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题之海南美食篇---传统美食

(2010-02-17 14:49:28)
标签:

美食

饮食

老爸茶

茶店

斋菜

海南

分类: 【吃】美食街

http://s5/middle/63d0775eg7fc647f2ce34&690

 

海南斋菜煲

斋菜,原为道家、佛家烹饪的以三菇六耳、瓜果蔬菜及豆制品为主的素食菜肴,故又称“寺院菜”、“素菜”。

配以黄花菜、腐竹、粉丝、南瓜、大薯、豆角等蔬菜,加以配料,海南斋菜煲是海南民间传统菜,主要出自琼北地区民间。除宗教活动需要外,传统的习俗为每逢农历大年初一,家家户户必吃“斋”。其次为元月初九,也普遍“拜神”吃斋。

 

斋菜的最大特点是不使用动物性原料。即使植物性原材料也是有严格选择的,基本的品种有:腐竹、粉丝、黄花菜干、木耳、黄豆腐干、甜菜、水芹、芥菜、花生米。另外,香菇、发菜等高档原料也可入列。而某些植物性原料,如大蒜、坡芹、咸菜等也在禁用之列。

 

煲一开锅,鲜滑的粉丝入口滑嫩,腐竹松脆柔软,加上南瓜、豆角和大薯的鲜味,香飘四溢。


近年来,由于素菜具有的养生功效和独特口味,进入饮食市场,大受消费者欢迎。海南暂无斋菜专营店,但“斋菜煲”却已成为时兴菜在海口多家中餐馆流行。其配制方法以海口民间传统制法为基础,略作改进,故称之为“海南斋菜煲”。


正宗的海南斋菜煲制作:

用料:
云耳10克、发菜10克、腐竹15克,粉丝10 克、黄花菜10克、冬菇50克,黑豆芽80克、甜菜100克、水芹100克、鲜荞头1毫克、黄豆腐干100克、花生仁50克、清水400克、味精10克、生抽40克、老抽少许、麻油2克、花生油500克(实耗100克)。


制作:
1、发菜、腐竹、粉丝、黄花菜、冬菇、云耳,分别浸发漂洗干净,然后滚水焯过,滤干,再分别热油炒匀,入味煨熟,待用。

 

2、黑豆芽、甜菜、水芹、荞头、分别洗净切齐,煸炒入半味;黄豆腐干切长条状,热油略炸上色,再加味料至入半味。

 

3、净锅烧热,下花生油滑锅,将全部菜料放入,下400克清水,调入适量生抽、味精、麻油,慢火煲滚透。

 

4、将煲好的斋菜分别按其原料的颜色间隔摆放入瓦煲,用中火煲滚,即可上席,油炸花生米用小碟装好随斋菜煲上。

 

海南老爸茶

 

一壶茶,一碟花生,或一二个面包,陈旧的桌凳,围着三两个打扮朴素的茶客,闲闲静静地“吃”着茶。这是海口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老爸”茶店一景。老爸茶已成为海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海口,往往找不到挂着“老爸茶”这三个字的茶店,“喝老爸茶”的说法更多的只是海口人对街头老茶馆的称呼。老爸茶,顾名思义是上了年纪的“老爸”喝的茶。“老爸”在海口话里是指中老年人,也有人说其实“老爸茶”应该写为“老霸茶”,因为海口话里,老爸是指爸爸,而“老霸”则指爷爷一辈,“老霸茶”更为贴切,但后来可能人们更多地接受了“老爸茶”的说法。

 

最早的时候,在海口,女性地位特别低微,加上终日操劳持家,无暇消遣,因此到茶店喝茶的只有男人,老爸茶店便是这些上了年纪而有家室的“老爸”聚集喝茶的地方。老爸茶发展到今天已不再是“老爸”的专利了,如今的老爸茶店云集的不仅有“老爸”,更有“老妈”,还有不同年龄段的各色男女。

 

