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子平阅微笔记(0):引子

(2013-09-16 11:18:29)
标签:

德堂

命理

才是

跟贴

书本

分类: 子平论命笔记

子平阅微笔记(0

 

 

 

作者:王相山

 

跟我学子平的学员中,九成的基础都是学旺衰论命的。

不论你们的师傅是盲派,还是什么新派,本质都是论日元旺衰。你们走过的路,正是我二十年前所走的路,你们所经历的曲折,正是我所经历了的曲折。有的呢,什么师傅也没跟过,什么都看,也不知这派那派,论起命来乱麻一团,语言就如破旧零件组装的汽车,什么牌儿都有。都是兴冲冲地进去,却痛苦地出不来了。

你们都经历了与我一样的困惑,转而跟我来学子平。这是对我的认可,也是让我最感动的事。能来者,皆缘分也,不管缘深缘浅,缘长缘短,我都真心爱你们,拥抱你们。你们中,有的来的早,有的来的迟,总体来说,已过了半年多时间。我也细心地观察了你们半年,体验着你们的心理路程。你们最痛苦的莫过于洗脑,丢掉过去的理念,重新认识过去,认识未来。

有缘走到一起,若能让你们少走点弯路,少一点痛苦,这是我的幸甚。若有青出于蓝,超我前行者,更是我的自豪。但是,师傅领进门,造化靠个人。同样的书,同样的老师,有的考了清华,有的考了本科,有的却回到了老家,进不了大学的门槛。就因为个人的天赋不同,悟性不同。我知道,跟我学子平的结果也一样,看着同样的《格局决定命运》,但各自命运的道并不相同,有的可能会出来,独当一面,有的可能成为大师,名流华夏,有的可能还会痛苦,走不出来。

八字为玄妙之学,众妙之门,非人人能懂,人人能进。子平命学,经典的古籍虽然有《子平真诠》《三命通会》《神峰通考》《渊海子平》等,但自古都是传书不传诀,传诀不点窍。风水更是如此。千年传承,要么家传,要么师授。自学成才,除非有极高的天赋加天道酬勤的信念。

我的《格局决定命运》,上册是对《子平真诠》基础部分的评注,是引你们走进《子平真诠》的,下册是格局详论,是对古籍取伪存真、系统研究的成果。没有那本古籍对命理格局的研究,有这样系统与经典了。但是,老师尊古而不复古,创新而不另立门派,当什么这派那派的发明人,狂赚眼睛与钞票。我只是用我的学习成果缩短你们走进子平的距离。按理,读懂了《格局决定命运》,你们再读任何古籍,就有了鉴别能力,就都不会走弯路了。

但是,一本书阐释不了所有的古籍,点不透所有的窍诀。子平古籍中还有大量的前人未能研究透彻的问题,需要我们继续前行,继续叩问。你们的头脑中还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清理,需要打扫,就如你们的手机垃圾,需要时时清扫一样。但是,凡学来的东西,真正要丢弃,要放手,却是个痛苦的过程。不丢吧,食之无味,丢吧,鸡肋样的瘦骨上还有一点油水。真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啊。

其实,我所言的“丢”,和要你丢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错误的思维,要你弃的,不是基础,而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另有学旺衰的,就跑来问你们,王老师的东西就是真的么,你们说,“万变不离其宗”。对,正是这个“宗”,让我们困惑,让我们痛苦,有的学了一辈子,也不知道那个“宗”,才是真正的“宗”。盲派说盲派是宗,旺衰说旺衰是宗,格局说格局是宗,好多的“宗”用绳儿(纟)拴起来,就成了“综”,真是“错综复杂”啊。

这个“综”与“宗”,也引起了我的思考,除了给你们教材,学员群中交流,应该为你们再做些什么呢?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大家一起共勉,一起努力,周围“综”这个字,一点点剪断绳系,取掉勒绊,取掉“纟”,是“综”真正地回归于“宗”,认识真正的宗师(子平),学会真正的宗法(格局)。

于是,就有了《子平阅微笔记》这个系列。当我听到有的学员已经反复读了五六遍书,还在读,说老师的书要一字一句读,读一遍就有一遍的收获,真的很感动。是你们勤奋与刻苦的态度,执着追求的信念与精神,对老师的认可与厚爱感动了我。没有你们的感染,我产生不了写这个系列的想法。从这点上说,真的感谢你们,再次抱抱你们,不是熊抱,不要怕!

具体内容上,我想重点对怎样认识子平、怎样学习子平、怎样运用子平的问题,和大家交流;其次,对《子平真诠》等古籍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新问题,新体会,新认识,毫不保留地奉献给大家。或者,是对有特色的八字的点评。一方面,是我对学习子平、学习阴阳五行的进一步梳理,另一方面,也给大家提供新的学习材料,新的认识视角,新的思维方法。书本上有的,人云亦云的东西,一律不谈。好多东西,都是思古人之未思,考古人之未考,识古人之未识,观点新颖,视角独特的一些东西。当然,因其独特与新颖,错误就在所难免,甚至有以偏概全之嫌,希望大家珍惜,共同探讨。

这个系列的风格,我想用自由的写作风格,想到那儿写到那儿,想起什么问题,就探讨什么问题,无拘无束些,自由自在些,如品香茗,如赏风景,不要累了自己,也不要累了大家。所以,内容上不会有系统性。也不想设想章节,谋划篇幅,能写多少写多少,一个问题没写完,想睡,我就睡了,没有切听下回分解。等那天不想写了,各位会意地笑笑就行,不要问,王老师,怎么真的就没了下文呢!

这个系列将在我的新浪博客与腾讯空间同时连载,希望我的学员们,与我有缘的喜欢子平的朋友们,收藏我的新浪博客,在新浪博客上经常跟贴留言。腾讯的跟贴垃圾太多了,不是黄,就是色,广告太多,垃圾太多,所以,我把Q友之外的评论功能都关了。你们的跟贴,是对我最好的鼓励,你们的留言,是我加油写作的动力,就如歌迷的掌声是歌星的动力一样。

是为清茶,请你品尝,是为引子,请你入腹!

 

2013916日于厚德堂)

 

子平阅微笔记(腾讯版)

 

子平阅微笔记(0):引子;

子平阅微笔记(10:格局与旺衰的本质区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