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8、谈谈尹长友诗词(一)
(2025-06-10 15:02:30)
标签:
诗评 |
谈谈尹长友诗词(一)
一、政治抒情诗代表作
1、《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圆梦中华》
以政治时事为主题,表达对国家发展的期待,以“蓝图”喻国家发展愿景,如“金秋喜讯报罗山,廿大党会谋发展。跨越百年绘蓝图,不忘初心把梦圆”。
该诗发表于2022年,紧扣党的二十大召开,展现作者对时代主题的敏锐把握。
《犯我中华必败》
卒章显志:常在尾句点明主旨,符合“从尾句了解主旨”的鉴赏路径,语言自然直白却充满力量。
2、《防疫抗疫
标杆》
二、自然与地域文化代表作
1、《灵秀罗山》序列
自然山水类系列
包含多首描绘河南罗山风光的诗作,如:《浉淮合流(9)》:“浉弯淮曲汇孜口,一泻千里同清浊”展现水系交融的壮阔;《竹河古渡(10)》:“舟楫桨声筹佳音,竹河古渡宛如歌”还原古渡口的繁忙场景;用“楠竹排筏往来过”等意象展现罗山自然景观的灵动与历史底蕴。其文风“自然流畅不饰雕琢”,注重传递对故土的热爱。
《九里雄关(11)》《鸡笼蕴秀(12)》等则通过地理意象传递历史厚重感。
《龙潭灵迹》《九里雄关》等组诗,将地理景观与历史传说结合,如“擂鼓台上羊打鼓”展现地域文化特色,体现了作者对家乡山水与人文的深厚情感。
2、托物言志:《桂花》以桂花象征坚韧与奉献:“枝繁叶茂花盛开,何惧雕虫天敌害。信念执着终不悔,满园清香满园爱”。“信念执着终不悔”既写桂花凌寒绽放的品性,喻高洁品格,又隐喻扎根边远学校坚守岗位的育人精神。此诗抓住了“物-情-理”的递进逻辑,体会其从具象到抽象的升华。语言质朴而寓意深刻。“满园清香满园爱”将嗅觉体验(实)与抽象情感(虚)结合,托物言志。
3、咏物抒情:《落叶杉》《小草》“日暮黄昏野草枯,秋风无情再戏朽。望穿秋水有希冀,生生不息又一秋。”等则借自然物象抒发生命感悟,通过咏物传递哲思。
三、情感与人生感悟代表作
《离别情》通过秋景抒写离别愁绪:“芳草萋萋满目秋,累累硕果挂枝头。一怀愁绪何人诉,长別依依热泪流”。此诗多次发表于不同年份,是作者情感表达的代表作之一。“芳草萋萋满目秋”以实景渲染萧瑟氛围,而“一怀愁绪何人诉”则虚化情感,形成物我互映的抒情结构;“累累硕果挂枝头”既描绘校园秋景,又自喻取得丰硕教育成果及产生的社会价值。
《悼陈公》表达对逝者的哀思:“陈公一梦竟自在,欲语先泪同悲哀。春风秋月寻常度,人去楼空化尘埃”。此诗悼念陈光强副县长。该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属于“缅怀纪念”类佳作。
《离别情》《生日有感》“
春播秋收碌碌忙,人间八月好风光。饱经风雨精神旺,且听风吟看夕阳。”等以个人经历为切入点,通过秋景隐喻人生聚散,情感深沉而细腻,
《赠施玉树先生》“青松蕴高洁,寒梅有风骨。香墨涵心雨,虚怀若深谷。”酬唱诗作展现文人间的精神共鸣。
《退休》
“芳华留不住,岁月已白头。快乐常相伴,平安度晚秋。”此诗以简练语言表达退休后的心境,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亦蕴含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
四、获奖与影响力
《怀念》《观天元南路夜景》:获2021年华夏杯全国诗词大赛三等奖。
《新时代颂歌》:多次发表于教育类微刊及诗赛,反映作者对时代精神的弘扬。
2023年在"迎国庆·颂罗山"诗词大赛获优秀奖;2024年在"罗山县纪念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90周年诗词大赛"中获三等奖。
后一篇:4549、尹长友诗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