地道的海口人,喝茶很少会去装修考究、环境幽雅的茶艺馆,街头茶店的茶香和闲适的气氛,伴随着他们从小长到大。对于不少人来说,他们的一天,从老爸茶店开始,也在老爸茶店结束。

 

海南人把“喝”茶称为“吃”茶,除了受当地方言影响外,也许还因为老爸茶店不仅提供茶水,更有物美价廉的各色海口风味小吃,品种花样多得不胜枚举,如海南粉、炒粉、腌面、萝卜干煎蛋、糖水蕃薯、芋头、绿豆浆、清补凉、鹌鹑蛋煮白木耳、木薯煎米果、煎堆、猪血杂拌等等,甜的、咸的、酸的、辣的,应有尽有,各有特色。这些都可以在老爸茶店里面一天换一样地吃,老爸茶店就像是大型小吃制作坊,虽然空间简陋,却能做出多式多样的东西满足不同口味的人的需求。可以说,小吃品种繁多的一间茶店,就像是一条小吃街一样丰富,难怪茶客们对茶店流连忘返。

茶店中,往往人头攒动,烟气缭绕,声浪汹汹。茶店的老板,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阿爸,腰间扎着白围裙,带着几个乡下雇来的小妹,笑呵呵地招呼着客人。来来往往的客人,基本上都是附近的邻里乡亲,也有偶尔路过的,大多数彼此互相认识,不必预先预约,街头巷尾相逢,“走,吃茶去”,一句话,便往茶店里钻。

 

茶客们在茶店里,悠悠闲闲,一边喝着茶,一边吃着小吃,看着报纸,或谈天说地,说着古今中外闲情逸事。许多茶客不愿意坐茶店里面的茶座,而更愿意就坐于摆在茶店外围树荫一隅的僻静位置。茶店里,服务员来回穿堂,马不停蹄,给这个添茶水,为那个端小吃,有时,忙不更迭,还会挨茶客们不留情面的怒骂和斥责。在这里,你真正感觉到顾客就是上帝,即便是点一壶几毛钱的茶,即可从清早一直泡到下午黄昏,服务员依然是服务周到,没有人敢对你下逐客令。

 

老爸茶店一天营业两个时段,分为早茶和下午茶。许多的海口人一天必定雷打不动的喝两次茶,他们已把这当作一种生活习惯。

 

三四元钱一顿早餐,低廉的价格和丰富的样式,让许多人都愿意将老爸茶店当作自己的早餐地点,家里实在无法做出样式这么多的早餐款式。

 

夏日,一个松懒舒服的午觉之后,海南人喜欢吃点东西,在海南话里,这叫“吃日斗”。“吃日斗”大概是在三四点的时候,在农村的家里,这个“吃日斗”的习惯往往是简单吃一些中午吃剩的饭菜,而在一些有老爸茶店的乡镇或是城市,“吃日斗”的地点往往改在了茶店里,而这又类似于西方人特别是英国人所喜欢的“下午茶”。

 

与早上相比,下午来老爸茶店的人似乎坐在茶店里的时间会更长些,因为经常会约上几个熟人朋友一起,趁着喝茶的时间,家长里短、生活琐事、社会趣闻,你一言我一语的聊上好久。下午,在一些颇受欢迎的茶店,几乎很难找到座位。

 

老爸茶随着历史的长河流淌而来,见证了海口的沧桑变迁,以一成不变的朴实本色随着海口人从贫穷落后奔向安康幸福。老爸茶店是海口的一道人文景观,更是海口市井平民生活的一面镜子,它映出海口的世态百相,更照出海口平民的生存状态。所以,要想了解海口,一定要走进老爸茶店,坐下来慢慢的品一品老爸茶。

 

海南炒冰

 

