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经济

(2012-10-27 01:23:49)
标签:

杂谈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已经被消解,取而代之的将是“信任”。“信息封闭的时代,权威媒体自上而下,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信息民主的时代,没有权威,只有“信任”。谁的可信度更高,谁的影响力更大。”

中新网10月25日电 10月23日20时,著名电视主持人罗振宇发布了长微博《夜观天象》,公开宣布自己将与前《创业家》杂志主编、NTA创新传播创始人申音联手打造个人自媒体《罗辑思维》,并高声预言传统媒体时代已经走向衰落,社交网络正在把传播带入自媒体时代。

  此文一出,迅速引起了微博上众多名人、企业家、意见领袖和媒体人的转发关注,并形成了快速扩散。根据权威微博工具知微的分析报告,截止到10月24日24点,微博这条微博已经被转发近1.2万次,有效曝光覆盖1.5亿微博用户。

  仅李开复一人的评论就被转发1700多次:“当你周围的人越来越多不看纸媒电视,当社交媒体占有更多空闲时间,当网络和纸媒尺度差别不断扩大,当个人品牌开始超越媒体品牌,当传统媒体对此依然视而不见,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祝福并支持中国自媒体的崛起。”

  微博现在越来越被认为是传播负面新闻和情绪的场所,而这一次,网友却少见地出现了近乎一致的支持与期待的正向声音。当然,不同意见仍然存在。

  罗振宇:“我们搞的是阳谋”

  在近2000字的文章中,罗振宇和申音频繁使用了反问句式,反复追问用户信息消费习惯的变迁,对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发起了挑战。

  十年前,地铁里人人端着一份报纸;今天,你我手里都不止一个屏幕,不光智能手机还有平板。

  “试问,韩寒罗永浩的影响力大,还是环球时报3.15晚会的影响力大?”

  “中国300个电视台,2000家报纸,1万种杂志,你觉得还有多少可以靠广告模式生存?”

  在罗看来,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已经被消解,取而代之的将是“信任”。“信息封闭的时代,权威媒体自上而下,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信息民主的时代,没有权威,只有“信任”。谁的可信度更高,谁的影响力更大。”

  “以前在传统媒体里,几十几百甚至数千号人吃着大锅饭,人人都是这个组织的马甲。而今天,一个鲜活的肉身足矣。”

  进而,罗振宇宣布,他将与申音联手打造自媒体产品。与罗振宇著名电视制片人、主持人的背景类似,申音是资深的财经杂志人,有深厚的财经观察和内容策划功底。

  罗振宇宣布他的个人视频脱口秀产品叫做《罗辑思维》,将以独立的移动APP作为主要播映平台。他宣称自己的产品将实施打赏制,“如果各位爷看我们说得有趣、有益、用心,自可打赏。我们笑纳无误。”

  “对世界,站着把钱挣了;对用户,跪着把钱接了。这是打赏模式。”罗振宇今天在电话中对记者表示。

  记者注意到,早在一个多月前,罗振宇就开始在他的微博上使用“罗辑思维”四个字作为栏目名称。

  “我们本来打算先低调潜行,但没想到出了上周的事情,”罗振宇说。

  10月18日,国内某报纸爆出一条关于电子商务公司京东商城内控漏洞的负面新闻,文中宣称罗振宇与申音联手成立公司接受京东某高管的“重大利益输送”。

  “你走在路上无辜被狗咬了,你总不能咬回去,对吧?”罗振宇说:“我能做的只能是提前剧透,告诉大家我俩联手到底要做什么事情。”

  “这是一个干干净净的事情,没有任何‘利益输送’,没有任何阴谋。我们搞的是一个阳谋,一个把握未来媒体趋势的阳光生意。”

  可供呼应的是,10月21日,最新出炉的皮尤调查显示了美国人新闻源新格局:电视风光不再,但依然系获知新闻的第一大新闻源,“在线新闻或掌上新闻”超越广播和报纸,成为第二大新闻源。报纸从过去的第二大新闻源沦为垫底,只有29%的人说昨天翻过报纸,这个数字20年前高达56%

  罗振宇在长微博的结尾处写道:“至于大势变迁,总是从四周一重重掩至的暮色。等你瞿然惊起之时,已是黎明。”

  自媒体引爆自媒体

  “我真的没想到这条微博会火,”罗振宇坦言:“写这条微博时,我预期也就是能有2000多转发。这么多人在关注自媒体,就是我这个自媒体的鼓吹者也是完全的出乎意料。”

  而这次引爆似乎也在为罗振宇的判断做出注脚。在这条微博的引爆中,全部关键传播节点都是微博意见领袖,其中既没有权威传统媒体的背书,也没有微博草根大号的“营销”。

  根据专业微博数据软件知微显示,加V用户在此次传播中的贡献比例高达13.8%,排名前五的传播节点分别是:李开复、潘石屹、雷军、王利芬、张欣。全部传播中没有任何水军行为。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趋势,”故事另外一个的主角申音在接受电话采访时候说:“未来传播的基础是信任,引爆点是魅力人格体,主平台是社会化网络。大众传播一定会被社会化传播所颠覆。这就是自媒体的逻辑。”

  在罗振宇微博传播的过程中,还有以下引爆点:

  潘石屹:“本人愿意投资100美元,为了新秩序的到来。”

  财经作家吴晓波:“瞧这个罗胖子。给力!”

  著名主持人王利芬:“支持媒体人自谋职业,自我发展,自控命运,自娱自乐不自恋!”

  著名经济学家巴曙松:“一千人,一百美元,目标简洁清晰 。”

  微博名人五岳散人:“自媒体啊,我这个算自媒体么?如果算,我报名候场。”

  微博网友留给罗振宇的2000多条评论,其中绝大多数给予了非常正面的回应,也有如@中青报曹林 等一些传统媒体人对自媒体的前途表达了怀疑,但微博评论中比较多见的谩骂攻击完全不见踪迹。

  但很多传统纸媒人在微博上的表态相对有所保留。比如《创业家》杂志的创始人牛文文就回应说:“老罗你说得这么玄乎,不就是咱文化人练个摊儿创个业嘛。”

  也许是巧合,《中国青年报》恰好在今天发表了一篇题为《“自媒体”是个被夸大的概念》的文章,称看好自媒体是“在信息喧哗众声狂欢的时代充满蛊惑人心的力量”。

  自媒体,是一个被夸大的概念吗?是一种蛊惑人心的力量吗?是玄乎其玄的吹嘘吗?还是罗振宇所描绘的媒体的未来?截止到发稿时为止,多家基金和天使投资人表态愿意踊跃参与。已经有资深互联网观察人士程苓峰和微博达人五岳散人报名共同上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大师谈(4)
后一篇: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