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河南省豫东地区的数万名普通的一线教师,在工作岗位上辛辛苦苦,呕心沥血,起早贪黑。工作辛苦不算苦,做老师的最害怕的是职称评定之苦。因为教师的职称评定之路就是一场人间炼狱之路,这条路是老师用一张张人民币铺起来的路,在这条路上老师精神上要受到百倍的折磨和煎熬,在这条路上有多少人对老师们百般苛刻,捞取老师微薄的工资。
我们来一起看看这条路上发生的故事吧!
河南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基本上分为四个级别,刚参加工作的老师被定为三级教师,工作到一定年限后自然升为二级教师。从二级教师评为一级教师、一级教师评为高级教师过程就复杂多了。
2014年之前评审基本条件是老师要有优质课证书、个人先进表彰证书、论文证书、辅导证书等。根据你参评的级别不同,这些证书的级别也不同,花的钱数也不同。也就是说参评高级教师的证书的级别要求也很高。老师准备这些证书靠的不是自己的教学能力,因为你再有本事,不花钱,你休想说事,没有人会理你。老师为了能顺利拿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就准备好一张张百元大钞,要舍得花钱,才能把事情办圆满,否则会事与愿违。
一、各种条件的准备之路
优质课的评选过程
第一关:学校
有学校推荐你参加县级优质课评比。如果你想参加此项评比,需给
负责此事的领导买些礼物或请他吃饭,否则不会有人理你。第二关:乡镇中心学校
中心学校有一批礼托趁此机会向老师收钱
,每位老师要交500至1000元,不交钱你的优质课就要泡汤了。第三关:县基础教育研究室
县级优质课证书、地区级优质课证书的发放权利都被教研室的工作人员所掌控。老师要想如愿,需要礼金2000—3000元左右,省级的,国家级的花费会更高。这样下来,一个优质课证书的获得最少需要4000元。
个人先进表彰的获得过程
教师个人先进表彰有: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名师、文明教师、学术技术带头人、骨干教师等。
农村教师要想有乡级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证书,要给中心校长送2000元,要需要县级的需给中心校长送5000元。市直学校的老师要想县级表彰也要给校长送礼金3000元左右。要想要省级文明教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的证书,在县教育局有关部门要花50000元左右,在教育局还必须有人情关系,要不然花钱也买不来。现在价格在逐渐上涨。
论文证书、辅导证书的获得过程
论文证书、辅导证书的获得相比较要简单些,有关刊物只要你拿些钱,就可获得,不受当权者的控制,花钱一般在300—500元左右。
既然准备条件的路上这样伤钱,那老师为何还拼命往这里挤呢?也是因为钱。因为老师工资的多少和干工作的多少没有任何关系,只和职称的高低有关,只要你的职称级别上去了,工资也就涨上去了,特别是成为高级教师后,工资上涨幅度会很大。正是因为这样,当权者看中了老师的软肋,所有的事情都和职称评定挂钩,对老师大肆搜刮、盘剥。老师们看到评为高级教师后就可以一劳永逸,都拼命往这条路上走。
二、参评之路
教师工作到一定年限到了参评一级教师或高级教师的时候,老师们争先恐后,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每年县人事局对每个乡镇、每个市直学校参评人数都有名额限制,僧多粥少啊,谁不想喝粥啊?怎么办?参评基本条件谁都够,要想争取到名额只能用钱去砸。老师与老师之间为争名额反目成仇,甚至大打出手。
乡镇中小学老师给中心校长送礼有5000元已涨至10000元,市直中小学老师要给校长送5000元左右,谁拿的钱多就让谁参评,钱少的靠边站,副校长之类的也要有所表示。填表期间,老师们还要拿出1000元
左右请领导吃饭。
一场钱与权的交易就这样每年都在上演着,而且是越来越变本加厉。贪婪的当权者,被奴役的老师们,醒醒吧!时代在呼唤千千万万个鲁迅站出来,别再彷徨了,呐喊的时刻到了,老师们勇敢的站起来吧!我们接着往下看:拿出很多钱甚至是半年工资的老师终于如愿以偿得到填写评审表的机会,痛并快乐的填写着自己的信息,同时也要准备好去迎接下一场的洗礼。所有表格填写结束后,到教育局报表,老师要交些表格费(相当的贵)、评审费。这些都是小意思,最可怕的是到了县人事局职称科,职称科科长借此机会发大财。他们对老师上交的材料要逐一审查(这本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发现有问题,给你打电话让你过来,你就得拿出2000元左右给他们,他们才能给你修正,更可恨的是你的材料没有问题,他也会人为的给你制造麻烦,让你拿钱。这个时候人事局给你打电话,谁敢不去?否则所有的事情都会泡汤。
