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官员勿将赈灾善举变成作秀舞台
(2013-05-03 07:44:43)
标签:
杂谈 |
分类: 街谈巷议 |
4月25日,满载大米和饮用水的4辆爱心大货车驶离冰城,开往四川芦山地震灾区。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张显友为车队送行。从四川芦山灾情发生至25日15时,哈尔滨市红十字会共接收社会各界捐款73万元,物资总价值174.8万元。(哈尔滨日报)
新闻见报后,引发网友众多质疑之声。其中香港资深媒体人吕催谷更是针对近距离的照片对比和详细的事件经过,一针见血的在微博中指出赈灾仪式乃是一场《赈灾?作秀、骗媒体、伤百姓!》的闹剧。同时向哈尔滨官方提出了三个严肃追问,批评矛头直指哈尔滨政府的个别领导。虽然哈尔滨市有关部门通过新华网回应了部分质疑,然而网友们还是觉得有如死鱼被哽在喉,煞是难受。
纵观这场由哈尔滨市政府部分领导跟该市红十字协会共同合作导演的“赈灾秀”,明显存在三大败笔。
第一大败笔,政府积极赈灾的力度被无形打折。在4辆爱心大货车遭受网民质疑后,哈尔滨红十字会立即解释第四辆大货车装的是2850箱,3.42万瓶矿泉水。550毫升/瓶、12瓶/箱
第二大败笔,百姓真情赈灾的热情被有意折腾。雅安地震,伤亡累累,损失惨重,举国情牵。救灾有如救火,多一分钟迟延,灾民就多上一分风险;早一分钟将食品运到灾区,灾民就早一分钟摆脱饥饿。时间就是险情,时间就是生命。可是我们的个别政府官员与个别红十字会领导,在这争分夺秒之际,不是如何竭尽所能的抢时间,而是忙着怎样安排“道具车辆”入场,忙着怎样组织媒体记者与参会群众陆续报到,忙着怎样陪伴领导前呼后拥。寒暄、握手、拍照,样样都是官场套路,发言、讲话、合影,处处皆为仕途文章!涸辙之鱼,急盼滴水活命;灾区应急,怎能怠慢拖延?
第三大败笔,官员有心赈灾的诚意被狠狠掺水。近距离的观察赈灾现场的哈尔滨官员众生相,同情灾区心情难过者有之,表情严肃面露哀思者有之,事不关己应付敷衍者亦有之。其中,最为“得瑟”者莫过于哈尔滨市红十字会张显友会长,其双臂横伸比螃蟹更螃蟹,其一脸笑容比弥勒更弥勒。富有社会良知的网民发出了直指官员灵魂的质问:赈灾活动既不是一幕轻喜剧,也不是一场脱口秀。张显友会长,您因何而笑?笑从何来?面对香港媒体人吕催谷指出五常副市长张金华专车开道将哈尔滨副市长张显友送至数十里外的高速路口,是否符合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笔者更是欲问,目睹雅安之满目疮痍,忧虑灾民之生存多艰,作为省会城市的副市长、红十字会的大会长,您咋能笑得如此开心?此情此景,您让那些日夜不眠不休地战斗在雅安抗震一线的党政军民情何以堪!(完)
刊发本文新闻媒体
香港紫荆网
http://www.zijing.org/htmls/guancha/453927.shtml
台湾今日网
http://news.jinrw.com.cn/GB/20130503/61999.shtml
http://opinion.gscn.com.cn/system/2013/05/03/010335177.s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