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的故事
(2012-12-24 09:04:59)
标签:
德堂自性包裹后娘恶果文化 |
分类: 文化散文随笔 |
关于佛的故事
有位老板很信佛。张掖人。
游名山大川,进古寺名刹,总要请尊佛回来。
逛古董地难,去西藏拉萨,见有被冷落的佛,总要请回来。
不管汉传,还是藏传,不管观音,还是罗汉,见佛就请。
十几年下来,家里专门设的佛堂供满了佛,大小胖瘦,笑怒嗔痴,二三十尊。
但是,老板的生意一直不好。总是家里一有点钱财,就出事,就赔。
他不明白,自己心虔意诚,请了这么多佛,为什么佛祖并不保佑他。
我不信佛,但佛的道理,我懂的。一看全明白了。
一是请的佛太多了。佛如父母,亲生的只有一位,再多,就都成养父后娘了。父母太多了如无父母,因为父母也忌妒,爹娘多了,就会三推四靠。何况,三个和尚没水吃,没人上班,为你祝福。佛也一样。
请神容易送神难,想法儿把多余的佛送到寺庙。办法你有的。
二是只请佛不上香。佛如爹娘,要吃要喝。父母与儿女,一个在家侍候,一个在外工作,最亲的,不是在家侍候的,而是在外不侍候爹娘的。守在身边侍候的,三百六十天,天天做饭侍候,天经地义,但若有一两顿,你耍了脾气,生了闲气,没做饭,没侍候,就把父母得罪了,从此对你心怀恨意,说你不孝。远在外边的儿女,长年来不了,没给爹娘做过一顿饭,爹娘却很想念,吃着家里儿媳的饭,心里念道的,祈祷的,却是外面的儿女,逢年过节回来,亲热的很。
在家侍候的,就如请了佛的,天天上着香,一顿不上,佛也会生气。
在外不回的,就如不请佛的,天天不上香,佛祖心中留,佛也不生气。
既然请了佛,就得按时上香供奉,不敢断顿。
佛度天下人,得先吃饱喝足。佛都饿的眼冒金花了,还有气力保佑你么!还有能量祝福你么!所以,寺庙要人气旺,香火盛。
佛争一柱香。佛比官员好侍候,只争一柱香,只要一个果,就够了。
天天上不了香,那就形成习惯,形成规律。
初一,十五,必须的,佛也会原谅。
心静了,德厚了,一切就都顺了。
【乙】
快二十年的事了。那时我娘还活着。
我刚结婚,初为人父,小家诸事不顺。娘就在老家请了神婆讲迷信。
神婆说,你家的人在外面供了佛,却圈着,不给吃,不给喝的。那佛,不敢送寺庙,你得把他请回来,上香,供着,才安。
我娘左想右想,没想明白,一家人,不信佛,那有外面供佛的?
家里供的只是爷爷奶奶的神主,和灶王爷的神位。
一次,我下乡,路过老家看爹娘。娘问,你是不是在家里供佛了?
我说,没有啊,你儿子还是党员哩,怎么会信佛供佛呢?
娘说,若有,就请回来,我替你们上香。回到城里,把此事说与老婆听。老婆忽然记了起来,对啊,玻璃柜里,不就有一尊工艺品佛的。
跑到书房一看,果然。这才记起,结婚前,打了家具,做了个玻璃博古柜,空空的,没摆的,就去工艺用品店,购了四匹唐三彩马,一对青瓷童男童女,一个挑柴,一个担水,小巧玲珑,甚是好看;还有一尊观音,站于莲花宝座,手持柳叶,撒着圣水,望着慈眉善目,也就买了回来。一起摆到柜子里了。玻璃门一拉,完事大吉。一关就是多年。
那时,我不明白,神婆怎么就能算出家人在外面供了佛呢。
等到初一,老婆把观音从柜子里请出来,第一次给观音上了柱香,还虔诚地给观音叩了头,道了嫌,忏了悔。然后,把那对童男女也请出来,用红布小心地包裹了观音,包裹了童男女,送回老家。
从此,老家的供台上,观音摆在了主位,左右童男童女侍候。再左,是爷爷奶奶的神主,再右,是灶王爷的牌位。母亲上香,也就多了一个香炉,一柱上给观音,一柱上给爷爷奶奶,一柱上给灶王。父母都去逝后,香由老三的媳妇接着上。香呢,也多了一柱。观音一柱,先人一柱,父母一柱,灶王一柱。
慢慢地,明白了好多事,上香,不仅仅是对先人的怀念。
佛有灵性。衙门口的狮子也有灵性。这与你信不信佛,无关。
凡有灵性的神佛,动物,不敢乱供,乱摆。
【丙】
有个朋友,开了一家小店。
开业时,我下乡,未能去放炮庆贺。叫我闲了过去转转。
周末,我去上街,偶然看见,走了进去。
店里冷冷清清。半墙里钉一块板,板上供着武财神。
关公坐下空空不实,怒目睁圆,挥着大刀,朝着门外。
蜡炷红红的,还有扑扑的火苗,香头也着的红红的。
猛看香火不断,细看都是假的,蜡是电灯炮,香也是电灯泡。
商家可以忽悠你,但你不能忽悠财神。
不供财神,倒无所谓。供了,就请上一柱真香。
人们不懂,上香的过程,就是修心,就是以诚待客的过程。
可惜,给财神点电灯泡的店铺,满大街,到处都是。
【丁】
供佛,得有供养具。
供花,不是供佛菩萨看的,花表修因,提醒你时时要修善因。
供果,不是供佛菩萨吃的,果表善果,是“种善因,得善果”。
蜡烛,不是给佛照亮的。蜡烛是要你燃烧自己,照耀别人,舍己为人。
上香,不是供佛闻的,香代表戒定慧,“戒定真香”。 戒定慧是真香,性德之香,让你看到燃香或者闻到香的气味,就想到自己要修戒定慧。
一切供养具里,最重要的是供水。透明的一杯水。水代表清净平等觉。看到水,我们的心要像水一样平静,不起波浪;要像水一样清净平等。
供具都是表法的,都是启发自性的。晓得这个,你才懂得供佛。
上香供佛的过程,就是修心积善的过程。
如国有国法,党有党章,天天学习,才能时时警醒自己。
有法不依,有章不遵,胡作非为,就如供佛上香而又做恶一样。
到头来,只能是法网恢恢,种下恶因,结个恶果。
礼佛,上香,供水;
学习,遵纪,守法。
都是一理。
【戊】
经上说:一切众生皆是佛。
财神供到上位,是要你对凡来店的顾客,至诚至敬,而不欺诈。
对一切人事物至诚恭敬,你就是菩萨,你就是财神。
把每一个众生都当作佛一样地恭敬,这叫真供佛。
把每一个顾客都当上帝一样地恭敬,这叫真供财。
如是,大吉大利!
如是,财源滚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