到了评审的关键时刻,那么多的钱都花了,谁还会在乎这些钱呢?每年一次的教师职称评定都会给这些人带来30到40万的收入,数字惊人呐!那可都是老师们的血汗钱呢?要知道老师的工资一个月才2000元多点!在评审过程中,评委们也想趁此机会榨取老师的钱财,可怜的老师此刻智商绝对为零,谁要钱都给,害怕万一出意外,花钱消灾啊
,花钱买心安。
有位老师因为少花1000元,结果评审没通过,所有的钱都白花了,还受到领导的羞辱和老师们的嘲笑,这位老师难过的睡了三天三夜;还有位更可怜的老师因为说了句实话,被当权者知道了,当权者对他百般刁难,因为参评一级教师被耍弄了四五年,毕业证、任职资格证、教师资格证等证书被用订书机定了一圈(当然是钉在一起),评审表被乱涂乱画,结果可想而知。
三、变换之路
2014年河南省教师职评政策改革了,老师们又着实的被愚弄了一把,老师们为准备职评的证件几乎全部作废,论文证书、辅导证书已被淘汰。这一政策规范了证书的来源,同时也巩固了当权者的垄断地位,优质课证书须是基础教研室的,电教馆的要有“信息融合”字样的,之前所有的花费付之东流,待重头收拾旧山河,朝天恨,不知恨谁。太悲壮了!当权者太喜欢新的政策,赚钱的机会来了。在新的职评政策第三条必备条件中,老师参加职评要有课题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这些活动的证书。老师们积极性空前高涨,为整理材料耗时半年之久,其实对于教学工作毫无意义。这些材料拿到教研室是没有人看的,他们这些人才懒得看,况且他们什么都不懂,他们只看谁交的钱多,拿1000元的给你个县级证书,拿2000到3000元的给你个地区级的证书,获奖的等级全靠钱的多少来衡量。
钱从老师的口袋流向当权者的口袋,真正体现了它的流通性。这些当权者也很小心,中间没有介绍人,他也不会收你的钱,他们既要收钱还要保证自己的安全,以免有人举报他们。老师们又想办成事只好想法设法托关系花钱。可怜的老师们呀!仁慈的上帝啊,快来拯救他们吧!让他们脱离苦海,专心教学,要让老师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而不是围绕职评去浪费金钱和精力!
高级教师的评审工作有省人事厅职称处负责。从2014年开始高级教师的评审工作增加一项新的环节:讲课答辩,制定者的出发点是为了打假,也就是说在后勤工作不带课的老师是很难通过的,可在评审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专业不对口的一线老师是很难通过的,在评审过程中有10%到20%的硬性淘汰,也就是说所有老师讲课答辩都及格了也要淘汰10%到20%,参评老师为此要准备半年之久,讲课答辩的内容是随机性的,老师抽取的篇目熟练,答辩内容简单,便能顺利通过,否则就会被淘汰。
有的老师心理承受能力差,讲课时当场晕死过去,有的老师因没有通过忧郁而死,甚至有的老师喝农药而死。在讲课答辩过程中,老师们为使自己顺利通过,大部分要花10000元找人。这一环节并没有体现它的公正性、合理性,只是更残酷的折磨了老师,高级教师的通过率很低,高一点的在70%多一些,低一点的在60%左右。千辛万苦争取到的名额浪费了,所有的钱都付之东流,老师啊,怎么才能安心教学呀!制定政策的领导们,为什么不到一线进行调研,听听老师们的心声,却要去随心所欲的控制老师们的命运?
高级还要晋档,晋档同样要各种证件,同样要去花钱。从二级教师到一级教师,从一级教师到高级教师,老师要经受两次血的洗礼。晋级晋档何时灭,愿驾长车灭却所有黑暗,给老师带来生的光明和幸福。有人为教师职评唱赞歌,因为他是这个过程中的当权者、受益者、得利者。没有教师职评就没有他发财的机会。
教师工资的多少应该和老师教龄的长短,工作量的大小有关,还要给有能力的老师更多的发展机会,让他们受到更多的奖励。职称评定到底给老师带来了什么?它的意义何在?
教龄一样,工作量一样,可就没有别人的工资高,不干工作的要比干工作的工资还高,进了高级谁还想多干活,老教师退休了工资也差别很多。老师的内心受到严重创伤。
以上所讲述内容句句属实,绝无虚言,可这样的事情不知找谁解决,不知谁能拯救可怜的老师们。一批批年轻的大学生走上了讲台,真的不想他们再走我们这些老教师的路,希望他们能在工作岗位上愉快的幸福的工作。
国家的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可教育的希望又在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