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产说范宣子轻币

分类: 不遐遗 |
《子产说范宣子轻币》(题目后加)——《左传》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
“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若吾子赖之,则晋国贰。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何没没也!将焉用贿?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诗》云:‘乐只君子,邦家之基’,有令德也夫!‘上帝临女,无贰尔心’,有令名也夫!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是以远至迩安。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而谓子‘浚我以生’乎?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宣子说,乃轻币。
范宣子(晋卿)当权,诸侯向晋国贡献的负担很沉重。郑国的人把这事看作忧患。二月,郑国国君往晋国,子产(公孙侨,字子产,郑国大夫)委托书信给子西(子西随郑伯如晋),带给范宣子,信上说:
“您为政于晋国,四邻诸侯没听说(您的)的美德(令:善,美),却听说(向诸侯索取的)贡纳很重,我呢,对此很不理解。我听说君子掌管国家的,不是担忧没有财物,而是担忧没有好名声。说到那诸侯的财货,聚集在晋公室,那么诸侯就会离心离德;如果您的私家依赖这些财货,晋国人就会离心(当时范宣子当权,所以有可能占据诸侯的贡物,而使晋国其他贵族因不满于范氏以权谋私而怀有二心)。诸侯离心离德,晋国受到损害;晋国人离心离德,您的私家就会受到损害。为什么昏昧糊涂呢?那时如何使用贡物?说到那好名声,是载德以行的车子;德行,是国家的根基。有基础就不致毁坏,为什么不致力于此呢?(在位者)有美德就能与大家共同享乐,众人快乐就能统治长久。《诗经·大雅·大明》说:(获得拥护而)喜乐的统治者(只:句中语气词,可译为“啊”),是国家的基石,是有美德的啊!‘上帝监护著你(武王),人民就不会对你怀有二心’,是有美名的啊!用‘恕’的思想来显示美德,那么好的声誉就会载著美德传播推行,因此远方诸侯来归附,近邻诸侯能安心。难道不应该让各国人都说您‘您确实是我们的养育父母’,却要让人们说您‘您榨取我们来养肥自己’吗?大象有牙齿而使自身遭受围猎,这是因为象牙珍贵可以作为财物啊!”
范宣子很高兴,于是减轻了诸侯的进贡。
“令”是“命”的本字。令,甲骨文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A--renti==/--CA3--kou(zu)--/022ling/11jia02.gif(人,等候指示的下级
),表示上级指示下级。
如,一个女子对着一盆水在照镜子,有的甲骨文突出了头发,更像是手持铜镜在整理自己的头发,这样如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对照着镜子打扮自己,于是如便有了遵照的意思,遵照镜子里的模样理顺头发。《柏舟》里面有一句: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前一篇:卜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