的人精神上惩罚、物质上激励;对尽职尽责的失败者精神上嘉奖、物质上惩罚”这个不是我的理论,是从一本企业管理的书上看的,原创者我往了,我写完前面几段,没法子结尾,只好盗用别人的知识来给本文结个尾而已。我不指望原创者能谅解我的“剽窃”行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