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尚书谱[30]:工部尚书雷礼
(2015-10-06 20:13:00)
标签:
文化历史三命通会子平命理星座 |
分类: 古今名人命谱 |
雷礼(1505—1581):明弘治十八年九月十三日巳时(1505.10.19),寒露后十天生。字必进,号古和。祖籍江西丰城,生于建安璜溪。明嘉靖十一年(1532)登进士,任福建兴化府推官、吏部验封司主事、考功司员外郎、南膳郎、太常提督、顺天府尹、工部右侍郎、右都御史。嘉靖三十七年(1558)升任工部尚书,督三殿大工。嘉靖四十一年(1562)九月,三殿竣工,改奉天为皇极,华盖为中极,谨身为建极(今故宫太和殿)。工部上奏有功臣吏覆稿六册,奸相严嵩恨其不附己,匿其名不奏。后加升太子太保,既而加太子太傅。嘉靖四十五年(1566)晋升少保,既而晋太傅柱国。著有《大政纪》36卷、《列卿表》139卷、《南京太仆寺志》16卷、《阁臣行实》8卷、《列卿纪》165卷、《真定府志》32卷、《镡墟堂稿》20卷。明万历九年(1581)7月卒,赠太保。(《明史》有传)
雷礼:乙丑 丙戌 甲午 己巳
甲生戍月,巳午会而透丙,时干透己,本食神生财格也,但日元了无根气,有从气之势。支逢二土,乙木远隔,去生丙火,甲己相合,可入甲己化土格。从儿格,只要吾儿又生儿,与化土格意境一致。因命中火多无水,化神过旺,燥气太重,宜用金泄之,亦喜丑之湿土润命局之燥。食伤强旺,则智慧超群,有设计天赋。甲己化土,则对土木建筑独有造诣。化格之人,格低者容易变节,格高者则能左右逢源,好听叫“识时务者为俊杰”,不好听叫“墙头草,随风倒”,皆因岁运变化之故也。雷礼本是严氏私党,当严嵩失宠,他便迅即倒向徐阶,可谓严党倒戈的前茅。但就个人命运而言,识时务,则不惹祸,反而容易在官埸激烈争斗中成为“不倒翁”。雷礼就得益于命入贵格并以火土金为用。
命主六岁启运。初运乙酉、甲申,泄化神之旺气,秀气勃发,学业优异。癸未运,丑未戌三土犯旺,化神愈真。壬辰年(1532),四土会聚,天透壬癸而取燥,贵气弥真,考中进士,当年任福建兴化府推官。己亥年(1539),调任宁国府推官。壬午运,南方火地,化神通源,用临旺地,仕版连登。壬寅年(1542),寅午戌三合火局,食伤秀美,壬水止燥,升任吏部验封司主事,后任考功司员外郎、稽雄司郎中、考功司郎。但午火穿丑,食神虽美,而穿丑中辛官,春风得意时难免得罪人,在吏部任职6年中,由于为主官出谋献策,而遭权贵排挤、闲赋。后因按台刘公知其才干,授他修郡志,于嘉靖二十七年戊申(1548),金泄土气,才改任南膳郎。次年己酉,升两浙宪付提督学正。辛巳运,化神旺地,丙辛相合,依然美运。壬子年(1552),子午相冲,但子丑合而解冲,改任北太仆。癸丑年(1553),湿土滋润,升任太常提督、顺天府尹。此后,流年一路东南,官职连升。甲寅年(1554),寅午戌三合,格局大美,升工部右侍郎,奉御书督修天寿山;两年竣工后论功加官二品服俸,后任左侍郎。丙辰年(1556),奉旨督修卢沟河桥。丁巳年(1557),升任右都御史。其时故宫三殿和午门受损,又奉旨督修。他节省开支,苦心恤民,节约数百万两。戊午年(1558),任工部尚书。但因命岁运食伤火气太旺,难免遭官嫉妒,改调到左院的前任尚书就是不肯交印。庚辰运,庚杀透干,合掉劫财乙木,辰戌相冲,冲旺众库,库者房屋、殿堂也。是运亦官亦工,奔波于建筑维修之中。辛酉年(1561),丑酉合贵,金化众土,化气生儿。皇上知其当了两年尚书,印章尚未交割,大怒,责其前任尚书速交。是年万寿宫又遭灾损,雷礼督修三个月竣工。壬戌年(1562),辰戌冲旺众土,加升太子太保,既而加太子太傅。丙寅年(1566),木生火旺,寅午戌三合,晋升少保,既而晋太傅柱国。这步运中,雷礼在工部任职时,奉旨督修的工程计有:陵工,卢沟桥河工,三殿朝门,玉熙宫,万寿宫,玄熙、承华、宝月三殿亭工,张家湾城工,洪应坛殿工,万法宝殿、紫极殿、寿清宫、紫宸宫等重大工程和皇宫的修膳。但庚辰运,毕竟七杀透干,人生功成名就后,贵在激流勇退。明穆宗即位后,雷礼要求引退,穆宗眷留不准,但雷礼看到朝中奸相当权,先后十三次向皇上请求引退,直到隆庆二年戊辰(1568),才获准归里。
雷礼七十六岁进入己卯大运。卯是土之死地,木之旺地,化神气死,化格即破,人生的仕途风光,亦就过完了,但卯戌合火,并不影响身体。雷礼定居故里十三年,仍保持晚节,述作不倦。大运岁刚交戊寅,流年辛巳(1581),日元得禄栽根,化气断然不化,则寅午戌三合火局,焚烧甲木,流年巳火又来助火,众火昌盛,是年七月辞世,享年八十七岁。皇上谥赠太保,遗棺祭葬,赐白金锭银、奇宝为葬礼。原配李氏和继配张氏,俱赠一品夫人,再继配涂氏累封一品夫人。
【相山按】雷礼此命亦官亦工,是明清建筑艺术的主要开创者,明代建筑大师。主持修建了“明十三陵”“明故宫”等一大批经典古建筑。“样式雷”建筑世家的成果,就是在雷礼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雷礼主持修建的明十三陵为建筑清东陵与西陵提供了样板;清康熙年前重修的“样式雷”建筑清宫三殿也是在雷礼修建明宫三殿的基础上重建的。在我国建筑史上,雷氏家族的贡献堪称一绝。目前,我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有1/5是雷礼和“样式雷”世家的成果,如故宫、天坛、颐和园、十三陵、东陵与西陵,及承德避暑山庄等。2005年,明代建筑大师雷礼诞辰500周年纪念会暨“样式雷”世家建筑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江西举行,近百名来自北京和各省市的专家学者以及雷氏宗亲后裔与会,一同纪念了这位建筑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