炒冰是海南一款非常普遍的小吃。炒冰用的是特殊的炒锅,即急速冷冻锅。这种特殊的炒锅,可以在半分钟内,将温度降到-40℃。炒冰的原料,也不是冰,而是鲜榨的水果汁。用鲜果榨汁,混合炼乳,在冷凝盘上迅速翻炒,成冰,再加入各种当季水果制成各种风味的炒冰。炒冰的关键在于取材,新鲜的水果,清香甜润,皆为天成。炒出来的冰,质地细滑,入口即化,较之冷冻机制出的冷饮,别有一番风味。


海南由于热带水果众多,所以炒冰的花色品种越来越多,如木瓜炒冰、香蕉炒冰、芒果炒冰、番石榴炒冰等。现在还盛行多口味的水果组合炒冰,如菠萝+芒果+草莓,木瓜+香蕉+猕猴桃,火龙果+杨桃+木瓜等,可以选3种水果,放在粉碎机里加奶一起打成果汁,然后倒在一个金属表面的板上,不停用2个铲子在那里翻炒,板下是制冷设备,所以炒着炒着,果汁就变冰沙了,最后盛起来满满一大杯。炒冰现已成为海南人盛夏消暑的一种爽口甜点。

 

打边炉

 

打边炉即火锅的俗称。海南本土火锅传统上是在秋冬流行,因此叫冬令火锅。这种“边吃边烫”的玩意,既能品尝美味,又能取暖;既能海阔天空聊天,又能联络感情。“老海南”管这种吃法叫“打边炉”。现在海南“打边炉”已经不分季节,一年四季都能吃得热气腾腾。

 

海南“打边炉”的吃法,有点随心所欲。高档的以果子狸、蛇肉、龟肉配红枣、党参、淮山、枸杞煮汤,再加生鱼片海鲜、牛百页、鸡肉烫食,复有豆腐、粉条烫食,后有西洋菜、生菜、空心菜、小白菜等时蔬烫食,最后连汤带水吃完喝尽,吃得人人流汗。中低档的,以牛、羊、鸡、鸭、鱼、虾、蟹肉等肉食,冬瓜、生菜、萝卜、冬菇、豆腐、杞子等菜食,代替山珍海味。总之,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还是水里游的,应有尽有,都可以拿来做成边炉,尽情享用。酸、辣、咸、淡随客人所好。人人都能吃得有味,吃得满意。

 

海南的边炉还有一大特色就是鲜美,尤其是海鲜边炉。海鲜边炉其实就是海鲜加蔬菜放入清汤。

 

清汤下锅首先保留了汤的自然,煮前一锅清水中只放入姜片、葱段、生油,煮过多种食物后,不仅能一锅见底,还将各类食品的精华收录其中。这种清水类汤底,谋求真味,几乎不含任何脂肪,热量比较低,蛋白质含量高。保留了食物原料中的多种维生素,喝后也极易被人体吸收。煮后边炉的汤底还和海鲜边炉一样保持着热情的温度,让你不但能感受到汤鲜、味厚、甘醇,还能体味吃的养身之妙。

 

现杀切好的海鲜保留的鲜味,下锅煮好的海鲜是不带有任何人工的味道,绝对环保自然。鲜鱼片、鲜虾、鲜鱿鱼煮熟了,夹上来蘸蘸自己精心配置的调料就送入嘴中,第一感觉就是鲜美。入口时能体会热气腾腾,嚼嘴时能感觉到肉质的绝佳韧性,喝汤时能品出自然的海鲜味道,吃后唇齿还留有一股清香海鲜味道,让人感觉回味无穷的“新鲜”魅力。

 

以前打边炉,人们常吃得“三流”:流汗、流眼泪、流鼻涕,后“二流”皆因当时以炭头为燃料,烟熏火燎所致。现在打边炉的燃料普遍改进,采用液化石油气或固体无烟燃料,后“二流”便没有了,但在偏僻乡镇或可体得到,气氛热烈。

 

旅游岛博客:blog.sina.com.cn/lvyoudao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