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媒体考察团认为海南建设应突出本土文化
(2011-07-22 17:02:25)
标签:
海南希望之光午报国际旅游东盟国家联合日报杂谈 |
分类: 【海南播报】 |
考察团首先来到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对展览大厅、国际会议室、多功能会议厅、正在建设中的配套设施进行实地考察。 考察团成员纷纷在迎宾大厅、会展室内合影留念。得知会展中心的建成填补了海南大型会展的空白,并将作为今后泛珠三角区域(9+2)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的会展配套设施后,来自越南的一名新闻记者用不太娴熟的中文说了声“了不起”,并竖起了大拇指。
随后,成员们来到海南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参观了该公司的车间、相关工作流程,听取了英利“一期年产100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完整产业链”项目开工建设的情况介绍。据悉,该项目总投资7.67亿元,占地面积272亩,位于海口国家高新区狮子岭工业园区内。于2010年7月8日全面投产,填补了海南不能规模化生产太阳能电池的空白。来自文莱《联合日报》的记者贝振祥说,这是项很先进的项目,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撑,不愧为海口打造的重点项目。“除此之外,我还觉得这次来海南感觉非常好!空气好,设施好,人也热情好客。”他说。
来自印尼的《希望之光午报》记者TUTU,是本次东盟国家经贸记者研修班”班长。她在赞叹海南风光秀丽迷人的同时,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海南本身的优势极其所具有的天然旅游资源是举世皆知的,但是,要建设国际旅游岛关键是要突出自己的特点、亮点。比如,可以加深对海南特有文化底蕴的探究,突出海南本土文化,以加深人们对海南的认识和印象,让游客对海南的印象不仅仅停留在阳光、空气的层面上。
对于此次东盟媒体和海南媒体间的碰面,印尼《商报》市场部客户经理SONY表示出了期待,他说,作为一个由媒体组成的考察团中的一员,他期待东盟国家媒体和海南的媒体能多交流,在业务上碰撞出“火花”,也期待今后再有这样的机会来海南和同行们学习交流。
结束了海口之行后,考察团将继续前往海南三亚进行实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